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有三种性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的。B: 如何搞好堤防建设?怎样理解“豆腐渣”工程?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C: 奥运吉祥物“福娃”的版权,法律上讲是权利人的;文化上讲是属于全世界的,是所有人的。 D: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 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
3、 |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B: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
4、 |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B: ①徒以有先生也 ②以头抢地尔 C: 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 ①轻寡人与 ②尔安敢轻吾射 |
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绽开(zhàn) 分歧(qí) 脸颊(xiá) 形影不离(yǐng) B: 应和(hè) 闷热(mēn) 寒颤(zhàn) 繁花嫩叶(nèn) C: 贮蓄(chǔ) 刹那(chà) 感慨(kǎi) 鸦雀无声(yā) D: 模样(mó) 侍弄(shì) 绰号(chuò) 花团锦簇(cù)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 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 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 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憾 玷污 险象叠生 诚惶诚恐 B: 拂晓 范筹 俯仰生姿 根深缔固 C: 撮和 憔悴 人生鼎沸 绰绰有余 D: 诽谤 热忱 飞扬跋扈 骇人听闻 |
8、 | 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②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③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话题。 ④也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 ⑤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 A: ④③①⑤②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④② D: ⑤④①③②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卑微(bì) 默契(qì) 蔓延(màn) B: 遏制(è) 井冈山(gǎng) 狼藉(jí) C: 洗涤(dí) 踌躇(chú) 扳尖(bān) D: 豁然(huò) 暂时(zhàn) 虬枝(qiú) |
10、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每一种新型病毒暴发的初期,医学专家们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B: 各领域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具有创造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只要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创造力。 C: 这篇小说因环境描写细腻真实、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和人物形象鲜明深刻而吸引了无数读者。 D: 蒙古人度假村中,大大小小的蒙古包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我们投宿的“蒙古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新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 )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选择其中一个字,简析这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妙处?( 2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B: 呼其子/训之曰 C: 梁上/君子是矣 D: 观君形状/非恶人 ( 2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①训________ ②遗________ ( 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4 )陈寔发现房梁上的小偷,“呼其子训之”有什么目的?( 5 )请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⑴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懂音乐,爱好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而我的女儿,给她买来全套《安徒生童话》,她只翻了几页就不看了。还①地说:“我只记得一句布片。”真把我气得半死。她八岁开始上钢琴课,却终因每次练钢琴她哭我吼而放弃。最令我②的是,有一次她的作文竟然不及格,她却振振有词:“又是《一件难忘的事》,这样的题目我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少说也有三、四次。我总共才多大,有多少难忘的事?”
……
⑵在我去港的三四年间,觉得女儿一下长大了。
⑶首先,我十分爱读她的信,生动传神,宛如她自己在我眼前说笑一般。其次,我又发现她已能在琴键上奏出很好的曲子。原来,她已深深爱上了钢琴。我问她:早知今日,当初何必每次练琴都像要上断头台一般?她倒也答得爽快:“小时候你们根本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逼我上钢琴课。现在是我自己喜欢。”她还为自己找个亦师亦友的钢琴老师呢。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女儿读书面之广竟超过我。一本台湾出版的关于汉奸梁鸿志的传记,竟看得娴熟,且还能与一位九十多岁的,当年也曾有经历汉奸之嫌的老先生交谈,③地述出她对此历史人物的独特想法和评价,令老先生十分惊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 。”“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竞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 1 )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 )请联系全文,赏析文章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 3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4 )文章结尾处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你的生活中也许也有像作者这样思念和痛悔,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如果没有,请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段感想。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不少于40字。题目一:2020年的春天是不平常的。这个春天,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2020年的春天,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变化,你的人生轨迹也可能因此而改变。再过20年,你将走进2040年的春天。那个春天,你将身处何方?你将从事什么职业?你身上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以“2040年的春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