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读下面这段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③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皑皑(ái) 襁褓(qiǎng) 羁绊(pàn) 挑拨离间(jiān) B: 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棱角(líng) 戛然而止(gá) C: 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 D: 驰骋(chěn)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 |
3、 | 将“这种情况与一架天平的来回摆动很相似,所以称为‘天平动’或‘枰动’”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 它们位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一个在月球前,另一个在月球后,每个点都可以与地球、月球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边长等于月地之间的距离,即 384400千米。B: 早在1772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格朗日就己证明,位于这两个点上的小物体所受的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恰能使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C: 也就是说,如果小物体位置稍有偏离,那么地球与月球的引力联合起来又会把它拉回到这两个点上,于是,该小物体就会在平衡位置附近往返摆动。 D: 太空中的这两个点则称为“秤动点”或“拉格朗日点”。 |
4、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命是一种缘,你蓄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B: 一切商品都蕴藏着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C: 文化交流像一条纽带拉近中韩两国人民情感,进而带动两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我们期待“韩流”与“汉风” 相得益彰 , 中韩文化交流迈向更高水平。 D: 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无数朵浪花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
5、 |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 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 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 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
6、 | 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苔痕 神密 侯车亭 不能自已B: 落慕 欺凌 巨无霸 不可恶制 C: 陷阱 怅惘 预选赛 连绵不断 D: 焦燥 疾驰 蟹腿肉 乱七八糟 |
7、 | 下列对《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写诗人行至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 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既有散文的情趣,又有诗歌的韵味。 B: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散文诗《屈原》。 C: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D: 《组歌》(节选)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
9、 |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 B: 王医生只开了三帖中药,就让叔叔的病好转,真是妙手回春啊 C: 这件事必须当机立断,不宜首鼠两端 , 犹疑不决。 D: 经过专家鉴定这个所谓宋代瓷瓶是假的,一文不名。 |
10、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的属相是猴。今天是小他三岁的弟弟的生日,他选了与弟弟属相相同的金猪存钱罐作为礼物送给弟弟。 B: 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辰年生的肖龙,巳年生的肖虎。 C: 老同学,久仰了!我们大学毕业约有20年未见面了吧?你难得来我们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这回就多住几天吧。 D: 小华带着礼物去图图家做客,他说:“我远道而来,你家真是蓬荜生辉呀!"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①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②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唐代县名,即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写的情景。 ( 2 )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资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北定中原________ ②庶竭驽钝________ ③臣不胜受恩感激________ ④临表涕零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3 )结合选段,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发现“破烂”→________→被“教诲”→_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 2 )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 3 )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棵死树能孕育多少生命
①某个清晨,密林深处的一颗古老的橡树倒下了,一些受惊的动物仓惶而逃,然后又是一片寂静。
②虽然一棵老树的“去世”会使人很伤感,但这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很自然的一件事。或许人们还不知道一棵死树能为很多植物和动物提供食物及避难所,同时这些植物和动物又渐渐地将树分解,使其变为泥土重新被植物所利用。白蚁、甲虫及另外一些靠树木为生的昆虫是死树的第一批“入侵者”,因为她们能以粗糙的树皮为食。如果仔细观察过一棵死树的树皮,会发现树皮里面有很多“隧道”,而入侵昆虫就把卵产在这些“隧道”中。
③当然,当一些树木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时,早已有昆虫和其它一些分解者在其体内生活了。这一迹象表明,如果树皮受到了损伤,会促使昆虫的入侵。当入侵大树的昆虫从上到下把整个树都消耗殆尽时,树就死去,这也许就是那棵老橡树死去的原因。
④现在这棵树已经倒下。树生昆虫使它变得很松软,甚至把它搞成糊状,这吸引了更多的昆虫前来觅食,如蚂蚁、苍蝇等。当这些昆虫成倍增长时,也招来了它们的“克星”,如蜈蚣、蜘蛛、癞蛤蟆、啄木鸟等。有时候当一棵树倒下时,它已经被蛀空,那么它又会变成浣熊、花栗鼠和蛇的“乐园”。
⑤ 但是在所有寄居树木的生物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分解者却是真菌和细菌。真菌是一种不含叶绿素的植物,必须从其它植物中获取营养。当芽孢(真菌的种子)着生在一棵潮湿而腐烂的树上时,它就生长出像根一样的菌丝,菌丝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溶解了木质素,这样真菌就能吸取其中的营养。人们很有可能注意到,蘑菇(真菌的果实)在一场温暖的大雨过后如雨后春笋般突然从地下冒出来。蘑菇能产生成上千万个孢子,但只有极少数的孢子能“找到”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⑥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菌也是一种植物。虽然它们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树木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和枝条,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植物循环中。细菌通过将碳素不断地转移到土壤和空气中,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⑦森林中的许多生物能依赖这棵死去的橡树生活很多年。最终这棵橡树开始支离破碎,碎末混入泥土,形成腐殖质。这种类型的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宜新种子萌芽与生长。
⑧当人们漫步森林看到倒在地上的大树时,也许没有想到,就在它们的下面,是树木释放其营养的地方,也是萌发新生命的地方。
阅读下面提示文字,按要求作文。
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你是否感慨父母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离开母校后,你是否梦见某个老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大的影响?与好友分别后,你是否经常记起他(她)与你相处中的种种“好”来?
感恩,是一种美丽的回忆;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操;感恩,是一种成长的动力;感恩,是一串珍贵的珠链!
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①题目自拟,不能直接以“感恩”为题;②两三件事例巧妙衔接,突出表现被赞颂对象的精神品质;③适当用上一些诸如“呼应、铺垫、对比、衬托或细节描写”等手法,突出真情实感;④线索清楚,详略得当,字数500以上。⑤考试作文请回避真实的校名与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