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胶州市初级试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中,在夕阳的金黄里,________;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________;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的古镇中,在绵绵的细雨里,________;我梦想,徜徉在东海之滨,在阵阵海浪声中,感受“烟雨莽苍苍”的气魄。

①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②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③体味“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情调


A: ②③①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2、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维和警察牺牲的消息传回,许多网友不能自已 , 纷纷发帖表示哀悼。
B: 先生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C: 宜春各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循规蹈矩 ,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D: 安朗看到电视上的特技表演,很是羡幕,却只能望洋兴叹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荧光 托辞 粗制滥造 不辍劳作
B: 镌刻 操纵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C: 聩退 窒息 和言悦色 为富不仁
D: 粲然 躁热 惮精竭虑 震耳欲聋
4、

下列句子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经”指的是《易》《诗》《书》《礼》《春秋》等书。“博士”指的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D: 一般说来,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例如,《土地的誓言》铺排描述“参天碧绿的白桦林”“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等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B: 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C: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更有责任做好表率。
D: 鲁滨逊是一个既聪明机智又坚强勇敢的人。
6、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B: 胡适的《我的母亲》通过写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C: 《我的第一本书》围绕人生的“第一本书”来回忆童年的一段经历,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品味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D: 海伦·凯勒,英国盲聋女作家,她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7、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 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 这家酒店服务周到,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D: 他蒙住眼睛,也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山水画,真是不可思议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巢(kē) 修(qì) 藏(zhù) 目不园(guī)
B: 解(pāo) 婆(suō) 样(mú) 轻怕重(niān)
C: 追(sù) 绳(qiàn) 脑(suĭ) 挑拨离(jiàn)
D: 骨(quán) 如(pì) 星宿(sù) 鸿之志(hú)
9、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________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________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________。海洋的和平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


A: 养育 就是 安危与共
B: 哺育 而是 生死与共
C: 孕育 而是 安危与共
D: 培育 就是 生死与共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B: 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C: 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D: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惊讶: 感到很奇怪;惊异。)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①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②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释】①本诗写于黄庭坚迁职途中回家乡分宁之时。杜涧叟,诗人的朋友。②旌阳:山名,在分宁以东。

( 1 )一,二两句通过描写阳关一曲、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再现了诗人离乡送别的场景。
( 2 )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也________

②虽有至道________

③然后能自也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3 )《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 4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④段中划线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4 )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实习课。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觉难,一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偏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有见过。总之,晚上实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晚实习回来,刚上山岭时,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些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以后,我每天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我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鸟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来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你父亲的火把。

( 1 )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 又指

( 2 )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3 )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 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 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 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 4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又一年春燕归巢,又一年秋去冬来;又一次黄昏后的徘徊,又一次灯盏下的凝视……只为曾有过的约定。

请以“美丽的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规范 ,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个白痴型的人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