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尚义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
B: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 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
D: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2、

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嗥(háo)叫 收敛(liǎn) 偷窥(kuì) 博学多识
B: 炽(chì)痛 磐(pán)石 哽咽(yè) 义愤填膺
C: 玉簪(zān)花 踌(chóu)躇 惩(chěng)罚 淋漓尽致
D: 金柝(tuò) 镐(gǎo)头 骊(lì)山 炯乎不同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卑(liè) 得(xiǎo) 无(zhǐ) 手(dú)
B: 灭(huǐ) 卑(bǐ) 吓(dào) 受(zāo)
C: 予(fù) 力(shì) 诬(mèi) 杀(tú)
D: 蛮(hèng) 击(chuí) 怖(kǒng) 悲(fèn)
4、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理解:该句用三个“起来”的句式,增强语气,更加强烈地抒发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理解:句中小山会低声说话,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C: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理解:“水声在屋檐下”的“下”是一个动词。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理解:“春天像小姑娘”一句,本体“春天”和喻体“小姑娘”之间用“像”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5、下列句子不属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
A: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B: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C: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下列词语中都属于褒义词的一组是( )
A: 夸奖 自豪 团结 习惯
B: 伟大 机灵 要挟 明朗
C: 谦虚 勇敢 慈爱 诚实
D: 结果 鲜艳 流畅 优秀
7、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久,第一阵鹤群映入眼帘,南侧蜿蜒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辩。
B: 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 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 王军填写从小学开始酷爱写诗,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200多首诗歌,同学亲切地称赞他为“小诗人”,用这个雅号叫他真是恰如其份了。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的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 的一个自我。
(2)真难说是山 了江,还是江 了山。
(3)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草原, 在草原, 在草原,繁荣在草原。

A: 产生 染绿 浸绿 生长 植根
B: 诞生 浸绿 染绿 生长 植根
C: 产生 浸绿 染绿 植根 生长
D: 诞生 染绿 浸绿 植根 生长
9、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
C: 林书豪以卓尔不群的东方面孔,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赏,在全美甚至全球刮起了一道“林旋风”。
D: 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是学风好。
10、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确záo 门kǎn 视 chēn 锋芒毕
B: 育pǔ 祷qí 荒 miù 然而止jiá
C: 痛chì 妒jí 悍biāo 叱风云zhà
D: 窥热zhì 恿 sǒng 怏怏不乐yà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 1 )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的美丽画面。

( 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 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 扶苏以谏故 数:屡次
D: 陈胜 王:称王
( 2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 怅恨久
B: 二世杀
C: 楚人怜
D: 固以怪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 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 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莫言的《讲故事的人》,完成小题。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 1 )选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与母亲的哪三个故事?请简要概括。
( 2 )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 3 )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阅读殷健灵的《豆腐之美》,完成下列各题。

①东京的高楼并不比上海的多,繁华的都市里,每一寸空间都被有效利用,依然保留着有滋有味的僻静巷道,地铁里人流如织。可是,喧闹呢,喧闹去了哪里?有人以为只有发出声音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东京人却以安静与谦恭证明着文明的教养和细节的魅力。

②酒店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总是调到最小,习惯了喧哗的人,如果不凝神静听,或许会忽略它们的声音。那幽微的铃声,在一片宁静里文雅地触碰你的耳膜,从不会粗鲁地惊吓到你,更不会侵扰你平静的心绪。其实,只有放低音量,才能真正引起他人的注意,在一片喧哗里提高音量,无非是增加噪音的分贝而已。这正如在一堆绚烂的颜色里,唯有素朴的颜色才能让人心仪一般。而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喧哗中,又与多少美好的事物擦肩而过了呢?

③蒙台梭利说:物质世界的秩序,可以使心灵优雅宁静。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处处井井有条、同时又是快节奏的东京,为什么依然可以在行色匆匆里保留一份难得的安宁。因为,和干净比邻的,是安静。

④唯有安静了,才能专注地用心。让人感受到这份用心的,还有位于东京塔下的东京芝豆腐屋,据说这是最好的日本料理。

⑤料理店本身就是一处绝好的日式庭院。弹丸之地,曲折萦回,水榭亭台,花鸟园艺,每一处都是一幅精妙的画。令人叫绝的还不是景致,而是这里的“灵魂”——豆腐。

⑥无论是餐前冷盘,还是肴煎豆腐,抑或豆浆煮豆腐,那些盛在精美器皿里的嫩白之物,几乎令你忘记这就是我们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豆腐。它们保持了豆腐的原味,又提炼了其中的精华,凝脂一般,入口绵长而清醇,甘香沁鼻。在这里品尝豆腐,你会感觉这是一种仪式,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享受。庭院里出售豆腐屋出品的各类豆制品,意犹未尽的食客临走时,都不忘提走一袋。

⑦这样的豆腐料理,我在国内是没有见过的。豆腐在我们的菜系里,朴素、家常、充满烟火气。因其清淡,往往需要浓郁的肉汁和海鲜来调味,于是,豆腐的本味被忽略了,而制作豆腐的工艺似乎也失去了精益求精的必要。

⑧豆腐源自中国,公元757年,鉴真东渡日本时,才带去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历经千年,日本将中国的豆腐文化发扬光大,还保持了“高贵”的格调,以致西方误以为日本才是豆腐的故乡。何以至此?我想还是因为那份用心。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 1 )本文开头三段的描写表现了东京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具体展现了日本豆腐文化哪些方面的美?

( 3 )联系全文,探究最后一段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第④段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又引出下文对东京芝豆腐屋的描写。
B: 东京人把酒店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调到最小,目的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C: 与中国豆腐比较是为了突出日本人将豆腐做到了极致,并保持了豆腐“高贵”的格调。
D: 本文写豆腐之美的同时,又借豆腐展现日本文化精致、优雅、注重细节的一面。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专属回忆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