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灿烂、繁花似锦,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B: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C: 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D: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
2、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B: 《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的。 C: 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
3、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 A: 老子 B: 荀子 C: 庄子 D: 孟子 |
4、 | 把下面画线的长句改为整散结合的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公园里和马路上,稠密如雨的落叶萧萧地下。 C: 公园里或马路上,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雨。 D: 公园里与马路上,稠密如雨的落叶萧萧地下。 |
5、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始终战斗在一线,为疫情的防治策略殚精竭虑。 B: 他写的这首诗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 C: 对于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家长应加强监督,切不可不以为然。 D: 漏窗、月洞门和植物的配置相得益彰,展现了园林设计之美。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 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 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 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 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 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入九龙洞是一个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各种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 B: 虽然上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在这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C: 初三到了最艰苦的冲刺阶段,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 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怕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的缘故。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表现,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信赖和很多技术专家的肯定。 B: 在看了吴敬梓描写范进中举的丑态后,令人捧腹。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经过漫长奋斗方能实现。 D: 磁湖的渔歌,西塞山的鹭影,东方山的钟声,都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
10、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liànɡ) 窠巢(kē) 黄晕(yùn) 发髻(jì) B: 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C: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D: 卖弄(lòng)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①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貂锦: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这里指战士。②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 1 )《陇西行》中“丧胡尘”描写了________的战场,反映了唐朝真实的边塞征战生活。而从《破阵子》“醉里”“梦回”中看出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__的战斗场面。( 2 )《陇西行》和《破阵子》中都有“可怜”一词,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 2 )解释加点的词。 ①期日中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 ③期行________ ④引之 ________ ( 3 )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 5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
母狼的智慧
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⑥“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⑦“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原文有改动)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没有出入学校的通行证。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里,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来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
保安只是淡淡地扫视他一眼,并没有放行的意思。张处长一愣,冲他点头说:“小同志,我作报告的时间就快到了!”
保安表情严肃 :“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
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赔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王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保安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僵住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2》,有删改。作者田洪波)
( 1 )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________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①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②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 3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请以“阳光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写成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