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 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 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
2、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
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 A: 他非常着急的问道:“怎么了,你?”我看着他那样子,扑哧的笑了起来B: 中国电视银屏上首个青年公开课节目《开讲啦》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们的好评 C: 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它的前面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驻足观看,纷纷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D: 尼采说过,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 署名(zhù) 鞠躬尽瘁(cuì) B: 独裁(cái) 迭起(dié) 气冲斗牛(dòu) C: 洗澡(zǎo) 气魄(pò) 深恶痛绝(wù) D: 污秽(suì) 塌败(tā) 沥尽心血(lì) |
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夜不闭户”、“水落石出”、“豁然开朗”分别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清朝魏学洢的《核舟记》,以及东晋陶洲明的《桃花源记》。 B: 《诗经》是我国的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大量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点。 D: 美国的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中,大雁富有灵性,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辩论,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6、 | 请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中学生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知识,所以能丰富感情。B: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C: 最近深圳市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D: 深圳的冬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北方游客慕名前来。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拔河比赛,使我认识到团结的重要。 C: 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万圣节前夕,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活动。 D: 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凯勒深深的感动了。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一碧万顷 鳏寡孤独 恃才放犷 忧谗畏讥B: 豁然开朗 塞翁失马 辗转反侧 落英缤纷 C: 觥筹交错 箪食壶浆 老骥伏历 泯然众人 D: 披坚执锐 物事人非 一鼓作气 因势象形 |
9、 | 对划线的词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生机——生存的机会。 B: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脾气——容易发怒的性情。 C: 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D: 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炫耀——夸耀。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使信息网络得到了快速普及。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使用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强大重视。 C: “天宫二号”是一个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D: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优秀人物活跃在襄阳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经久不衰的历史故事。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 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 1 )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的态度。( 2 )《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做赏析。 |
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相委而去________ ②辄默记________ ③尊君在不________ ④入门不顾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太丘舍去/冕因去 B: 元方入门不顾/窃入学舍 C: 未若柳絮因风起/冕因去 D: 下车引之/父怒挞之 (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4 )(甲)文主要表现元方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________的品质。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1 )这段文字为了介绍纪念碑的结构,先________后碑身;先四周,后________;先题字,后________。按________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 2 )碑的主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次,其作用是________( 3 )有人说本文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也有人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时间顺序,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采取此种说明方法。秋游爬山时,同学们就“如果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展开了一场讨论。
有同学说:“应该往山下跑, 因为山顶风雨更大。”
有同学说:“要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常常会遭遇风雨,请以“面对风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可议论,可叙事,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60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