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湛江农垦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 , 令人目不暇接。
B: 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 , 即刻回乡探望。
C: 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 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 , 传遍大江南北。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期间,法国民众冒着毛毛细雨来到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改“体会”为“体验”)
B: 在“五一”放假前,校长再三强调安全第一,所有同学在假期切忌不要到河边玩水,游泳一定要由家长陪同到正规的游泳池去游。(将“切忌”改为“切记”)
C: 朝鲜艺术团来华演出,不仅为两国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还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将“不仅……还……”改为“不但……而且……”)
D: 越秀公园一向以山水秀丽、文物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别致。(在句末加上“而著称”)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绿》思路清晰,线索分明。开头一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是文眼所在。
B: 散文《囚绿记》中作者真挚而热烈地赞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祝福它们“繁茂苍绿”,期 待“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怅惘、缠绵而又深沉的情致中,蕴蓄着某种耐人寻味的意思。
C: 《曹刿论战》选自《左转》,《左转》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 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的一篇。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当一个人被惰性所控制时,往往办事拖拖拉拉, ;或做事半途而废,

;或安于现状, ;或夸夸其谈, ;或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忧来明日愁的态度消极混世。到头来,就丧失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失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丧失了做人的原则。

①空想大于行动 ②不思进取 ③缺乏恒心与毅力 ④不能言必行,行必果

A: ②③④①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大千博物馆极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与古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 使其成为内江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
C: 在刚刚结束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中,中国队锐不可当 , 以3:0完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D: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留给世人众多经典的建筑作品而鲜为人知 , 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 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

A: 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 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 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 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选出字词和拼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驰骋(chěng) 撺掇(duo) 踱来踱去 瘪(biě)头瘪脑
B: 嫌(xián)弃 涛涛不绝 推推搡搡(sǎng) 由衷
C: 振耳欲聋 拽(zhuài)住 不知所措 萦(yíng)绕
D: 行(háng)辈 坐无虚席 校(jiào)正 莫明其妙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B: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了。
D: 面对人民的审判,顽固分子一直在做着不屈不挠的抵抗。
10、下列句子空格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总有人质疑:“认识植物有什么用其实熟知一些草木之名,有叶并不是为了它们的功用而是从中找到一份情感寄托。当我们从小区绿地经过的时候,看到的就不会是一丛丛无味的绿色,也不会是一朵朵乏味的花儿,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群群熟识的老友苦荬菜刚刚褪掉黄色的花瓣,月季花即将为花园增添彩虹般的色彩,而樱桃的果子已经被小朋友们觊觎了很久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每一粒果实都在向你讲述它们的生活和变化, 而这一切都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1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哀 溺 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 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 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永之氓善游 ( )

②中,船破,皆游 ( )

③有顷,益 ( )

④又摇其首。溺死 (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译文:________

②何不去之?

译文:________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译文:________

( 3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早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早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 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 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 2 )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 3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动)

(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我”的心理或表现

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回家

惊讶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力不从心

游刃有余

交流

羞愧

③________

考试

④________

挥汗如雨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①段中“别样的期待”是指父亲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好麦收战役。
B: 第②段中“我”“措手不及”,既是感叹时间过得快,也是感叹父亲变化大。
C: 第⑨段写自己“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主要是父亲告诉“我”,他的任务是麦收,高考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帮不上忙。
D: 文章叙述了高考前,“我”和父亲一起割麦的情形,写出了“我”的感受和启示。
E: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劳动者的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
( 4 )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

【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错、qq群成员名字大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