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朴素的话语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B: 通过神舟11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进了一步。 C: 是否端正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 全国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安保,防止恐怖事件不再发生。 |
2、 |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 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 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 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 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
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这句话里的加点字都是代词。 B: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本句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 C: “你成绩考的这么差,你也太聪明了。”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属于贬词褒用。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杏花雨”指春雨,“杨柳风”指春风。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分道扬镳(biāo) 拾级(shè)B: 销声匿迹(xiāo) 和煦(xù) C: 玲珑剔透(tī) 别墅(shù) D: 心往神弛(chí) 殷红(yīn) |
5、 | 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B: 朱自清,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着、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背影》《春》等。 C: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小说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书,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和冒险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发现了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水艇,于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跟着尼摩船长在海底进行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与鲨鱼搏斗、船只搁浅等种种危机的故事。 |
6、 | 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B: 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 C: 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 D: 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
7、 | 下列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 ( 1 )掀起万丈狂澜( ) A: 动荡 B: 潮流 C: 大波浪 ( 2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A: 抚养 B: 喂养 C: 营养 ( 3 )发扬滋长( ) A: 生长 B: 滋润 C: 滋养 ( 4 )我站在高山之巅( ) A: 山上 B: 山顶 C: 山峰 ( 5 )浊流宛转( ) A: 歌声优美 B: 曲折回环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删除“在”和“身上”) B: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思路”改成“蓝图”) C: “南海I号博物馆”分水下考古现场发掘、海上丝绸之路史和水下考古史三个固定陈列部分组成,并将建设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建设”改为“打造”) D: 空军试飞员将驾歼-20飞机在第11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公开亮相。(把“首次”移到“公开”前) |
9、 | 下列各组作家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 A: 《观沧海》——曹操——《乐府诗集》——律诗B: 《次北固山下》——王湾——《全唐诗》——五律 C: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七律 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全元散曲》——元曲 |
10、 |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他在《林中小溪》一文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展示了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给人以美的享受。B: 《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课文通过传说的讲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旧社会的苦难,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C: 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观察细腻,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D: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通过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的美景,表达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
阅读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中蕴含的哲理。 |
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①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儿子的媳妇。②馔(zhuàn):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谒公 谒:拜见 B: 觉饥甚而不敢去 去:前往 C: 其人已心怪之 怪:怪怨 D: 萧氏子颇骄纵 颇:非常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约之饭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 意为公必盛馔 贤能为之用 C: 觉饥甚而不敢去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D: 留其四傍 其真无马邪?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请萧氏子吃饭,却故意很迟才开饭,又以简单的菜肴招待他,表现了他的吝啬与傲慢。 B: 萧氏子特意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以为能尽享豪宴,反映了他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性格。 C: 王安石拾取萧氏子吃剩的胡饼来吃,用实际行动批评了这个娇生惯养的萧氏子,让他羞愧离去。 D: 王安石对萧氏子之流非常反感,趁其拜访之际,有意地用约他吃饭的方式来教训他。 |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在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⑤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文章有删改)
( 1 )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论述了________观点。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 ,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
( 3 )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 4 )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大地之灯
寒石
①入梅之后,雨雾迷离,天地晦暗;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
②荒野众生,蚂蚁个小,腿短而细,在泥泞中跋涉,它得找准落脚点,有灯指引才不会沉陷:瓢虫飞不远,又不得不飞,每一次起飞都是一种冒险,更需要灯照明,避免一头撞上一株草;兔子这家伙眼大无光,雨季更需要灯光,不然它会找不到一棵青菜或胡萝卜的位置……
③天空之灯,是月亮、星星,当然也包括太阳。大地之灯,不同时节以不同形式呈现:春天是各色花儿,那些灿若繁星的花朵,把初醒的大地装扮、照亮。入夏之后,就变成了果实,最早点亮的是一些姓草或树的莓们……
④草或树的莓们,真的是为灯而生的吧。它们一生下来,就是灯的模样,长大成熟了,红亮得能放出光。鲁迅说它“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难道他不觉得更像是小珊瑚珠攒成的一盏小灯笼吗?一粒粒小珊瑚珠鲜红、透亮,每一粒里面都有一粒燃烧的火种,无数这样的火种攒在一起,就是一盏盏红彤彤、美丽可爱的小灯笼。它们有的系在一些带刺的草茎上,与大地保持很亲近的距离,为一些小个子的动物们照明。
⑤梅雨时节,草茎以下的通道拥挤而泥泞,那些小家伙们为生计奔走不易,一坨泥巴、一摊水渍、一节横生的草茎都可能阻断它们前行的路,让它们迷失方向。而一盏盏这样的灯,让它们的行走变得轻车熟路,安逸许多。也有的挂在稍高一些的枝梢上,一排排一串串一簇簇这样的小灯笼一挂,整棵树整丛枝就惹眼地明亮起来。大眼睛的兔子循着迷雾中几盏灯的坐标,可以顺利找到山脚下某片菜园里的一棵胡萝卜或青菜;满载而归的山鼠们在灯的照耀下,在雨雾中顺利找到自己的洞口。
⑥草或树的莓们个不大,位居丛林和荒野的最低处,心态却格外明亮高调。初夏时节,天空经常给大地添个乱,唱唱反调。大地觉得都入夏了,雨可以歇歇了,天空偏不,天天梅雨不断,满世界泛潮渗水。好在草或树的莓们不怕雨淋,越淋它越鲜艳动人,光芒润泽得似乎要滴出水来,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⑦或许是太招人喜欢了,草或树的莓们给自己武装了一身倒钩的棘刺,干上枝上柄上茎上叶上,到处都是。但是,纵然如此,依然无法抗拒爱慕者的痴迷与狂热。如果有人说兔子喜爱草或树的莓,没人会表示怀疑。三角形的嘴对采食草莓再合适没有。莓儿的柔嫩与甜蜜是青菜、胡萝卜无法比拟的。当然它只爱那些系在草茎上的红灯笼,对于那些高挂于树枝上的莓,它向来敬而远之,至多投去暧昧一眼。山鼠除了跟兔子抢食低处的草莓外,时而兴起,冒着被扎得遍体鳞伤的风险,爬树去采食那些高处的灯笼。田鼠们表示,草灯笼甘甜,树灯笼甜里带点酸,偶尔换换口味挺好!至于昆虫们,它们无所谓高处低处,棘刺再锐利对它们也无效,遇到哪盏是哪盏。
⑧没有鸟儿是不喜欢莓儿的。一只鸟儿在莓们成熟光芒的感召下,几百米高空就可以准确锁定一棵草或树的莓。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鸟儿不知道的是,它拍拍翅膀远飞时顺带也圆了小小莓儿一个漂洋过海、远走天涯的宏愿呢。所以,每当耳畔响起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的优美旋律时,我就对莓这种植物油然而生感佩和敬意。
⑨我们人类对莓的喜爱,单从培育出种种肥美的草莓品种就可见一斑。我幼时,每当大地被那些星星点点的草或树的莓们点亮,村里的小伙伴们就约好似的一窝蜂涌向村口溪头或山坡上,把一盏盏的小灯笼摘下,或塞进嘴里,或用草茎串起来,一串串红玛瑙、珊瑚珠儿似的挂在胸前,一个个笑屬如花。
⑩有一天,有个孩子踌躇满志,胸前挂了三串红彤彤的莓儿回家。大人打趣,问这三串莓都给谁吃。孩子答曰:一串给妈妈,一串给爸爸,另一串给城里的妹妹……那一刻,孩子被一曼妙的光泽照亮,通透如玉。
(《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11期,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
( 3 )本文多处写到“梅雨”,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链接材料】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巴金《灯》
请你以“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真实,抒发真挚的情感,要选取典型事件,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注重细节描写;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