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与上联“喜鹊登枝盈门喜”搭配最合适的下联是( ) A: 更同孟德有雄心 B: 春花烂漫大地春 C: 心怀虚谷安度晚年 D: 萱草长春庆古稀 |
2、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 《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D: “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阳光是公平的,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 B: 他紧咬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老师。 C: 一首小诗感动了亿万观众,它启发我们要珍视自己,不可妄自菲薄。 D: 电影《无问西东》上映之初就炙手可热 , 引发了人们对青春意义的思考。 |
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早已明确,加强南海资源开发,既是宣示主权的正当而有效的方式,也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B: 秦刚说:“在人权问题上美国对别国说三道四、搞‘双重标准',无益于国际人权合作。” C: 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写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单是“吃”就写了很多,包含着丰富的意思和情趣。 D: 它是被人遗弃的家鸽?还是因为负伤才不得不中途耽搁下来的野鸽呢? |
5、 | 下列句子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难以言说的画面——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B: 负了伤的大菱痛苦地呻吟起来,二菱安慰她,又好像是在报怨,这让老头子感到无地自容。 C: 虽然此处敌军抵抗顽强,但我军英勇杀敌,终于在数天激战后,击溃一切抵挡力量,守军张惶失措,弃城逃蹿。 D: 一伙强盗在坠满珍宝,恍若月宫的圆明园大肆劫掠,然后笑嘻嘻地背着装满的箱匧回到了欧洲。 |
6、 | 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 A: 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 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 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 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 , 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老画家入木三分的水墨画,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 在秋季田径运动800米比赛中,王华鹤立鸡群 , 成绩一路遥遥领先。 C: 经过李梅的认真修改,这篇习作立意深刻、语言流畅,可谓妙手偶得。 D: 见了校长,你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如今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
9、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B: 歹徒看到自己无路可逃,义愤填膺 , 举枪射击无辜的群众 C: 品学兼优的他轻而易举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D: 1.8万坚持不懈的人冒雨走到了深圳百公里的终点﹣﹣大鹏文化广场 |
10、 | 选择对下列划线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三十而立 D: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覆其口 |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②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①诗人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所作。②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③觞(shāng):酒杯。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中“满店香”指柳花的香气充溢了整个酒店,写出了柳花多而香。一个“香”字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 B: 诗中描写了店中女子劝酒、金陵子弟送别,开怀畅饮、难舍难分的情景,这既表现了金陵子弟的热情,也表现了我与他们的深情厚谊。 C: 诗歌的前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色迷人、吴姬劝酒、畅饮佳酿的动人场景,衬托了别离之愁。 D: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首句写景烘托了送别氛围,中间三句叙送别饯行之事,最后两句表达离别之情。 ( 2 )诗歌后两句把“东流水”与“别意”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二) 天圣七年,天子率百官为太后上寿。范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徙陈州。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①除积负。” 时吕夷简为相,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及夷简罢,召还。 [注]①蠲[juān]:清除。 ( 1 )给下面句子正确断句,用“/”分隔.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彩饰)B: 天戒不远(惩戒) C: 减常岁市木之数(市场) D: 及夷简罢(被罢免)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 4 )选文中墨子和范仲淹的语言都极具个性。你认为谁的言说方式更能达成目的?请结合文意简述理由。 |
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搖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好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
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涌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
( 1 )简要概括“我”的“见闻”。①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赏析加点词语)
②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赏析句子)。
( 3 )分析文末“冬日的温暖”的含义。课外阅读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
①上中学地理课时,我曾问过老师:“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呢?
②我当然不会满足于地理老师给出的诸如黑奴贸易、列强征服掠夺之类含糊其词的答案:自然条件优势哪怕极微小,经过上百万年的复利累加,也会成为推动文明发展的巨大红利。如此优越的条件,热带民族不抢先发展,难道躺在家里等着抢劫犯和人贩子上门?
③戴维.S.兰德斯对此给出了三个答案:
④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这使得他们即使在温带寒冷的冬季也能过上相对容易、舒适的生活。
⑤热则是另一番情景,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其中3/4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停下来休息散热,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的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印度有句谚语;只有疯狗和英国人才在中午的骄阳下外出。
⑥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访问温带地区时深有感触:“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热带国家,几乎所有体力劳动者和机关工作者的工作节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脑就感到四肢乏力,经常休息很长时间。而在温带国家,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了活力,很少休息。”
⑦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
⑧如非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采采蝇,这是以吸食哺乳动物的鲜血为生的小飞虫.即使今天有了强效杀虫剂,飞虫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无法在非洲热带的大片地区存活。人类的生存也步履维艰。在热带医学和药理学出现以前,经济曾长期被这种灾害破坏,家畜养殖和运输都难以为继。且不管诗人如何评判冬季,冬天确实是人类的好朋友;寂静的白色杀手,害虫和寄生虫的天敌。中国北方的谚语说得好;瑞雪兆丰年。
⑨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25毫米每小时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因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114的降水为60毫米每小时。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结果,人和自然都成了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者。倘若人们砍伐了丛林,种植农作物,炙热的阳光直射而下,因为没有枝叶的阻隔,倾盆大雨便会冲走土壤的营养,造成土地大面积荒芜和沙漠化。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因此很快休耕,不久,藤蔓和卷须爬满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则吞噬了废弃的干旱农庄,而依赖周围地区食品供应的城镇也因此难以兴盛。大自然就是以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 1 )仔细阅读全文,概括说说为什么穷国大多位于热带?( 2 )第⑨段中加线短语“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具体指什么?请以“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