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云浮市新兴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 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 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 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
2、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是( )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A: 是某些设计手法被江南园林汲取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B: 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被汲取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C: 是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D: 江南园林汲取某些设计手法从而建成的一座大型的天然山水园
3、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表转折)
B: 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表补充说明)
C: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表强调)
D: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相当于引号)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输(bān) 文(zǐ) 傅(yuè) 不(xiè)
B: 短(hè) 守(yú) 尔(cù) 益(zēnɡ)
C: 敝(yú) 米(lì) 泉(lǐ) 梁(xiànɡ)
D: 墨(dí) 禽厘(ɡǔ) 一豆(ɡēn) 兔(zhì)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做好服务工作,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B: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 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D: 古道热肠的小刘,同事请他帮忙,他满口答应:“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B: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C: 那个小伙子穿着新衣服,显得花枝招展的。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7、下面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在回赠白居易时,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 首联回首往事,点明酬答之意。从空间和时间上写出诗人贬谪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 颔联用“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尾联中“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达在打死郑屠后,逃到二龙山出家,法名为智深。
B: 《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
C: 《杨修之死》节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故事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与《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一起号称“四大悲剧”。
9、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3月27日,盐城新闻网推出的“我宣布·我熄灯”为主题的“熄灯一小时”行动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们的积极响应。
B: 新医改方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而现状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冷清无人问津,医院实现预约挂号后还是一号难求。
C: 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信誉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实力,还应该表现在民族的素质和道德的力量,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为长远。
D: 近日,从盐城交通重点工程推进会上获悉,投资105亿元的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城市客运专线正式立项开建,这对加快我市沿海大开发、提升我市综合交通运输功能将起到前所未有的推进作用。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jū) 褴(lǚ) 梁(jǐ) 尽职守(gè)
B: 发(méng) 立(zhù) 落(yǔn) 而不舍(qiè)
C: 杀(mǒ) 汲取(xī) 然(è) 强不舍(guō)
D: 狡(jié) 幸(jiǎo) 予(jǐ) 一黄土(póu)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 1 )本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诗歌第一节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是________的情感。
( 2 )对诗中“你”“我”所指的对象及其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指故乡,“我”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B: “你”指亲人,“我”指远离家乡的人,诗中抒写的是亲人与“我”之间的思念。
C: “你”指情人,“我”指情人的另一方,诗中抒写的是情人之间的互相思念。
D: “你”指月亮,“我”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活板》,完成小题。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 1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火烧坚 藉第毋斩
B: 持火炀之 瞬息可
C: 有奇字无备者 睿无北伐之志
D: 不沾污 盖追先帝之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唐人尚未盛为之。

( 3 )《活板》与下面链接材料在介绍操作程序时有什么区别,试作简要分析。

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花开如生,冲茶,香甚可爱。——《养小录·暗香汤》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信

宗璞

①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覆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②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嫩绿的春天又来了/看那陌头的杨柳色/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不是么?/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呵——

③老师在这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④抗战期间在南方,为躲避突袭,我们住在郊外的一个庙里。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坡下有一条深沟,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据说是雷击倒的。虽然倒着,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好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⑤ “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⑥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那时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的。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⑦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⑧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她的儿女。

⑨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⑩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

⑪深秋的冷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冬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⑫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⑬柳枝在绿着,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文章有删改)

( 1 )本文由眼前来得特别踌躇、迟疑的春柳写起,联想到了哪些与柳有关联的往事?请简要概括。
( 2 )“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明明只是“一点青绿色”,作者为什么觉得“鲜亮”?
( 3 )借景抒情是散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说说你从文中画线句景色描写中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
( 4 )“柳信”一词出自宋代晏殊的词《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朱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何要以“柳信”作为文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庞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
保安表情严肃:“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作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
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陪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 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 1 )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庞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②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 3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 4 )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思考。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自己的感悟,选取任何几面或一面写出自己的故事,或写出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开花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