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③①
2、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关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我的高见是要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B: 家父常常告诫我,要善良正直,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C: 欣闻敝校文学社社长文学造诣颇高,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交流。
D: 一个学生给老师送的贺卡上面写着:师恩永难忘,惠赠王老师。
3、

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说,为人要有点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
B: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畜生当中,谁有这种和人相提并论的殊荣?
C: 为了顺利通过验收,大家领取任务,个个斗志昂扬,分道扬镳 , 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D: 当统治者昏庸腐朽、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人民英雄就会揭竿而起 , 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
B: 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
D: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空气清新多了。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B: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C: 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新闻消息不是通讯。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毛泽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7、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长期食用人造鸡蛋,其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人记忆力衰退、痴呆。
B: 发言人表示,一旦发现杀害台渔民的菲律宾公务船,海警将尽最大努力将其带回台湾。
C: “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雅安地震募捐活动中集中显现出来。
D: “狂人教练”穆里尼奥在皇马的日子并不好过,其中的原因是球队凝聚力缺失造成的。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舍生忘死
B: 载誉归来的他在演讲时侃侃而谈、目空一切 , 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 而人民是历史的最好评判者。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耸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B: 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
C: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 , 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 咱们法学院的学生,很多都是要当法官的,而作为一名法官,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是必需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细柳军 不闻天子
B: 已而之细柳 霸上
C: 自劳军 居无何,
D: 军礼见 备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起彷徨 ________

暂寄人空宅住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3 )“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

①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的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②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要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兰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

④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

⑤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 3 )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根据对本文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说说你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葛 闪
⑴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⑵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
⑶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⑷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⑸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⑹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⑺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⑻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
⑼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⑽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⑾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⑿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⒀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
⒁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 1 )细读第⑺节,洛宁命运的“无情残酷”表现在哪里?

( 2 )第⑾节中洛宁的母亲“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爱的秘密”是什么?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品析。
①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
②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了一般,痛入骨髓。

( 4 )第⒀中“我”从洛宁家出来,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将这幅画面描写出来。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触动了白居易,撩拨了诗人深爱早春的心弦;一株株傲然挺立的白杨树,触动了茅盾,引发他对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礼赞;父亲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过铁路买橘子的背影,触动了朱自清,让他领悟了父亲对自己的一片爱心……物虽微,事虽小,用心去感悟,往往能读出真情深意。请以“ 触动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爱你很多多的不怕寂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