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抚州市资溪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市确定精准贫困户的条件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3760元的农户,都可以申请成为精准贫困户。
B: 做,是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 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市有以石窟见长的麦积山,有以山水见长的武山水帘洞……难以枚举。
2、下列划线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hūn) 发(jì) 啬(lìn) 清(chén)
B: 息(xī) 临(lì) 屋(yán) 仿(shàn)
C: 酝(niàng) 巢(kē) 痪(tān) 静(mì)
D: 高(mào) 镜(léng) 石(jié) 应(hé)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电视节目只为博取观众眼球,字幕错字连篇,未免让人贻笑大方
B: 新冠疫情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战斗在最前线,他们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C: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D: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要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就可以淋漓尽致地享受生活。
4、

下面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弹xiàn 裂jūn 蓦见yè
B: 塌tān 嗫息qī 妒jí
C: 媚chǎn 畏惩yīng 恶zēng
D: 幸 jiǎo 自xí 莴jǜ 缓jiá
5、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躁热 琐屑 长途跋涉 春寒料峭
B: 喧嚣 嶙峋 但精竭虑 摩肩接踵
C: 狼藉 蹒跚 恹恹欲睡 嶊枯拉朽
D: 鲜腴 窒息 正襟围坐 无动于衷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生的主流应该是百折不挠的执著。

②不因暂时的成功而骄傲不前,也不因暂时的逆境而轻言放弃。

③一旦目标确定,就应义无反顾毫不迟疑地勇往直前。

④只有抱定一颗恒心,努力不辍,这样的人生才会诞生大河奔流的气度与风范。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7、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何大爷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B: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吹毛求疵 , 惹人生气。
C: 当今网络诈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8、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句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故乡的原风景,是令人怀念的。

②捧起水酒喝,那时的水,格外的清甜。

③那时的故乡,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清的见底。

④天空格外蓝,那是纯净与自由,就像仰望天空的心情一样

⑤那么平静与心安,又想象天中的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A: ①③⑤④②
B: ③②⑤④①
C: ③⑤②①④
D: ①③④②⑤
9、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优雅风度不等于_____揉造作,不等于附庸风雅,不等于忸怩作态。要有优雅风度,在公共场合切_____不要互相_____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另外,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_____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有着深刻的含义。


A: 矫 记 妨 其
B: 骄 记 妨 奇
C: 骄 忌 妨 其
D: 矫 忌 防 其
10、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 , 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野池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结合诗句,简析这两首诗在写法和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也;知团,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半”,其此谓乎!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诫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名:出名)
B: 惟吾德(馨:德行美好)
C: 然后能自也(反:同“返”,返回)
D: 学半(学:教导)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调素琴/扶苏数谏故
B: 其此谓乎/禽兽变诈几何哉
C: 皆以美徐公/所欲有甚生者
D: 不知善也/如土石何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A: 如今在齐国这片广阔千里的土地上,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妇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认为大王偏私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
B: 如今在齐国这片广阔千里的土地上,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周围的宫妇们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
C: 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周围的宫妇们没有不认为大王偏私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
D: 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官妇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
(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段选文皆用类比。甲文以名山灵水类比“不陋”之室,乙文以“嘉肴”类比“至道”,丙文用个人小事类比国家大事。
B: 三段选文主旨鲜明。甲文极言“陋室因境幽而不陋”;乙文层层推导出“教学相长”的观点;丙文推己及人,点明“王之蔽甚矣”。
C: 三段选文皆善用修辞。甲文多用对偶,语句工整,音韵和谐;乙文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加强论证;丙文连用两组排比,增强了气势。
D: 三段选文结尾用不同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甲文用反向句收束,引人深思;乙文以感叹句作结,语气强烈;丙文用肯定句直陈观点,一针见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她想。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 1 )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①________——②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③________

( 2 )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 3 )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②“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 5 )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跑出创新“加速度”

①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

②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关键词;“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的激情在会场内外扑面而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创新也正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万亿元;6500多家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40万家,创业就业人数超过140万人……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正在被创新发展逐渐替代。创新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④创新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生态。有人用比喻来形容创新:“青藏高原上才能有珠穆朗玛峰”。意思是说,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也正因此,有人提出,改变“创新孤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⑤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让创新自由生长,离不开改革。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到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代表委员们纷纷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献计献策。既做好改革的“加法”,又做好改革的“减法”,既注重“补齐短板”,又注重“做强长板”,才能不断培厚创新生态的土壤。

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实现“从多到好"“从好到优”,离不开创新。更好凝聚创新共识,更多提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应对之策,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在好环境中开花结果,才能跑出创新“加速度”,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陈凌,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

( 1 )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也已经被创新发展代替了。
B: 没有良好的生态,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为创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
C: 第⑤段强调通过改革给创新创造出好的生态。
D: 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大家必须要形成共识,提出更多的发展策略。
( 2 )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 3 )第③段划线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作文。

很多中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抒发自己的感情,或在朋友圈发动态求点赞,或跟网友聊天吐槽,却很少愿意与身边的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请你对此发表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1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ご愛老虎油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