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栩栩如生的演讲让同学们的信心更足了。 B: 古往今来,研究《红楼梦》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 , 专家学者潜心探寻包含其中的奥秘,把握其中蕴藏的真谛。 C: 在抗击疫情时期,我校众多莘莘学子通过“空中课堂”“钉钉直播”等方式在家学习。 D: 有了这些在假日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无悔付出,我们才能够外出饱览美景,和家人、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
2、 |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未结合句意的是( ) A: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比喻海浪) B: 单瓣的已够陆离 , 双瓣的更为华贵。(形容色彩繁杂) C: 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形容花木的美姿) D: 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丰盛饱满) |
3、 | 《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 ) A: 李奎 B: 李鬼 C: 李虎 D: 李达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由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其代表作为《叶甫盖尼·奥涅金》。 B: 《侯银匠》的作者是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受戒》。 C: 《给巴特勒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钦差大臣》。 D: 古代书信有很多叫法,如“书札、尺牍、尺翰”等,有时也称“帖”。 |
5、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戚 遵循 形销骨立 淫雨霏霏 B: 驰骋 脏物 鸠占鹊巢 雾淞沆砀 C: 涵养 娉婷 静影沉壁 恍若隔世 D: 坍塌 秘诀 李带桃僵 喃喃自语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颊(jiá) 颓唐(tuí) 风靡(mí) 确凿(záo)B: 氛围(fēn) 踌躇(chú) 吮吸(shǔn) 憎恶(wù) C: 伫立(zhù) 倔强(juè) 凝聚(níng) 不屑(xiè) D: 牌坊(fāng) 南麓(lù) 髻子(jiè) 秕谷(bǐ)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颔首(hàn) 模样(mú) 啮齿动物(niè) 深恶痛绝(wù) B: 哂笑(xī) 滞留(zhì) 饮鸩止渴(jiù) 广袤无垠(mào) C: 招徕(lái) 狩(shǒu)猎 众目睽(kuí)睽 目光灼(shuó)灼 D: 咫尺(chǐ) 家醅(pēi) 合辙押韵(zhā) 藏污纳垢(ɡòu) |
9、 | 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B: 扑入 耸立 泛出 对抗 C: 进入 矗立 显出 抵御 D: 闯入 直立 现出 抗拒 |
10、 | 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 B: 自豪、喜悦 C: 悲凉、忧伤 D: 愤慨、遗憾 |
诗歌欣赏 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 1 )诗歌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 )本诗三、四两句运用托物言志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邀之。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辍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纲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上慰谕曰:“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纲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上深以为然,约日举事。 ( 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 通“猝”,突然 B: 上感悟,遂命辍行 停止 C: 金人贪婪无厌 , 凶悖已甚 厌烦,厌倦 D: 上深以为然 , 约日举事 对,正确 (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敌 兵 已 逼 知 乘 舆 未 远 以 健 马 疾 追 何 以 御 之 (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②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 ③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采菊易杨下
速生易杨林的叶子被秋风吹得稀疏,老秦家的胎菊就要收获了。射阳人爱把制茶用的菊花种在易杨树下。夏天,易杨的浓荫可以挡日头,防止一望无际白晃晃的太阳把菊花苗烤焦。等菊花要结胎了——长出了累累重重的花苞——易杨林也开始落叶,把珍贵的阳光让出来。
采摘胎菊要赶时辰,等花苞全炸开来,菊花的花粉散逸到空气中,就只能制作白菊茶了,保健作用和浓香味大减。因此,上好的胎菊要趁花苞完全长鼓,第一枚花瓣刚刚翘起,就像婴儿团拢的小拳头忽然张开了他的小拇指,就可以采摘了。
老秦两口子都是早上五点即起,开始趟着露水采摘胎菊。七点钟,直起腰来准备吃早饭时,裤腿上的露水印子已爬到离膝盖只有十厘米的地方。胎菊的花粉,把裤脚都染香染黄了。老秦走到哪儿,都有蜜蜂嘤嘤嗡嗡跟着。
早一次晚一次的采摘,要持续差不多一个月,这对年过六旬的老秦夫妇来说,是体力上的考验。此刻,他们比平时更盼着儿女们周末开车回来帮忙,好让他们的老腰歇一歇。老秦的孙子9岁,外孙女7岁,易杨树下的胎菊丛,是他们玩耍的乐园。不仅如此,这两年,每到收获季,儿女们还把他们的同事和朋友也带来了,城里客人大多带着小孩子,由着他们在易杨林里撒个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老秦觉得易杨树林里添了许多生气。
易杨林里不但可收一袋袋的胎菊花,还可收获一窝窝的白蘑菇。老秦亲自上灶,用自家榨的菜籽油煎蘑菇片给大家吃。厚切的蘑菇片上鼓出金黄的小油泡,香气散出老远,往往还没上桌,就被小孩子们抢吃一空。老秦的儿子抢到了一片,说这蘑菇还是这样白煎了好吃。射阳离海近,土壤有盐分,加上易杨树下每年堆积了那么多腐叶,出产的蘑菇肥腴鲜香,韧性十足,倒有几分像松茸的味道。
吃了老秦家的土灶饭,第二天一早,城里来客也不管皮鞋是否被露水浸得塌软,风快麻利地干了一气,把该收的胎菊都收了,把该收的苹果也收了。老秦家还种着二三十棵苹果树,基本不用联系销售,都是儿女们的同事和朋友买走了。春天就订了货,秋天自己来采摘。苹果的颜色浓郁如油画,一半被秋阳烤成了橙红色,另一半还是青黄的,个头儿都不大。果树下埋过有机肥,又基本不打药,苹果在衣服上擦一擦就能吃。来客咬第一口时多半呛着了——这样喷涌而出的果汁,令人猝不及防。
所有的小孩子都乐不思返。等到老秦帮着把成筐的苹果搬上汽车后备箱,老秦妻子把胎菊茶怎么泡、菊花枕怎么用都交待好,汽车喇叭催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们还在易杨林里呼喊玩耍。那时刻,黄海之滨的落日如此辉煌,易杨林的尽头云深如墨,云层的缝隙里蜿蜒着一条金龙,那金龙几秒间就幻化成丝带,兜着红纱灯一样的落日不让它下坠。这种辉煌持续了约一分钟,空气里弥散着胎菊的干爽药香,城里客都看呆了。
有一次城里客返程路上,儿子发来短信:“爸,同事说小伢子们到你这儿来了以后很神奇,肯干活,还不要冰激凌肯德基之类的奖赏。”老秦笑笑,自言自语道:“劳动本身不就是一种奖赏吗?”
(明前茶/文,选自《扬子晚报》)
( 1 )本文作者拟题“采菊易杨下”与陶渊明的哪两句诗有关,其作用是什么?( 2 )文中写采蘑菇、收苹果这样的情节是否离题,为什么?( 3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黄海之滨的落日如此辉煌,易杨林的尽头云深如墨,云层的缝隙里蜿蜒着一条金龙,那金龙几秒间就幻化成丝带,兜着红纱灯一样的落日不让它下坠。
( 5 )结合文章,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劳动本身不就是一种奖赏吗?”的理解。火车侠
火车侠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个人。
我记得是在初中的某节课上,我正被讲台上的老师念叨得昏昏欲睡,同桌悄悄问我:“你知道火车侠吗?”我说:“动画片吗?”他摇摇头:“是我们学校的火车侠。”我一头雾水,他说:“下课我带你去看看。”
于是,那天我第一次目睹了火车侠的真容。在人满为患的操场上,一个瘦弱矮小的男孩,穿着不合身的、土气的藏蓝色粗布上衣,头顶着一个泄了气的篮球,在四百米的跑道上旁若无人地奔跑,嘴里不停地发出类似火车开过时的“呜呜”声。周围聚集了很多像我一样慕名而来的人。大家哄笑、讨论,大喊着“火车侠”三个字。
火车侠并不是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在我们那所重点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只是平时内向沉默,很少与人交流。后来,火车侠的同班同学告诉我,即使是在上课,如果老师让他去黑板上做题,他也会“呜呜呜”地开着跑上讲台。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会特地叫他去黑板上做题,每次大家都会哄堂大笑。
火车侠第一次展现他的才智,是在课堂上秒杀地理老师的那一刻。地理老师是个学识渊博的老头儿,上课经常会提及一些课本外的知识。那天他照例闲扯,说一些非常偏僻的县级地名,一个接一个。
正当地理老师陶醉之时,火车侠打断了他:“老师,您说反了。”
全班寂静。
火车侠继续纠正:“刚刚您说的两个地名,顺序是相反的。” 地理老师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大手一挥:“不说题外话了,继续上课。”“呜呜呜……”,“一列火车”开上了讲台,所有人都愣住了。火车侠开始在黑板上画细细的轨道,他把地理老师说反的两个站点,以及它们前后的两个站点全部画了下来,甚至连站点的间距都是按比例尺计算出来的。他用事实证明地理老师说错了。火车侠从此一战成名。
在同学们好奇又崇敬的追问下,火车侠拿出一个词典那么厚的文件夹,里面夹着一堆粗糙、廉价的练习本,每一页都画满了火车——火车头、车厢、车座、车轮、铁轨、操作室、货架……他告诉同学们,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第一次带他坐火车,从此他念念不忘,经常会梦到自己坐火车的情景。他对火车陷入了深深的迷恋,于是他开始尝试去记中国的铁路图,开始画火车,模仿火车。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对吧?我喜欢摇滚乐,我哥们儿喜欢NBA,坐在我前面的语文课代表喜欢纯文学……可我至今没见过任何一个人,像火车侠喜欢火车那样,赴死一般地投入。
那一天大家像被火车侠感染了似的,开始像面对正常人一样面对他。有人问火车侠:“那你的理想是什么?”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个宏伟的、振奋人心的答案,可火车侠却说:“我就想当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我能想象到当时大家听到这个答案后的失望。
没有人再去看火车侠的画册,没有人再问他地理知识。火车侠彻底地沉默了。只不过,火车侠还是日复一日地,在操场四百米的跑道上,顺着他既定的轨道开着火车,“呜呜呜……”
多年以后我工作了,有一次和一群同事吃午饭,大家聊起了各自学生时代的故事,我给他们讲了火车侠的故事。也是在那天晚上,夜深人静,我打开电脑,试图搜索一些与火车侠相关的信息。
我真的找到了!不只我一个人,很多人都还记得他,我甚至找到了火车侠自己发的照片,还是那么瘦,却精神了不少,穿着一身制服站在一列火车前。
他现在是一名真正的火车司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07期,作者夏阳,有改动)
( 1 )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文有关火车侠的主要的情节内容。①从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呜呜呜……”,“一列火车”开上了讲台,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现在是一名真正的火车司机。”这句话独立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 3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火车侠”的性格特点。每一张迎接春天的笑脸,都藏着过去一年的努力和坚持。
以上这句话,让你有何触动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和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