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贵溪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奇葩 淳朴 顾名思义 遍稽群籍
B: 旁骛 凭吊 闲情逸致 在劫难逃
C: 凛冽 奥秘 鳞次栉比 冥思暇想
D: 陨落 烦躁 重峦叠嶂 惟妙惟肖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 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 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 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4、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叛逆 污秽 晨曦 人情练达
B: 静谧 禁锢 馈赠 引颈受戮
C: 焦灼 宽恕 狡黠 广袤无垠
D: 羁绊 琐屑 旁鹜 和辙押韵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御(pìn) 赏(cì) 滑(jī) (tiè)帖
B: (luán)生 (chéng)职 (jué)士 (chèng)澈
C: (bì)下 (è)然 (bì)护 附(hé)
D: (xī)戏 寻(mì) (bǒ)脚 爱(mù)
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
B: 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 , 让我们受益匪浅。
C: “我再说一遍,我对这事一无所知 , 先生,”老人烦躁地说。
D: 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 , 毫无悔改的表示。
7、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B: 一场大火,将实验室烧毁,全体实验人员都对这次遭受的损失令人心痛和惋惜。
C: 从这些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D: 根据各种实验和理论暗示,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种奇特的、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没有研究的被称为“超对称”的结构。
8、下列句子空格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你喜欢独处吗□独处时喜欢做什么□独处时,有人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对话心灵□有人喜欢泡上一壶茶,品读诗书。看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凤凰卫视的的一档讲座式栏目□知道李敖大师也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人生的过往会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一种记忆,藏在心底。独处,是享受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9、下列划线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hé) (chéng)清 粗(kuàng) (nèn)绿
B: (kān)护 (zhuó)落 发(jì) 高(miǎo)
C: (chù)蓄 彩(léng)镜 (lì)临 黄(yūn)
D: 静(mì) (lìng)啬 (kē)巢 (duó)咄逼人
10、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园春(qìn) 莽(mǎnɡ) 稍(xùn) 今(zhāo)
B: 妖(ráo) 外(fēn) 可(hán) 坟(mù)
C: 丰(rùn) 望(nínɡ) 然(wǎnɡ) 沉(zuì)
D: 飘(yì) 流(pàn) 忧(qī) 摇(y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试从“炼字”的角度,对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作一点赏析。

( 2 )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岳阳风土记

范致明

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寛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毎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着。其后,太守于楼北百步复创楼,名曰燕公楼。

山海经言:洞庭,沅澧之交潇湘之渊,是为九江之门。水经云:湘水右会小青口资水也,世之益阳江。右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到微湖,世谓之糜湖。西流注为江,谓之糜湖口。左则澧水,谓之武陵江。凡此五水,注为洞庭,北会为大江,名曰五湖。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啮城岸,岁常倾颓。滕子京待制欲为偃虹堤以捍之,计成而滕移郡,后遂不

《水经》云:湖水广五百里,日月出没其中。大抵湖上舟行,虽溯流而遇顺风,加之人力,自旦及暮,可行二百里。岳阳西到华容,过大穴漠、汴湖,一日程。夏秋水涨,其道如此;冬春水落,往往浅涩。江道回曲,或远或近,虽无凤涛之患,而常靠阁

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阏,滕子京所作,其词曰: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华容令宅东北有老子祠,曰大皇观。祥符八年春二月既望,雷震白虎,西北楹上有倒书“谢仙火”字,入木三分,字画遒动,人莫之测。庆历六年,滕子京令摹而刻之问零陵何氏女俗谓之何仙姑者,乃曰:“谢仙火,雷部火神也。兄弟二人,各长三尺,形质如玉。好铁笔书字,其字高下,当以身等。”验之皆然。东南楹亦有“谢仙”二字,逼近柱础,又不知何也,其后摹刻岳阳楼上。元丰二年,岳阳楼火,土木碑碣,悉为煨烬,惟此三字曾无少损,至今尚存。

(选自《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靠阁:搁浅。②蓬瀛:即蓬莱、瀛洲,皆山名,传为神仙所居。③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 1 )用“/”断句,断两处。

滕 子 京 令 摹 而 刻 之 问 零 陵 何 氏 女 俗 谓 之 何 仙 姑 者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益阳江 太守谁(《醉翁亭记》)
B: 后遂不果 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C: 好铁笔书字 不物喜(《岳阳楼记》)
D: 此三字曾无少损 长堤一痕(《湖心亭看雪》)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江道回曲,或远或近,虽无风涛之患,而常靠阁。

( 4 )下列三处语句均描绘了洞庭湖什么特点?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①湖水连天天连水,秋米分外澄清。君山自是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滕子京《临江仙》)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深,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 1 )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________ →________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 2 )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 4 )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 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 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 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 5 )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槐香依旧

①走在林荫道上,微风吹过,一阵槐香扑面袭来,馥郁芬芳,沁人心脾,我不禁驻足凝望。

②一串串白如玉的槐花缀满枝,繁盛极了。近看,似一群形影不离、张着雪翅的蝴蝶,亮晶晶的翅膀上,微微地染着几抹淡淡的青绿;远看,如一串串令人垂诞欲滴的水晶葡萄,让人有种想要饱餐的冲动。转而想到自己已是两鬓斑白,童趣全无,怕人瞧见留下笑柄,于是刚想伸出去的手又悄然缩回了。

③我小时候,每当四月槐花飘香,孩子们就会一饱口福。也难怪,那时候温饱尚未解决,山花野果自然就成了孩子们的“点心”。槐花当然名列其中,算得上一道可口美食。

④故乡不缺的是洋槐树,粗细兼有,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随处就会冒出来一棵。想吃槐花,那是信手拈来的事。据说槐花曾有各种吃法,蒸、煮、炒均可,我却只爱生吃。吃槐花也有讲究,最佳者莫过于全穗绽开,光洁柔嫩的新花,含苞欲放的和盛极而衰的都不中吃。

⑤听母亲说,就是吃新花,也要等雨后。因为没被雨水冲洗的槐花有微毒,吃多了会伤身;并举一例说,外地来过一个叫花子,因饥饿便暴食槐花,结果呕吐不止,中毒身亡。这事例很使我觉得吃花之险,因此也从未过量过。

⑥槐花连带槐叶,除了人吃,还可饲养家畜家禽。据我观察,最爱吃槐花的当属羊,它们咀嚼槐花槐叶时那股香甜劲儿,凭谁看了都觉得好笑。

⑦槐花还是蜜蜂的宠物。据养蜂人讲,除了枣蜜,就数槐蜜好。因而一进仲春,养蜂人就忙着赶槐花,由东而西,一地一地赶去,收获颇丰。我叔叔是养蜂人,我曾随他到山里赶花。

⑧在幽深的槐树丛中,支一帐篷,看蜂来蜂往,采花酿蜜,即使粗茶淡饭也悠然自得,胜似神仙。闲暇之余,叔叔就会饶有兴味地给我讲故事,讲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讲董永和七仙女在槐荫下天仙配。吃着槐花,喝着槐蜜,听着槐树的故事,童年的时光就如山涧清泉一样缓缓流淌。

⑨又到槐花盛开的季节了,微风依旧,槐香依旧,但独居城市一隅的我却很难有机会品尝当初那童真的味道。愿今夜槐香入梦,香甜我整晚的乡情。

(作者:康秀炎。有改动)

( 1 )文章主要回忆了我与槐花之间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 2 )第②段的画线句子是如何描写槐花的?请任选两个角度简要赏析。

“近看,似一群形影不离、张着雪翅的蝴蝶,亮晶晶的翅膀上,微微地染着几抹淡淡的青绿;远看,如一串串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晶葡萄,让人有种想要饱餐的冲动。”

( 3 )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槐香依旧》?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牛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ゝ久违的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