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徐州市科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 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 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2、文质兼美的书签不仅能给予我们美的享受,也带给我们诸多启迪与遐思。根据你的阅读印象,以下四枚古韵书签中的文字和人物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3、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你的讲话使我获益匪浅
B: 篮球赛输了,不应该怨天尤人 , 而应该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许多的名胜古迹令人留连忘返
4、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
②看看吧!青海湖在草原上,闪着碧绿的光彩。她微微地荡漾着,闪动着,好像草原上立起了一张碧绿的竖琴。那一个接一个的纤细的波纹,不就是竖琴上的弦丝吗?伴随着微风,我们仿佛听到了阵阵悦耳的琴声。
③看看吧!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显出一种多么豪放美丽的风姿。她好像伸出了强大的手臂,一只手托起蓝天、白云、高山;一只手牵着草原和牛儿、马儿、羊儿。千百年来,在她的胸怀里,抚育了多少子孙后代,多少英雄儿女?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青海湖,母亲般的青海湖呵!

A: 第①段中的“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烈表达了“我”希望尽快到达青海湖的迫切心情。
B: 第②段中把“青海湖”比喻成“一张碧绿的竖琴”,形象地写出了青海湖绿波荡漾的美丽形态,抒发了“我”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C: 第③段中“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青海湖豪放美丽的风姿。
D: 第③段中“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深情地赞美了草原宽广博大的胸怀。
5、选出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 )
A: 望帝春心托杜鹃
B: 蓝田日暖玉生烟
C: 竹坞无尘水槛清
D: 秋阳不散霜飞晚
6、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
A: 谢灵运
B: 陶渊明
C: 王维
D: 李白
7、下列经典语录不属于《红星照耀中国》的一项是( )
A: 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B: “哭,有什么用处?”“你说过,剩下孤儿寡妇,一样闹革命!”江姐轻轻吐出心坎里的声音:“我怎能流着眼泪革命?”
C: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得有个路条。”
D: 驱逐帝国主义,打垮国民党目的是要统一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得有可能把这一革命转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更高阶段。
8、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nì)名 (mǒu)取 (shuò)方 (hàn)首低眉
B: 禁(ɡù) 招(lái) (jié)责 众目睽(kuí)
C: (jǐ)首 (juàn)念 门(méi) 即物起(xīng)
D: (xī)笑 (páng)徨 (qiáo)悴 广(mào)无垠
9、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知臣谨慎
B: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C: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0、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D: 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1 )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什么特点?
( 2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①。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日:“不探虎穴,安得虎塑”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目:“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侍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日:“临时施宜。”蒙曰:“令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注释】①山越: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②鲁肃: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③造次:鲁莽,轻率。④因:于是。⑤拊:抚摩。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顾见大惊(回头看见)
B: 君宜顾(指代鲁肃)
C: 肃于是越席之(靠近)
D: 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才能谋略)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3 )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藏起来的右手

祝师基

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

对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吗只用一只手?

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天,他突然只用一只手工作,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用左手写字……大家为此都很惊奇,领导说这样会影响工作,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

后来,老杨开了一家杂货店,他仍然用一只手搬货、盘货,用一只手给顾客递货,甚至在家也用一只手做饭、洗衣服。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残疾人。

在打听到老杨的杂货店的位置后,我悄悄过去看了他。果然,他都是用一只手做所有的事,而且做得利落极了,丝毫看不出任何的不方便。望着老杨那用一只手挥洒自如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纳闷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只用一只手?

日子像水一样慢慢流淌。我和老杨依旧经常见面,也越来越熟。一天,我们在山上拍照。结束之际,我提议:“找个地方去喝几杯,如何?”老杨一听,笑着说:“那还不如去我家,我那老婆子的厨艺不是我吹,绝对让你的大饱口福。”

当我们来到老杨家时,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了上来。果然,色香味俱佳。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异样情况:老杨儿子的右臂竟是空的!

几杯酒下肚后,老杨给我讲了真相:两年前,儿子因一场事故意外致残,失去了右手。那时,儿子痛苦得要自杀,老杨每次抱着儿子都泪如泉涌。后来,为了唤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与儿子一样,从此开始了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的日子。

说话间,只见老杨的儿子用左手端上来一道菜,放在桌子上,对老杨说:“爸,这是我今天学炒的菜,你尝尝。”望着儿子炒的菜,老杨显出很吃惊的样子,渐渐地眼里蓄满了泪水。尽管菜切得有些粗糙,可老杨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吃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这时,儿子用左手又给父亲倒了一杯酒,并拭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我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老杨再也忍不住了,他缓缓伸出藏了两年多的右手,与儿子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孩子,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

望着紧紧抱在一起的父子俩,我的眼窝子也湿润了。原来,老杨藏起右手,是为了给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 1 )“我”是文章中的线索人物,请抓住“我”的情感变化,仿照示例,在横线处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纳闷好奇——________——更加纳闷——大吃一惊——________

( 2 )从记叙顺序来看,第四,五段属于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 3 )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 4 )文中的老杨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事例作答。
(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藏起来的右手”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冰雪人民币
她在冰雪地里提着包等出租车。一辆一辆从她眼前开过去的车没有空车标志,这样的天气找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她在几个人的争夺中胜出。拉上她的司机一开口她就听出是郊区农民,车上还散着浓浓的烟味和汗味混合的气体。放在平时,她一定要换一辆车。
冰雪阻碍了车的速度。车比往日多一倍的时间到达。
她以要投诉车内气味为理由少给司机10块钱。司机和她激烈争吵了十分钟。
她像一个受害者又像一个获胜者。
车在冰雪中继续爬行。
一种快感让她感到轻松。轻松时刻她才发现她的包随着被她骂的司机走了。
她呆住了,包里的人民币有十万块!
她找她能找的所有人,别人说你没记住车号光凭气味恐怕是找不到了。想碰碰运气,可以站在原地等等。夜比以前任何一天早来了许多。冰雪几乎要把她变成冰雕。
一道光柱熄灭,真的有辆车在冷的透不过气的夜里停在她眼前。车门里扑出她熟悉的气味。
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包还是那么沉。
她冻僵的手从包里颤巍巍抽出一叠人民币给司机。
司机不要。
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冰。
司机向她伸手:“你把刚才少给我的10块钱还给我。”
雪又下大了。
(选自《读者》)

(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 2 )为什么作者以“冰雪人民币”为题,谈谈你的看法。

( 3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①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找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②车门里扑出她熟悉的气味

( 4 )作者塑造出租车司机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方法?请任选其中一个相关语句谈谈它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如果没有他们……

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迷失在沒有你的世界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