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广西梧州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也会不同地带来辐射危害。
B: 引领、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历史地、辨证地看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稳中看进,缓中看新,难中看机,变中看势。
C: 伊拉克恐怖势力持续扩大,安全局势日趋严重。伊斯兰极端势力在阿拉伯世界日益聚集和扩散,伊拉克危机恶化恐将成为中东大变局的导火索。
D: 正如新闻联播评论所说:“电视综艺节目的公益模式改变了传统综艺节目过分追求娱乐效果,成为主流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手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无精打彩 异想天开 即物起兴 引经距典
B: 扣人心弦 津津有味 气喘吁吁 大惊小怪
C: 力挽狂澜 炉火纯青 若无其是 惊慌失措
D: 张驰不定 呼朋唤侣 悠游自在 大相径庭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B: 凤城大道两旁的黄色雏菊花盛放,摩肩接踵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之中。
C: 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D: 在凤城小记者团成立12周年纪念活动中,凤城日报社总编辑做了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发言。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人称代词所指的对象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指水生、宏儿)
B: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他”指祥子)
C: 那末,我们的田也是将本钱来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他们”指地主们)
D: 我看了看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他”指于勒)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问,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观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在是画上风景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uó)落 归(xǐng) (pín)临 (jiǎo)揉造作
B: 拘(nì) (pīn)凑 (hé)谐 附(yōng)风雅
C: (ruì)智 (zhōng)看 (jīng)旗 (fēn)外妖娆
D: 震(sōng) (dàng)案 (tuān)急 相形见(zhù)
7、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 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 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 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荣誉;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②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③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A: ③①②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9、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吹嘘 凋谢 油光可鉴 筋疲力尽
B: 宛然 皎洁 抑扬顿挫 坦荡如砥
C: 拨款 虬枝 俯仰生姿 眼花嘹乱
D: 倦怠 辩驳 为富不仁 纵横决荡
10、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针对国庆长假高速免费而堵车严重的现象,中国道路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不能把免费当成根本原因,因暂时的拥堵就呼吁取消是因噎废食的表现。
B: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死灰复燃
C: 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是无可奈何
D: 《中国好声音》中,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言传身教 , 为中国乐坛发掘了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 1 )第一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感官来写的?
( 2 )第二节诗写“溪水轻轻地歌唱”这是运用了________手法,作用是________。
( 3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4 )简评《夜》的写景特色。
( 5 )亲身感受一下夜色,试着写几句诗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大自然。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安怜翁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
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 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④绔: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裤子。

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⑥遣:打发。

( 1 )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太 傅 时 年 七 八 岁 着 青 布 绔 在 兄 膝 边 坐

( 2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已】①停止,完毕;②副词,已经;③副词,太,过分;④语气词,用法同“矣”

【容】 ①容纳;②宽容,容忍;③许可,允许;④容貌,仪容

①而犹未________ ②奕于是改曰________

( 3 )阅读两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读了上面这两则短文,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甲文当谢太傅问“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时,兄女的回答是:“________。”乙文童年时候的谢太傅看到兄长惩罚老翁时,劝兄长说“________。”

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形象。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甲文中感受到了童年时的谢道韫是________的一个人,乙文中我感受到童年的谢安是________的一个人。

( 4 )你赞同这两篇选文中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

( 1 )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拉煤→________ →拉煤遇坡老师主动帮忙→________

( 2 )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②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从修辞手法方面品析)

( 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
( 4 )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


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林、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间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们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这条大道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了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只有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实在忍不住,我在这条神圣的起点性跑道上跑了整整一圈。许戈辉在一旁起哄:“余老师跑得不对,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

我说:“这要怪你们,当年这里没有女观众。”确实,当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准女性进入赛场的,要看,只让已婚女子观看,而进门正前方几乎一公里远的山头上,才让未婚女子远眺。许戈辉说:“原以为运动场是少女挑选如意郎君的好地方呢!”

听这里的人介绍,当年有一个母亲化装成男子进入赛场观看儿子比赛,儿子获得冠军,她一声惊呼露出女声,上前拥抱又露出女形。照理应该惩罚,但人们说运动冠军一半是人一半是神,我们怎么能惩罚神的母亲?此端一开,渐渐地女性可以入场观看比赛了。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领域,我们至今仍在用希腊的基础话语思考;肢体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是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块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肢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 1 )哪些东西引起作者联想到崇尚“健康”的奥林匹克精神?为什么它们能够引起这种联想?
( 2 )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母亲化装看比赛”的故事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 3 )对“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访古游记,按照游程顺序,详尽地记叙了游访的所见、所闻,文章结尾抒写作者的感受,表达了对古希腊文明的赞美。
B: “健康是他们的宗教”在文中的意思是:古希腊的宗教教义和仪式里有许多关于健康的内容,反映出古希腊人重视健康。
C: 文中插入“许戈辉起哄”,借此介绍了古希腊竞技的情况和相关习俗,引出母亲化装偷看比赛的故事,寓庄于谐,饶有风趣。
D: 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没有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两相熔铸、两相提升,因而流于愚勇,流于酸腐,追慕骑士,仿效寒士。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我想去 ”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题材广泛,思维灵活,顺理成章即可,如“看海、拉萨、埃及、旅行、草原、醉读、大唐,北宋、三国、认识李白,穿越历史”等。

写作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以记述为主,叙事清晰,故事引人,鼓励创新;③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想象奇特,全文不少于8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废墟上的繁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