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凫水(fú) 亢奋(kàng) 阴霾(mái) 叱咤风云(chà)B: 晦暗(huì) 嗔视(zhēn) 娴熟(xián) 戛然而止(jiá) C: 羁绊(jī) 吞噬(shì) 悲怆(chuàng) 毛骨悚然(sǒng) D: 冗杂(rǒng) 羸弱(léi) 妒忌(dú) 面面相觑(qù) |
2、 |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是( ) A: 殷(yīn)红 尴尬(gà) 荒僻(bì) 诲人不倦(huì)B: 凹凼(dàng) 涎水(dián) 徘徊(huái) 迥乎不同(jiǒng) C: 譬(pì)如 嗥鸣(háo) 迭起(dié) 悲天悯人(mǐn) D: 彷徨(páng) 花圃(pǔ) 菌子(jūn) 香气四溢(yì) |
3、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座博物馆的历史,据说建立于一八三二年。 B: 历史是一面镜子,把现实结合起来,就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C: 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了迷人的天地。 D: 在考试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
5、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溯(sù) 藻荇(xìng) 飞漱其间(shù) 与其奇者(yǔ) B: 素湍(tuān) 燕然(yàn) 夕日欲颓(tuí) 属引凄异(zhǔ) C: 未寝(qǐn) 竹柏(bǎi) 无与为乐(wéi) 鸢飞戾天(lì) D: 缥碧(piǎo) 霜旦(dàn) 互相轩邈(miǎo) 千转不穷(zhuǎn) |
6、 | 选出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项( ) A: 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 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 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 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肌肤 郎润 澄清 粼粼 B: 祷告 排徊 倘若 截然不同 C: 诀别 和蔼 淋漓 人声鼎沸 D: 姊妹 亭亭 分岐 翻来覆去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载体/载重 模范/模式 泥土/拘泥 反省/省亲 B: 扁舟/偏旁 惆怅/绸缪 嘹亮/潦倒 奴婢/裨益 C: 勉强/强迫 曲径/曲解 处理/处境 车轴/压轴 D: 缅怀/腼腆 任务/烹饪 顷刻/倾诉 维护/帷幕 |
9、 |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海面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像森林呼啸 A: ②⑤①④③B: ④⑤①③② C: ①⑤③④② D: ⑤①③②④ |
10、 | 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 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 这家酒店服务周到,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D: 他蒙住眼睛,也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山水画,真是不可思议。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1 )下面对本诗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上片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B: 词的上片构建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C: 下片第一句中,词人直截了当地点明了自己坎坷的命运与国破家亡密不可分。 D: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 ( 2 )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的上片忆旧,下片感怀,怀古伤今的主题十分明确,且结构清晰。 B: 词人以黯淡低沉的笔调,回忆了过去与朋友们在一起的生活。 C: 词人忆午桥夜饮的情景时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描写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的景象。 D: 这首词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 1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 顾:回头看B: 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数:多次 C: 又以告母,母亦贤之。 贤:贤德 D: 统与严圭共拒破之。 拒:抗击 (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②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 ( 3 )从骆统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
冠状病毒的自白书
①打搅了各位,我就是那个被世卫组织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坏蛋,是这次肺炎的“罪魁祸首”,当然,在我们病毒界,我是被称为“大英雄”的。呵呵!我知道你们终将会消灭我,在我逃走之前,想和你们聊几句。
②你们是不是纳闷,我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这是因为在显微镜下,我有着带有小突起的外形,看上去像王冠,所以得名。对了,我还有英文名,叫作corona virus,怎么样?如果只看这名字,会不会觉得挺可爱?
③我的本领挺强,可以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包抬鸟类、蝙蝠、猫、狗、果子狸等等,当然,也包括各位——伟大的人类。
④被感染后,我会攻击你们的呼吸系统,让你们发热、乏力、干咳,也会让少数人腹泻、呼吸困难。当然,有时候我很会伪装,让感染者不出现明显症状,使他掉以轻心,以便四处传播。我一般会静静潜伏在“宿主”身体中3-7天,然后才露出狰狞面目。
⑤我讨厌你们戴口罩,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斩断我传播的路径,让我无法随风飞舞;我讨厌你们洗手,特别是用洗手液甚至酒精,如果洗得时间再长一点,我就被冲到下水道了;我讨厌你们隔离,让我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本来,我在春节前后爆发,就是想利用你们拜年、聚会的机会大力传播,没想到这条妙计被你们识破了!
⑥我知道,作为病毒个体,我终究会被你们消灭,但我们整个病菌家族,将还会长期与你们并存。我们还在你们中间留下了“卧底”,随时准备卷土重来。那些喜欢吃野味的人,是我们潜伏在人类中的主要“毒员”;那些在我们爆发后继续聚会的人是我们重要“线人”。只要还有这样的人,我们就像灰太狼一样,“还会回来的”!
⑦抱歉各位,目前我还是你们的对手,所以我不能把自己的秘密都说出来。我知道你们中有精英,有英雄,他们最终会破解我的密码。对那些勇敢的“逆行者”,我是又恨又怕啊!
( 1 )读完本文,你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有了哪些认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堵车,是一种城市病
①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
②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5倍。
③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洞穴。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
④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 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
⑤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
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 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就诞生了一系列“堵车产业”。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才能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收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也可以听听电台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说笑调侃,以此打发时间。
⑦但“堵车产业”不能真正医治好堵车这个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也许有人会说,城市大了,车子多了,堵车增多是自然现象。但这未必就是必然现象。就说日本东京吧,市区人口1300多万,汽车保有量约800万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到8平方米,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因为在日本,平日很少有人开车上下班,一是停车场有限且收取昂贵费用,二是日本的公共交通足够便捷。这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呢?
( 1 )第⑥节画线句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 2 )对上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节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美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命题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