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B: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无锡的城市特色。 D: 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把“复习重点不突出”与“时间安排不合理”互换位置) B: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1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8~10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7米。(删去“的寿命”) C: 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将“三月的昆明”改为“昆明的三月”) D: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删去“靠的”) |
3、 | 下列诗句大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意:无论封建王朝兴盛还是衰亡,百姓都无法脱离苦海。) B: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大意:朝来怕对镜,只怕别后相思一夜鬓毛斑,夜吟多时,只觉月光渐生寒。) C: 望西都,意踌蹰。(大意:远望长安城,犹豫不绝,难下决心。) D: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大意:路转山回,霎时就看不见你的身影,只见一行马蹄印孤零零的留在雪地上。)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酝酿 玲铛 见异思迁 B: 轻捷 啄磨 麻木不仁 C: 冤枉 怂恿 不可救药 D: 余辉 狡猾 神通广大 |
5、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躯壳(qiào) 襁褓(qiǎng) 骊歌(lí) 憎恶(zēng) 一抔黄土(póu)B: 哂笑(shěn) 两栖(xī) 女娲(wā) 蜕化(tuì) 强聒不舍(guō) C: 家醅(pēi) 苋菜(xiàn) 剽悍(piāo) 睥睨(nì) 叱咤风云(chà) D: 告罄(qìng) 砭骨(biān) 骈进(pián) 庇荫(yīn) 相形见绌(chù)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的家园一一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
7、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B: 屏风 屏除 屏障 屏息敛声 C: 翘盼 翘尾巴 翘楚 翘首而望 D: 潦草 嘹亮 燎原 眼花缭乱 |
8、 | 下列各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天还没有亮,我们就爬上曙光亭看日出。天是晴的,但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须臾,彩云潮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②顷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锦瑟,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微亮一点而已。 ④一转眼间,他就涌了出来,顶端是紫色的,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A: ③①④②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
9、 |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B: 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不停的絮絮叨叨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C: 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不停的絮絮叨叨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 不停的絮絮叨叨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
10、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清科举制度中,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B: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每更约两小时。 C: 谪,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D: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中的“中原”是指整个黄河流域。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仪①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②,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①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已而楚相亡璧________ ②安得此辱乎________ ③为文檄告楚相________ ④我顾且盗而城________ ( 2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苏秦自以为不及张仪 B: 以为妙绝 C: 不以木为之者 D: 策之不以其道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张 仪 已 学 游 说 诸 侯 ( 4 )翻译下列句子。①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5 )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商店了。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阅读《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回答下列各题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①如果保护个体是手段,那么保护特种、保护地球瘾生态是不是就应该成为终极目的呢?
②但实际上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物种虽然寿命长,但早晚也要消逝,新生代哺乳动物每个物种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已。地球历史上至少 99.9% 的物种都已经绝灭了,绝大部分都和人类没有关系。
③至于“保护地球”,则问题更大。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可能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但是,崩盘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重头再来。地球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打得“鼻青脸肿”,比如发生在大约 2.5 亿年前的 P/T 绝灭事件(二叠记﹣三叠记绝灭事件),导致海洋中大约 96% 的物种消失。但是地球又很顽强,不管多惨都能恢复,比如P/T 之后过了 1000 万年,物种多样性就超过了绝灭之前的水平。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就算人类没在灾变中直接陪葬,等地球恢复完了人也该没了。
④类似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这有点像一个不倒翁,一推就晃,但怎么晃都不倒。换成生态学术语,就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坦率地说,只要太阳系的结构维持不变,我想象不出任何方法能把地球生命打成万劫不复;就连核弹也不能保证消灭所有无脊椎动物。
⑤那么我们天天强调要维护生态系统,图的又是什么呢?就像是一个人成长期间摔过了无穷多次跤,未来也要摔无穷多跤,为什么偏要执着于阻止眼下的这一跤呢?
⑥很简单,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可是受不起。虽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每次都恢复了,但每次陪葬的物种数目却不计其数。不要说生态系统崩盘了,脆弱的人类经济体系连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都招架不住,这让地球历史上动辄上百米的海平面变化情何以堪。
⑦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就算人类没在灾变中直接陪葬,等地球恢复完了人也该没了。
⑧而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因素的话,保护其它野生动物的动机似乎也变得不充分了。人类的捕杀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猛犸的绝灭,这件事情应该责怪人类吗[2]?但如果这是人类的错,三叶虫绝灭又是谁的错呢?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求硬骨鱼考虑一下三叶虫的感情和生存权[3]?恐龙经受不住小行星撞击而绝灭了,这又应该怪谁呢?恐龙自己还是小行星?一种生物适应不了小行星撞击,另一种生物适应不了人类出现,二者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⑨在一个外星智慧看来,也许是这样的:如果人类把猛犸象杀光了,那是猛犸象缺乏像蟑螂这样的适应力。如果人类因为滥杀生物导致自己毁灭,那是人类过于愚蠢、活该倒霉。如果人类通过保护其它物种使自己得以延续,这就很聪明、很高瞻远瞩。
( 1 )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2 )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下面选项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保护物种,保护地球生态,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都会给你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请以家乡的人、事、景物为话题,补足下列文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家乡的
要求:①紧扣话题;②运用恰当的方法,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