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昌邑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qiú 狡xié 瘦骨嶙峋lín xún 义愤填yīn
B: 默jiān 尴gān gà 姗姗来迟shuān 面面相
C: 眼yì 山兀兀穷年wù 毛骨然sǒng
D: 词yú 愧zhuò 扑迷离shù 莽莽榛榛zhēn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 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C: 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
D: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3、下列对文中人物语言或行为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杨志的话交代了黄泥冈的危险之处,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见多识广。)
B: 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汉子因杨志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再加上本来打算去村里卖,没打算在冈上卖酒,故说“不卖了”。)
C: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写出了杨志行事粗暴蛮横,同时“无可奈何”说明杨志已对众军汉失去领导力,这就给吴用等人以可乘之机。)
D: 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此时已逐渐消除对卖酒汉的戒备。)
4、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B: 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岀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 他想:难道我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不!我不能自暴自弃,我一定行的。
5、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自诩 砭义词 力行节约 徇私枉法
B: 疮痍 万户侯 美伦美奂 恃才放旷
C: 影碟 划时代 敷衍塞责 浮想联翩
D: 睿智 棉里针 大厅广众 连篇累牍
6、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大条(fú)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zhàn)的水花。
B: 当他(cù)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nì)来顺受。
C: 鸟儿将(cháo)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hé)着。
D: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jì)儿白花,好像日本(kàn)护妇。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区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桂林市推广并通过了一系列的优惠旅游政策。
8、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湎其中 房屋坍蹋 入不敷出 金榜题名
B: 星空璀璨 充耳不闻 原弛蜡象 神采奕奕
C: 周道如砥 以逸代劳 奴颜卑膝 大相径庭
D: 民生凋敝 屈指可数 震耳欲聋 耀武扬威
9、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B: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近代学者
C: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法国作家
D: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北宋婉约词派代表
10、指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鲜为人知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B: 可歌可泣 妇孺皆知 潜心贯注
C: 鞠躬尽粹 风悲日曛 杂乱无章
D: 截然不同 马革裹尸 博学多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1 )一、二两句中 两字,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的境界,饶有情趣。

( 2 )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比喻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盂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令“葬之于人腹肠”。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棺椁(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kuàng):摭墓穴,挖坟坑。 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甚矣 :所受的蒙蔽
B: 能面寡人之过者面 :当面讽刺
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 王乃使以马太官 :通“嘱”,交付
( 2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 3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 4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 )鼓,即使是喁喁( )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 1 )请从第①段划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①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从①—④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

( 3 )第⑤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为什么?

( 4 )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7)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

( 5 )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话,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那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洁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 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昧。
C: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感情、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 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与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那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总领全文,点出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
B: 文章第②段“嫉妒的流言”、“嗡嗡的追捧”,“不畏严寒”可以看得出梅花的品质和姿态。写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
C: 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D: 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具有颜色缤纷多彩、气质超凡脱俗、香气清逸优雅、婉约内敛、枝干姿态极美的特点。
( 3 )文章结尾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日成一事,事不在大,把身边的小事做好。不在乎轰轰烈烈,而在乎精心行,踏实面为,有始有终,阅读一本书,就读懂一本书的要义,去粗取精;结交一个朋友,就沐浴品质的芬芳,扬长避短;游览一处风景,就谛听自然的呼唤,心随景动,经历一次挫折,就展露一种胸怀,坦然面对……

请以“日成一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有出现,一经查实,酌情扣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卑微的承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