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开平市教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 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
C: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职(chèn) 咒(zǔ) 热(chén) 轻怕重(niān)
B: 笑(nì) 水(zǎo) 乱(línɡ) 威风凛(lǐn)
C: 乳(pǔ) 抖(shǒu) 狭(ài) 差不齐(cēn)
D: 戒(chénɡ) 待(nüè) 倜(tǎnɡ) 畏罪逃(qián)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近期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我们又看到了董卿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声音。
B: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 随着共享单车在成都市的大量投放,使市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
B: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C: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D: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能勾摄恶人的魂魄。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 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

A: 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 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 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 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华侨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改为“她是华侨中学一位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优秀语文教师。)
B: 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得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删掉“沮丧”或“懊悔”)
C: 追求梦想,即使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将“即使”改为“与其”)
D: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亲近自然”和“融入自然”调换位置)
7、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翻译: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奥秘(诀窍),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B: 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世地玩弄。
D: 当窗理云髻,对镜帖花黄。 翻译:对着窗子梳理好看的头发,照着镜子贴上花黄。
8、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学》作者彭端淑,唐代人,本文选自《白鹤堂文集》,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B: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作者是宋代的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
C: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诗集,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宋代王安石,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9、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厄制 度假村 按部就班 死心塌地
B: 挑衅 金钢钻 因地制宜 融会贯通
C: 蔓延 通缉令 张惶失措 精兵简政
D: 狼籍 垃圾桶 挺而走险 相辅相成
10、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 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
C: 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
D: 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 , 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赏析。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 1 )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 2 )“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孟母戒子》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韩诗外传》)
【注释】 ①诵:背诵。②织:织布。③辍(chuò),停止,废止。 ④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⑤諠(xuān):因分心而遗忘。⑥何为:为什么 ⑦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⑧引:拿来,拿起。⑨裂:割断。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其母织________
织断________
③吾忘持________ (《郑人买履》)
④项为之________ (《幼时记趣》)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呼而问之

A: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B: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 至之市(《郑人买履》)
D: 昂首观之(《幼时记趣》)
( 3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②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幼时记趣》)

( 5 )《孟母戒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原文加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例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

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报“天气预报”了。我喏喏地应着,却透过那场激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 1 )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句中的划线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 3 )有人说第11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 4 )文中的“雪”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面这段的文章。完成小题。

再见,爸爸

和菜头

今天父亲下葬。

电话在周一上午9点打来,我在上班的路上。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祈祷过,我幻想过,我甚至在街头尽可能避开一切花圈店、寿衣店。但是没有用,电话在周一上午响起,那不是家人会来电的时间。

我乘最早一班飞机回到昆明,进了家,父亲已经变成了一张黑白照片。他严肃地看着我,像是在问:为什么又被老师留堂了?在过去十年间,他是客厅里坐在轮椅上的一道背影,无声隐没在电视节目斑斓的光影之中。现在,他成为了某种以蜡烛、青香、鲜花为食的存在,终于转过脸来和我对视。

父亲生于1937年,属牛,白族。家在怒江地区松柏乡,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是上大学的话,他会是村寨中一名出色的猎手。他的第一站非常遥远。因为是修物理系核物理专业,他才毕业就被征召入伍,前往新疆戈壁中的核物理研究所。记得他说过,新兵从西安集结出发,坐在闷罐列车里一路西行。没有人告诉他们要去哪里,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还有多久。只知道每次下车休息的时候,景色越来越荒凉。最后,竟然举目望去四野无人。父亲说,有一次见到一根电线杆,上面还留有工人的油泥手印。那是进入戈壁之后唯一一次见到有人类活动过的迹象,于是他抱着电线杆失声痛哭。

父亲从来不是一个坚强的人。

父亲在三十九岁那年有了我,我是头生子。我出生不久,父亲就把我带去了戈壁,说是不放心母亲带。从此,他和我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他到内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在武汉,在北京,在西安,月台上多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军官,一边肩膀上趴着一个皮猴一样的男孩子,另一边肩膀上挂着他喝奶用的奶粉、煤油炉。父亲回忆说,每次他去买票的时候,就让我在一边守着行李。每次回来的时候,就看见我死死守住行李,对周围叔叔阿姨的逗弄不假辞色,寸步不离,宛若忠狗。

我见过父亲哭过两次。第一次是我叔父去世,他哭着说自己对弟弟不够好,小时候骗弟弟去晒豆子的席子上,眼睁睁看着叔父跌跤。原因也很简单,他觉得奶奶爱叔叔远甚于爱他。第二次是因为我,在初中的的时候,满身出现紫癜,他以为我受了核辐射,得了白血病。我被送去陆军总医院血检,他站在走廊一角向隅而泣,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全都看到了。

他不知道其实我记得,那一天他冲进幼儿园,抱起三岁的我,冲到乌什塔拉小红山基地的四层楼顶,让我看蘑菇云在山那边升起。然后跳进楼里,让我看冲击波到来时疯狂震颤的窗户玻璃。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给予了我对北方最早的记忆。让我在很多年前就相信,我一定会回到北方,再次看见雪花洒落在我的棉袄上。终于有一天,大雪在北京纷纷扬扬撒下。唯一的区别是我身上是自己买的羽绒衫,不是他一针一线为我缝的小棉袄。

父亲不会知道这一切,我们已经有十年不曾说过话。

我有许多理由不喜欢父亲。我不喜欢他性格中的柔软和悲观,我不喜欢他陷入人生低谷便不再起身,我不喜欢他沉溺于酒精和电视节目,对一切命运的安排逆来顺受,我不喜欢他所有的放弃。我们争吵,我们敌视,我们分开了许久不见,我们再次相逢时无话可说。父亲默许了我的一切胡闹,他强烈地批评了我的每一样人生选择,却在我工作十一年后辞职离开国企做个北漂时不发一言。他沉默如磐石,我变动如流水。而无论是磐石还是流水,从史前的那一刻开始,无论时间之雨如何冲刷,从来寂静无言。

也许,我的批评是对的,父亲这一生中随波逐流,从未争取过任何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可是,我并不曾如他那样在丛林里做一名猎手,带着猎犬交错出击,追击五十公里直至野猪倒地毙命。所以,我也无法理解一名十九岁的山民突然被运送到戈壁时内心的震撼,对命运的敬畏,以及把返回家乡作为执念的想法。在我们最亲近的时候,他带我踏遍基地周围的山岭,教我认识每一种植物和每一种求生的方法。那是记忆里他最快乐的时光,看着我一个人攀上绝壁,是他最骄傲的时刻。“那是我儿子”,我听见他在山脚下大声对同事说。

在整整七天里,我没有落过一滴眼泪。我朋友告诉我说,她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对自己父亲过世没有任何情绪的流露,如同操作一个具体的项目,入土为安,一切得体而妥当。一直到了很久之后,她在北京城里开着车,突然有那么一个时刻,在某个街角,悲伤毫无征兆悄然袭来,一下子把她打得粉碎。她一脚刹车,一个人在车里失声痛哭。

爸爸,我在等着那个街角。

(摘自《读者》2016年第5期,文章有删改)

( 1 )结合全文说说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 2 )下列句子意蕴丰富,请你说说这些句子所包含的丰富含义。

①而无论是磐石还是流水,从史前的那一刻开始,无论时间之雨如何冲刷,从来寂静无言。

②爸爸,我在等着那个街角。

( 3 )“那是进入戈壁之后唯一一次见到有人类活动过的迹象,于是他抱着电线杆失声痛哭。”这是“父亲”不坚强的表现吗?为什么?

( 4 )结合文章提供的材料,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感受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