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海口市义龙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的方法因书而异:有的书,可以躺在床上,随意地翻阅;有的书,恐怕得找一把硬木头椅子,以便正襟危坐地展开书页,虔诚地于经典对话。
B: 读文章不能够断章取义 , 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素来解读文章。
C: 智慧的人往往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免重蹈覆辙而后悔莫及。
D: 很久以前他不学无术,无所事事,无意之中,被一朵墙角的小花打动,此后改头换面 , 有了蓬勃的朝气。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 儿子参军才半年,家中就接到了立功喜报,令父母喜出望外
D: 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3、将下面五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

苏轼的《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②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③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可见,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A: ①⑤④③②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①⑤④②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豢养 濡夫 一意孤行
B: 玄虚 鲁钝 附庸风雅
C: 儒养 箴言 不足为据
D: 诓骗 默守 大发雷霆
5、

下面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 皆以美于徐公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还要文绉绉的。
B: 他光荣地加入。
C: 我对《旅鼠之谜》这篇文章有着较大的兴趣。
D: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专心治学,关心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人物精神。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谁 谓:为,是
B: 佳木而繁阴 秀:秀丽
C: 醒能以文者 述:记述,写下
D: 不知太守之乐其也 乐:以……为快乐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
B: 有一回,我家枣儿也是这样骑着,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
C: 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
D: 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
9、

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 之识;多畏者,必无 之见;多欲者,必无 之节;多言者,必无 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值得玩味。

A: 卓越 笃实 沉潜 慷慨
B: 慷慨 沉潜 笃实 卓越
C: 笃实 慷慨 卓越 沉潜
D: 沉潜 卓越 慷慨 笃实
10、

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护送、借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B: 《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C: 《白鹭》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作者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D: 鲁藜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以诗人的身份写的《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是对曾卓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舟上

南宋·徐照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 1 )“贪看晓光侵月色”一句中“侵”字向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尊君在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________

胡贼攻郡________

④不忍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 3 )【乙】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向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地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请品析下列句子。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3 )说说下列横线字词表达的效果。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麦黄黄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文章有改动)

( 1 )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
( 2 )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 3 )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一)题目:给 过生日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生活常常会出人意料,或喜或悲,或酸或甜,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请你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真情实感。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說給自己聽、要堅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