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贾汪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灿烂、繁花似锦,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
B: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C: 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D: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B: 《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的。
C: 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
A: 老子
B: 荀子
C: 庄子
D: 孟子
4、

把下面画线的长句改为整散结合的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柿叶一落,槐叶一飘,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落叶在公园里和马路上,稠密如雨萧萧地下。

A: 公园里,马路上,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雨。
B: 公园里和马路上,稠密如雨的落叶萧萧地下。
C: 公园里或马路上,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雨。
D: 公园里与马路上,稠密如雨的落叶萧萧地下。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始终战斗在一线,为疫情的防治策略殚精竭虑
B: 他写的这首诗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C: 对于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家长应加强监督,切不可不以为然
D: 漏窗、月洞门和植物的配置相得益彰,展现了园林设计之美。
6、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cuì)。
B: 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 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 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 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 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入九龙洞是一个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各种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
B: 虽然上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在这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C: 初三到了最艰苦的冲刺阶段,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 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怕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的缘故。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表现,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信赖和很多技术专家的肯定。
B: 在看了吴敬梓描写范进中举的丑态后,令人捧腹。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经过漫长奋斗方能实现。
D: 磁湖的渔歌,西塞山的鹭影,东方山的钟声,都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liànɡ) 巢(kē) 黄(yùn) 发(jì)
B: 水(zǎo) 护(kàn) 花(bāo) 镜(lén)
C: 静(mì) 高(miǎo) 临(lì) 吝(sè)
D: 卖(lòng) 风(zhēng) 咄(duō) 菜(q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貂锦: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这里指战士。②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 1 )《陇西行》中“丧胡尘”描写了________的战场,反映了唐朝真实的边塞征战生活。而从《破阵子》“醉里”“梦回”中看出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__的战斗场面。

( 2 )《陇西行》和《破阵子》中都有“可怜”一词,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_______。
( 2 )解释加点的词。

①期中________

②相委而________

行________

之 ________

( 3 )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 4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 5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
母狼的智慧

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⑥“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⑦“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原文有改动)

( 1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母狼的哪些行为细节中表现出了它的“智慧”?

( 2 )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中“居然”、“老”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结合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蒲松龄的《狼》和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如何看狼这个动物?

( 4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根据你对选文主题的理解,另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没有出入学校的通行证。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里,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来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

保安只是淡淡地扫视他一眼,并没有放行的意思。张处长一愣,冲他点头说:“小同志,我作报告的时间就快到了!”

保安表情严肃 :“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

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赔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王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保安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僵住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2》,有删改。作者田洪波)

( 1 )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

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________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②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 3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 4 )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阳光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写成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兵慌马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