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_________。 ①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 ④②①③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
2、 | 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②我轻轻的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着,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 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 ③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 ④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 ⑤大家一齐兴奋地扎进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肉厚、个大、色紫的下手, 来个先尝为快。 A: ③①⑤④②B: ③⑤①④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⑤③②①④ |
3、 | 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到风度,我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风度,就是吹向别人的风,带有适宜的温度。”词典上说是指人好的举止、姿态。 ①这哪里是什么风度?简直是对风度的误解和亵渎 ②而真正的风度,是一个人由里及外自然渗透出来的内容 ③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对风度的理解往往仅限于表面 ④它包括学识、趣味、追求、修养、品格等 ⑤在他们看来,外表好看、衣着光鲜、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为怪异之类就是风度 A: ③④②①⑤B: ①②④③⑤ C: ③⑤①②④ D: ①⑤④③② |
4、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呈报 头衔 澄清 静谧 B: 纳凉 霎时 惊惶 瞭乱 C: 宽恕 笑柄 荡漾 贪婪 D: 忙碌 祷告 妥当 柳絮 |
5、 |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东海龙王那里取来的如意金箍棒,在斩妖除魔中作用巨大。 B: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意志坚强,敢于抗争,最后获得幸福。 C: 《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里“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争斗,滑稽中充满了讽刺意味。 D: 《骆驼祥子》中,社会底层小人物祥子的悲剧向读者展示了“车夫奋斗泪,乱世悲凉歌”。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赋闲 慢骂 地大物博 千古绝唱 B: 融洽 废墟 浮想联翩 神采奕奕 C: 严慬 嶙峋 与日俱增 措手不及 D: 忧郁 遗憾 异曲同功 爱不释手 |
7、 | 武松为( )报仇,夺回被蒋门神夺取的快活林酒店。 A: 施恩 B: 柴进 C: 陈文昭 D: 徐宁 |
8、 |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C: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分别称作冠礼、笄礼,成人礼后的年龄也称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女子十三四岁则称豆蔻年华,缘于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 D: 古代典籍的编撰就是古人智慧的集萃。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纪传体史书《史记》或者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代张潮的《虞初新志》,都给予我们艺术文化的审美启迪。 |
9、 | 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0、 | 下列划线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欣慰 馨香 薪水 辛苦B: 娴熟 和弦 头衔 嫌疑 C: 起哄 洪水 拱桥 烘托 D: 阴谋 殷切 音讯 原因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1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 2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秦王怫然怒( ) ②以头抢地尔( ) ③人之有德于我也( )④救邯郸,破秦人( )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②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3 )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 甲文: 乙文: ( 4 )甲乙两文都是写唐雎的事,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其性格。甲文主要表现了唐雎 的斗争精神;而乙文主要表现唐雎 的为人处世之道。 |
阅读《故乡》一文的片段,完成下列问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幺,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1 )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为什么“只是小怕我”,而且“小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 )二十余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3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两句中省略号的不同表达作用。①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②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怀念一只叫阿黑的狗
阿黑其实是我少年时期家中饲养的一只母狗。因毛发如碳黑,故美名其曰阿黑。阿黑是一位好伙伴送给我的礼物。
当时阿黑只有三个月大,我把小黑球样的阿黑用书包背回家,安置在老屋的后院中,每天喂它一些残菜剩饭,阿黑每次享用完毕,总用湿漉漉的舌头添我的小掌心,以示报答!
十多天后,祖母嫌阿黑长得黑不溜秋,又是只母狗,便以家中口粮较紧张为借口,叫我将阿黑送到离家五里多路的家境较富裕的三姑家,三姑一见阿黑,便高兴地说:猪来穷,狗来富,看来家里又要发财了!言毕,立即拿出剩肉汤,热情款待了阿黑!
第二天清早,当我打开大门时,竟然发现全身沾满泥水的阿黑正在老屋门前的石凳旁,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小尾巴在忐忑不安地左右摇,它嘴巴微微翕动着,像在诉说昨夜回归之途的无比艰辛。
祖母抚着阿黑,爱怜地说,这狗通人性呐!最后祖母又长叹一声说,通人性的畜生大多命苦哇!
从那以后,阿黑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无论春雨夏雾秋风冬雪,阿黑总是陪伴我上学放学。盛夏酷热时,陪我在池塘里嬉戏;寒冬飞雪时,陪我在雪地里打滚……
有一次,在去牌坊大队观看影片《南征北战》的途中,不幸发生了意外。一只恶狗忽然窜出,阿黑奋勇截住。一会儿,撕咬声愈来愈远,我欣喜地以为阿黑占了上风,但看完电影回到家中,我发现阿黑脖子下面上,有几道很深的殷红的伤口。
祖母望着舔着自己伤口的阿黑说,这狗通人性呐,将来命苦!
阿黑有了四只可爱的小花狗。
阿黑经常领着它的小宝宝在后院中蹦来蹦去,阿黑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这种日子对于阿黑来说既平静又满足。谁也想不到一场史无前例同时又不可抗拒的灭顶之灾就要降临在阿黑身上。
不知何故,全公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狗运动”。这场运动的斗争方向是针对全公社所有的狗,想达到的目的是要将所有的家养狗一律打死,就地掩埋。
灾难降临时,阿黑正在后院给四个幼子喂奶,金黄色的夕阳照在阿黑全家的身上,象一幅静谧的油画。阿黑正斜着眼,温情地望着自己怀中的小宝贝……
刚打死过十几只家养狗的打狗队长握着木棒不停的抖动着,不忍心下手。我大喊,阿黑,快跑!阿黑惊恐的站起来,破天荒地违抗了我的命令——它用身体挡住四只幼子,一动不动地钉在地上与打狗队长对峙着……终于打狗队长手起棒落,阿黑象黑色的闪电扑向对手,精确地用两只前腿按住了木棒,喉咙深处发出“呜呜”的哀求声,定然是在说,不要伤害我的孩子!那四只幼子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懵了,呆呆地看着殊死搏斗中的母亲。其他打狗队员冲上来,一阵乱棒飞舞,四只幼犬立即倒毙在金黄的夕阳中。
阿黑一边凄厉地嚎叫,一边勇猛地搏斗。终于,阿黑冲出了重重包围。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极通人性的阿黑冲出二三十米远后,又悲壮地冲回院中,在每只幼犬身上不停地嗅着,打狗队长摸到阿黑背后,奋力一棒,正中阿黑的后腿,阿黑“呜”地一声倒下去,另一名队员上前在阿黑的左眼睛上补中一棒,阿黑左眼立即流出许多红色与黑色的混合物……
所有的打狗队成员都呆呆地看着阿黑,不忍心再下手,阿黑挣扎着站起来,几步一回头,一跛一颠的走出了后院,走出了曾经养育过它,它又深深眷念的“家”。
我庆幸阿黑以浓烈的悲情征服和震慑了所有想戕害它的“杀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的时候,祖母却说,一眨眼就失去了四个孩子,阿黑真是生不如死。
这场惨烈的“打狗运动”过后不久,我们全家都搬到城里。我临行前唯一能为阿黑做的事就是永远打开老屋后院的门,假如阿黑能挺过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创伤,挣扎着活下来的话,它应该回到老屋的后院,回到那曾经属于,也永远属于它的“家园”,不至于成为一只流落他乡的野狗。我的家乡历来有捕杀野狗打牙祭的习俗。
堂兄打电话来说阿黑回过一次“家”,瘦得皮包骨头的阿黑在老屋后院门外坐了一晌午,只是不进后院。现在全村的人都在传诵着——阿黑真是一条通人性的狗!
放下电话,我已是泪流满面,我最淳朴的乡亲,你们怎能知道又跛又瞎的,生不如死的阿黑内心的忧伤——这后院既是阿黑曾经温暖的“家”,又是它“家”破子亡的伤心地!
(选文有改动)
( 1 )本文围绕阿黑写了哪几件事?①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小尾巴在忐忑不安地左右摇,它嘴巴微微翕动着,像在诉说昨夜回归之途的无比艰辛。(体会人物的心理,写出句子的作用)
②我庆幸阿黑以浓烈的悲情征服和震慑了所有想戕害它的“杀手”。(分析句子的含义)
(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阿黑的形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人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
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