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句中有两组反义词,即:虚心—骄傲,进步—落后;从感情色彩来讲,“虚心”和“进步”属于褒义词,“骄傲”和“落后”属于贬义词。 B: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句中“凌乱”、“强壮”都是形容词,“我”、“爸爸”都是代词,“一步”是数量词。 C: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教诲与劝勉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对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颇具警示作用。 D: 《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嘶哑sī 契机qì 发酵xiào 场圃pǔ B: 隘口ài 恐吓hè 脚踝huái 蹲踞jū C: 拯救chěng 阴晦huì 嗤笑chī 寒噤jìn D: 参与yù 胯下kuà 气氛fēn 覆盖fù |
3、 |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思索 理智 坚真 化为乌有 坚贞 B: 窝棚 智惠 凝视 无与伦比 C: 繁衍 显露 解释 不可遏治 D: 接触 刹那 消磨 迷惑不解 |
4、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运用这种句式的目的是表现愚公( ) A: 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 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 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 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
5、 |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这本书塑造了很多智勇双全,善于劝谏的策士,如智勇双全不辱使命的唐雎,深谋远虑,有杰出军事才能的曹刿。B: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透过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琦君的《春酒》回忆了母亲和春酒带给作者的欢乐童年。两位都是台湾作家。 C: 《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明代袁宏道、明代宋濂、唐代韩愈。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民风,还反应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B: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C: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D: 惠子相梁 |
7、 |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错的一项( ) A: 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B: 在实际语言及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C: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本句运用了暗喻。 D: 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
8、 |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宋汴梁商业________,除贵族________外,还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________。________,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 密集 聚集 活跃 由此 B: 繁盛 聚集 活跃 由此 C: 繁盛 居住 丰富 因此 D: 密集 居住 丰富 因此 |
9、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清明上河图》里的那些人物惟妙惟肖 , 看到此画的人无不连连赞叹画家张择端精湛的技艺。 B: 我们要因地制宜 , 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C: 第五届遂宁观音湖荷花节开幕了,圣莲岛上的人们摩肩接踵 , 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D: 这位女歌手有着天籁般的歌喉,她一开口,声音入木三分 , 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
10、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岛屿(yǔ) 褶皱(zhě) 潮汐(xī) C: 陨落(yǔn) 地壳(ké) 追溯(sù) D: 劫难(nán) 衍射(yǎn) 彗星(huì)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 乐府•杨柳枝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 1 )首句在用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注】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选文有改动) ( 1 )判断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不正确的是( )A: 晏子朝 , 乘弊车,驾驽马朝:上朝B: 臣得暖衣饱食食:吃 C: 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遗:遗留 D: 公不说 , 趣召晏子说:通“悦”,高兴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A: 夫子之禄寡耶?辍耕之垄上 B: 弊车驽马以奉其身无从致书以观 C: 于臣足矣皆以美于徐公 D: 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朝而往,暮而归 ( 3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 4 )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笑”
杰斯•贝林
①那个夏天,我跟一只名叫“金”的大猩猩呆在一起,每当我抓住它的脚趾轻轻一捏,它就会抖着肩膀,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大笑。十五年来,那笑声常回响在我的耳畔。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有幽默感吗?从某种意义上看,答案是肯定的;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却是否定的。过去十年里,比较领域里的一些重大发现显示,大鼠也会笑,贾克•潘克塞普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他研究的课题是啮齿类动物“在玩闹行为中是否产生愉悦的社交体验,其原始形式的笑是否为一种重要的、增进社交的情感交流成分”。首先发现的是大鼠真正的笑声和人类差别很大:从一个吸气声开始,每隔相同时间爆发出一系列5千赫兹的超声波“吱吱”声;而人发笑是呼出气体,从一个“h”音开始,紧接一个元音“a”,且喉咙能产生强烈共振。
②潘克塞普和助手系统地开展了多项实验,结果发现,在功能性和表达方式上,大鼠都和人类儿童的笑声有显著共性。大鼠似乎很怕痒,越怕痒的大鼠,通常也是群体里最爱玩的;挠痒能增进与大鼠的联系:被挠过的大鼠会主动寻找曾给它挠痒的手。如果面临恶劣的环境条件,大鼠的笑会明显减少。如果有两只“性格”不同的成年鼠,那么幼鼠呆在喜欢吱吱发笑的成年鼠身边的时间会更长。这些显然不能只归结于愉悦的生理体验了。但潘克塞普对实验结果的解读,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质疑,但他坚信:“我们有证据和理由提出这一谨慎假设:幼鼠打闹时发出的吱吱声和人类婴儿的笑声,在进化上有某种联系。”
③不但某些动物会笑,而且笑也是它们的天性。不过,潘克塞普也承认,它的发现并不表示大鼠也有“幽默感”。大鼠发出的吱吱笑声就如同婴儿被母亲抚摸身体时的咿呀声或被挑逗时的咯咯笑声,不能与人的“幽默感”同日而语;尤其成人的幽默感,作为高级的社交体验和增进社交的情感手段,似乎是人类独有的特质,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其他动物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待研究,但他认为证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如果说猫是鼠一生的痛,那么当猫发生意外时,比如当猫掉入陷阱,或被揪着尾巴扔出去时,大鼠会不会心花怒放,会不会‘吱吱’地笑出来呢?”有人真做了这样的实验,大鼠目睹后却无动于衷。
④哺乳动物发笑之所以会有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物种的脑区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的不同。神经心理学家马丁•梅尔曾的实验表明,大脑成像的结果显示,让人类受试者观看滑稽动画片或听讲笑话时,不仅在进化上古老的脑区如杏仁核和伏隔核会更加活跃,进化上较晚出现的高级区域也会活跃起来,其中包括前额叶皮层的广泛区域。而当给大鼠受试者挠痒时,其并不发达的大脑皮质却处于静止或微动状态。所以尽管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会笑,但人类的笑似乎还需要其他物种不具备的、更加特殊的认知神经网络的参与。
⑤各种各样的社交刺激,甚至负面情绪都能使人发笑,并激起其丰富的情绪。心理学家斯查梅塔特的研究证明,仅凭笑的声音特征,听者就能察觉出发笑者的心理意图,有时还会作出相应反应。他录制了传达不同情绪的笑,如愉悦、嘲讽、幸灾乐祸以及被挠痒等笑的录音,又组织多名受试者辨“笑”。尽管这些笑的差别十分细微,但受试者均能准确区分各种笑声。受试者对于幸灾乐祸之笑的判断尤其有趣:发笑者占主导地位,但不像嘲讽者那样居高临下;对被笑者既不友善也不敌对……
⑥可以肯定,有许多灵长类哺乳动物已经在表达不同情绪的笑和笑以外的其他情绪,只是人类还没有发现和“听”懂而已。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和跨物种社交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将来也许会出现猫追捕大鼠撞树身亡而大鼠狂笑不已的情景。因此,目前我们对动物各种情绪表现的研究就像井底之蛙之于天,盲人摸象后之于大象的认识,甚或就如猴子捞月。但我相信,在动物“吱吱”发笑的背后,应该隐藏着奇妙的神经运行机制和动物间进化的相关联系。许多科学家对此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当我们更多地听懂了人以外的更多生物的“笑声”,就会结交更多的“异类”朋友,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地球文明。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天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 1 )阅读全文,请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憧憬→________→痛恨→________
( 2 )请任选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一)请以“其实,我真的很不错”为题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你可能因学习中的困难、低谷而消沉怀疑过,因成长路上的羁绊、挫折而彷徨迷茫过;可能你也曾因失败自卑过,因误会颓废过……尽管如此,但你肯定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因为你也想骄傲地告诉大家:“其实,我真的很不错。”
(二)请以“ 最 ”为题作文。现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你是我最敬佩的人”、“生活中最美的风景”、“我最感动的事”……),然后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求符合题意,文体规范,结构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③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