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包头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们(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运用拟人,将大雁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大雁归来时的兴奋与友好。)
B: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运用排比,连用三次“救救”,强烈地呼吁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C: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运用引用,通过诗词写出了自己对他乡咸鸭蛋的“瞧不上”,表达了“我”对家乡咸鸭蛋的自豪。)
D: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脸比作喝过酒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的高兴、得意。)
2、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立zhù 溅bènɡ 祷ϥí 圈yùn
B: 落sǔn 屑suǒ 乱sāo 脸jiá
C: 擦shì 弃(pínɡ) 轻miè 唐tuí
D: 轮kuò 粗(kuànɡ) 踌chú 道gu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被赋予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B: 正如练字要临摹字帖一样,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进入创作之路的基础。
C: 这位志愿者值守西湖边两平方米的“微笑亭”,多年来风雨无阻,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超过1.1万小时以上,让各地游客备感暖心。
D: 如果吃饭时玩手机,血液就要分出一大部分供应给大脑和眼睛,这会严重导致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造成消化不良。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先生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陈代谢类疾病患者正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
C: 谈及山城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乃至全球化的视野,不盲目乐观。
D: 我们要自觉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读整本书,让“书香满城”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
5、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liǔ 分wǎn 红yān 叱风云chà
B: 选lín 牌fāng 粗guǎng 人声沸dǐng
C: 透tī 遗hài 翩xiān 人才济jǐ
D: 南数xiè 盖xī 自怨自ài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让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删去“能否”)
B: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让书香浸润心灵。(在“浸润心灵”后加“的习惯”)
C: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由于”)
D: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把“推举、讨论”移到“表决”的前面)
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冽(lǐng) 要(sài) 轻(yíng) 锐不可(dǎng)
B: 发(bān) 裁(zhòng) 行(lǚ) 屏息声(liǎn)
C: 然(qiāo) 首(qiáo) 蓝(zhàn) 摧枯拉(xiǔ)
D: 空(lín) 刻(juān) 战(dū) 一丝不(gǒu)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这次我们班大概有五、六个同学被推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会”。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B: 面对伟大祖国60年的辉煌成就,30年的改革巨变,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长吁短叹 , 倍感骄傲与自豪!
C: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D: 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1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 , 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D: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破阵子”是词的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词的________。陈同甫,名________,也是主张北伐的________志士。
( 2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上下两片的意思。
( 3 )找出词中表现作者人生理想的句子,并说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你怎样理解“可怜白发生”一句中的“可怜”一词?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古文阅读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有二间,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崖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山中植物,族布而罗生焉,其味皆苦,多可入药,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治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有剑溪之水,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鱼,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安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屈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吾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删改)

【注释】①章溢:字三益,浙江龙泉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②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③这句的意思是:扫除落下的笋壳,种植小米大豆,吃草木的嫩芽果实。④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⑤舆隶:这里指仆役。⑥艾:尽,停止。⑦疏粝:指粗劣的饭食。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覆之茅(________) ②其槚茶亦苦常茶(________)

人之所谓乐也(________) ④其室曰苦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 3 )苦能励志,苦生芳华,苦尽甘来,世间事总是充满辩证法。本文深刻阐明了“苦乐相倚,互为转化”的道理。若为本文补充几条道理论据,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 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
( 4 )结合整篇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本文的写作特色。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晒月亮
张晓风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庙,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大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这首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寺壁上拓刻着这首诗,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癫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午睡醒来,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绝不随着时间线性消失。常健的诗是美丽的,愈看愈感到心旌摇摇,悟入清空。米芾的字是美丽的,诡异憨厚怎么也掩不住创造性癫狂。美丽是不老的,唐诗不老,宋字不老,因而一千五百年的兴福寺也永远不会老。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谈吐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原来,每个人都有清净的自性,只是被尘俗蒙蔽,"禅悟"之道就是除染污而显自性。法师侃侃征引《法苑珠林》、《五灯会元》,我虽不能"顿悟",却分明感到庄严和净化,南来北往,到过的寺庙不少,觉得哪座寺庙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密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慢步。看风中低语的大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窠,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一仰头,参天古柏的缝隙间晃出兴福寺的月亮,小小一弯冷月,朦朦胧胧。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我在新疆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荒漠。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藉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再一次的缘分,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 1 )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说:“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请分析其含意。

( 2 )通读全文,“晒月亮”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3 )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习惯。请你文中划横线句子加上恰当的批注。

( 4 )本文是写兴福寺的月亮,但最后一段却提到了新疆的月亮,那么这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阅读《想起雪湖藕》,回答问题。

想起雪湖藕

徐迅

①想起家乡的雪湖藕。炎炎夏日里,想起雪湖,就有丝丝的清凉袭上心来;就感觉荷叶田田,莲花过人头,有人摇着小船,“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想起那藕,就有无数白胖胖、粉嘟嘟的小手晃在眼前,有一种“儿童拍手争相问,一枝莲蓬值几钱”的诗意。当然这不是诗,也不是引用 --- 有朋友写美食,写到藕,有藕记、偶记之语……我这是偶然想起。

②家乡的雪湖藕产自县城之南。城南除了雪湖,还有南湖、学湖。三湖连在一起,都产藕,藕名都叫雪湖藕。雪湖藕九孔十三丝(一般的藕是七孔),说是珍品。据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佳话,说他品尝雪湖藕时,当一位少女捧上藕,他见少女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可人,又见雪湖藕洁白如玉,细嫩光润,似美女手臂,风情万种,不禁脱口而出:“一弯西子臂。”但求下联,岂知身边文武无一人能对。不料,那少女不慌不忙答道:“七窍比干心。”对联以“一弯“”西子”喻雪湖藕之表,用“七窍”“比干”喻雪湖藕之里,又巧嵌了两位古人名。朱元璋细细品味,心里暗暗称绝。登基定都南京后,他念念不忘雪湖藕,要求雪湖每年农历八月开湖,采摘的第一批藕送到南京,于是雪湖藕就有了“贡藕”之誉。

③记得在家乡县城生活时,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南。夏天,那里雪湖与南湖、学湖三湖相连,水天一色。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在水中,羞答答的。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初开。待荷叶慢慢撑开,伞样大的荷叶就仿佛什么也遮挡不住了。荷莲从荷叶旁突兀而出,一枝枝地化成一朵朵莲花,或胭红、或粉红、或梨白……都亭亭玉立。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很快,就见人摘那碧玉似的莲;更有人光着身子,下湖采藕了。他们从湖里举起那藕,有水洗,藕洁白如玉,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

④家乡的雪湖藕略呈方圆形、七棱,生食最方便,人们选用嫩脆之藕,洗净切片,加上白糖,就成了一道有名的凉菜。尤其是夏天醉酒后,吃起来异常生脆、爽润、甘甜,很是解酒。熟吃可切丝炒辣椒、炒肉或是制成炸藕盒、包藕卷等,用藕片炖排骨、煲汤什么的也简单。有人选用老而粗壮之藕,在藕孔内填满糯米蒸煮切片,说是好吃,但一进嘴里,我感觉就如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袁枚还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袁枚是位美食家。由此,看他生活的年代就有藕粉造假者。藕“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神农本草经》),生吃可消淤凉血,活热病烦渴、吐血和热淋等症;熟食可以养胃滋阴,补益五脏……其实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曾住在雪湖边,夏天里,她用荷叶煮荷叶稀饭,说是清香祛暑。莲籽去壳留下莲仁,她就自制八宝粥。莲仁当中绿色的莲心,味苦,她又用那莲心泡水喝,说是强心、降血压……这让我真的大开眼界。

⑤转眼就又到藕上市的季节。这时想起家乡的雪湖藕,我仿佛就看到城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仿佛看到家乡县城的街头,有人挑着一副藕担匆匆地走过,担子里那粗得像手臂的雪湖藕又白又壮。有人干脆用那浑圆的荷叶举过头顶,当作遮阳的伞,吆喝着“又脆又嫩的雪湖藕,好七(吃)咧!”我在心里回味着乡音,就由不得不像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写的那样,生出“故乡可爱极了”的感叹了。

(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在水中________②情________③玉________④ ________

( 2 )文章描写了雪湖藕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 3 )选文第②段引用有关朱元璋的传说,有何作用?
(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 5 )请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文字删去,再与原文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 , 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 6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每天温习着你的名字和样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