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跃(yǒnɡ) 能(chěnɡ) 灯(zǎn) 憨态可(jū)
B: 稚(nèn) 附(hé) 信(wù) 见风使(duò)
C: 宽(yòu) 永(juàn) 首(qǐ) 手无策(shù)
D: 蝉(tuī) 空(lòu) 伏(quán) 自怨自(ài)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明代文学家。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代表作有小小说《草原》、《套中人》、喜剧《樱桃园》等。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种文化要有活力和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激发创造力。
B: 他们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那种喜悦不言而喻
C: 这件案子涉及的面广,关系错综复杂 , 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D: 当微波炉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各种质疑声层出不穷,最危言耸听的是微波炉致癌一说。
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何(shì) 一(bō) 回(huán) 蜀之(bǐ)
B: 时(shào) 之(kuāng) 市(wǎn) 漕漼(cáo cuǐ)
C: 肩(zhuó) 机(zhù) 军(tiě) 咋咋然(zé zé)
D: 尧(zhī) 斟(zhuó) 金(tuò) 可汗(kè hàn)
5、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________的骄傲。( )
A: 永久
B: 永恒
C: 长久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年级我们一共学习了四首外国诗歌,有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叶赛宁的《夜》、莱蒙托夫的《祖国》和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其中济慈和莱蒙托夫是俄国诗人
B: 《格列佛游记》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慧铟国等地的遭遇和见闻,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
C: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细腻、清新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D: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初中课本中我们学习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是其中名篇
7、

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哽(yè) 粗(cāo) 达(huò) 披(lòu)
B: 胧(méng) 吞(shì) 聚(zăn) 狭(zhăi)
C: 色(dài) 爽(sà) 取(jí) 古(gèn)
D: 窗(xuán) 盖(xī) 粗(guăng) 和(xù)
8、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 )
A: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作用,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B: “南海军演”示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挑衅我国主权的国家只会自取其辱。
C: 在钦州八寨沟景区,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们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D: 对莘莘学子而言,中考既是初中学业的终点,更是攀登人生高峰的又一起点。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惠州期间。
B: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评论,报道了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
C: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以事实说话。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通常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不可少的三部分,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新闻中的典范作品。
D: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C: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________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________的憧憬。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③熟:仔细。④诟:责骂。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侄罔然止/俄雪骤
B: 丞相自也/未柳絮因风起
C: 当时流辈皆讥笑/下车引
D: 张丞相好草书而工/尊君在
( 2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一 日 得 句 索 笔 疾 书 满 纸 龙 蛇 飞 动 使 侄 录 之。

( 3 )这则故事中该受到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 A(感恩、感谢、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 B(感叹、感慨、感激):“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我想:生活就是这样,

( 1 )第⑤、⑥段横线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是A B

( 2 )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 3 )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 4 )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 5 )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答:生活就是这样,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两千年来,我国A了无数的石拱桥。②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类型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③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④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⑤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 1 )文中A处填入的词应是( )
A: 修造
B: 修建
C: 修成
D: 修筑
( 2 )本段的中心句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④句
D: 第⑥句
( 3 )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 4 )文中第③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5 )文中第⑤句中的“这种”指代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一)怀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同学们叩开了初中这扇神奇的门扉。你会发现你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你正在体味着一种与过去不一样的生活。它是报名前父母,亲戚口中描述的样子吗?它是你小学毕业时憧憬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吗?它是“三点一线”的重复还是“痛并快乐”的交织呢?

现在,就请你以“不一样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我快乐,因为我 (请补全题目后作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永远一样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