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涉猎( liè) 机杼(zhù) 幽篁(huáng) B: 榆荚(jiá) 可汗(kě) 怆然(chuàng) C: 外 眦(zì) 鞍鞯(jiān) 爱卿(qīng) D: 鬓角(bìn) 红妆(zhuāng) 辔头(pèi) |
2、 |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抚顺市快递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修改: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的状况”。B: 方言的发展、产生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修改:将“产生”和“发展”调换位置。 C: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修改:去掉“由于”或“使”。 D: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修改:将“并且”改为“和”。 |
3、 | 阅读下面古诗。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 B: 诗人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C: 首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写出了诗人在赶赴京城的途中,遇到作为使者的故人,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担忧的家人的典型场面。 D,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
4、 | 用“/”标示语句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D: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5、 | 将下列对句中划线的词解释准确的一项填人题后的括号内。 ( 1 )(我)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生气。( ) A: 荒无人烟 B: 荒凉冷落 C: 经济不景气 D: 家境破产 ( 2 )我和母亲都有些惘然 , 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 A: 吃惊的样子。 B: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C: 心里迷迷糊糊,头脑不清楚。 D: 心里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
6、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字的一项(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刻着,从不懈怠。 B: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风雨彩虹,春华秋实,世界即将见证中国奇迹。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鹜,便是敬。 D: 这个小村庄隐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如同世外桃园一般。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什么。 D: 我们在心里由衷的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演讲。B: 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 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并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建议,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
9、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 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C: 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 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奉献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一一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坡羊·撞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2 )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 1 )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①俄而雪骤 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③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 ④唯戎不动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 3 )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取之 , 信然。 C: 友人惭,下车引之。 D: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 4 )(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练习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1 )这段新闻的导语是第________ 句,主体部分是________ 段。( 2 )这段新闻的时间是________ ,地点是________ ,事件是________ 。( 3 )这篇新闻报道的事件的意义是________ 。阅读《社戏》选段,回答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④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⑤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⑥“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⑦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不少。
请你以“我已经长大了”或者“我还没有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