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加免疫力,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抵御病魔的入侵。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张老师当上一班的班主任后,狠抓纪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为了学校的优秀班级。 D: “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
2、 | 《水浒传》中在梁山泊把两院押牢节级戴宗介绍给宋江的是( )。 A: 解宝 B: 凌振 C: 白胜 D: 吴用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 主持人在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请在座的一位教授发言时说:“彭教授,请您抛砖引玉 , 为大家先说几句吧。 B: 春节时,我们去拜访著名作家秦老先生,秦老得知我们初八前去,故早恭候在家。 C: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D: 丁聪之所以被称为“小丁”,大概和他的令尊被称为“老丁”有关。 |
4、 |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C: 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D: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
5、 | 下面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 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 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6、 | 下列词语注音和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禅(chán)师 箱箧(qiè) 汲(jí)取 成群接队 B: 百无聊懒 惊骇(hài) 宽宥(yòu) 大发雷霆(tíng) C: 随声附合 游弋(yì) 麾(huī)下 彬(bīng)彬有礼 D: 亵(xiè)渎 恪(kè)守 相濡以沫 间(jiān)不容发 |
7、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小学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班的女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C: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一一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伫立山巅,山风急来,更觉山林的寂静与空灵,心中油然而生一分对大自然的虔敬。 B: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谨慎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在行动之前我们总是瞻前顾后 , 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
9、 |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蜷缩(quán) 哽咽(gěn) 踉踉跄跄(càng) B: 蹊跷(qī) 诧异(chà) 毛骨悚然(sǒng) C: 风靡(mǐ) 关隘(ài) 退避三舍(shè) D: 妯娌(zhóu) 侏儒(zhū) 如火如荼(tú) |
10、 | 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 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 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 C: 愿王察之:观察 D: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 ( 2 )翻译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 3 )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 4 )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
阅读《笑可以提高记忆力》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
②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脃,可能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③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笑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人产生高兴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脑波频率相同。”
④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向一组健康的人和一组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 分钟视频。然后,让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他们的成绩与另一组没有观看有趣视频的人相比,发现现看有趣视频的两个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记忆力评估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病一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⑤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如能把这项有益的幽默疗法研究成果提供给临床,它将会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健康保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自新浪博文2014年05月04日,有删改)
夏津,有片古桑林
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音编”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国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釆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教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
⑥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他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⑦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⑧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作者:梁衡 有改动)
( 1 )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