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辛集市信德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jìn) 衣整齐(guàn) 面面厮(qù) 辛苦恣(suī)
B: 刀(pō) 尽职守(kè) 气冲牛(dòu) 怒不可(è)
C: 拮(jū) 吹毛求(cī) 上欺下(mèi) 润如油(gāo)
D: 样(mó) 味同蜡(jiáo) 衣服褴(lǚ) 妄自薄(fěi)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研究并通过了新的规章制度。
B: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杭州人民将来希望把西博会办得更好。
D: 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正确运用的一项是( )
A: 经过了警察叔叔的多次巡检,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
B: 马的头部比较整齐,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C: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了。
D: 今年是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4、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①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②泗水,水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春秋时孔子曾在此弦歌讲学,教授弟子。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对这首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首句,点明了天气是“胜日”,地点是“泗水滨”,事情是“寻芳”。后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B: 这是一首哲理诗,说明春天之所以很容易辨认,是因为春天具有焕然一新的面容和万紫千红的特征的道理。
C: 细究朱熹其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见诗中的“泗水”应暗指孔门,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D: 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和美好景致的春风。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代人。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疾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红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chen) 滑(jì) 抽(yē) 面面相(qū)
B: 庇(yìn) 怪(pì) 慰(jiè) 胜在握(juàn)
C: 口(qì) 账簿(bù) 瘦(xuē) 人不倦(huì)
D: 租(lìng) 样(mú) 嘴(biē) 爱分明(zèng)
7、

下列对作家作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零丁洋》和《己亥杂诗》不属于同一朝代的作品。
B: 《行路难》和《渡荆门送别》不属于同一诗人的作品。
C: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属于同一文体的作品。
D: 《次北固山下》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边塞诗类型的作品。
8、

下面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划chóu 杂rǒng 水fú 祷qǐ
B: 懊huǐ 归xǐng 菜然hè
C: 蝉duì 辈háng 然mò 花
D: 脑suǐ 奋kàng 绊jī 掇cuà
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 《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在上个世纪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C: 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新年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 , 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D: 《环球时报》“史海回眸”版的63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不少文章堪称“独家”。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涡/风 朝/为人知 一而散/堂大笑
B: 斑/狂 奋/引高歌 坚韧不/挑离间
C: 应/煦 边/顿开茅 味同蜡/耐人咀
D: 刻/诉 盘/不足为 不修边/名其实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本诗为白居易在江州任职时所写。

( 1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________,山杏吐艳,水苹争绿,________,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
( 2 )末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范仲淹传(节选)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 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主。②参知政事:官名。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③除:授官,除去旧职以任新职。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①会王伦淮南________

妻子衣食________

③为政忠厚________

④及其也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赡族人 扶苏数谏故(《陈涉世家》)
B: 朝廷欲按诛 由是观之,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寇至专责守臣死事 泉香酒洌(《醉翁亭记》)
D: 里巷之人 今死乎此(《捕蛇者说》)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4 )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踏进美国黄石公园,时光一下子倒流了。我仿佛回到了昨天的地球。
②入口处,亮着公园宗旨: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欣赏。算下来,这招牌挂到今天,已逾140年了。
③从迈开第一步,我就觉得,走向公园深处的,是我的形体;而我的魂魄,却在走向时间源头。
④在美国人眼中,公园就是城市的肺,像这样的肺,全美有384个,点缀在49个州。我所游过的,像华盛顿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亚利桑那大峡谷国家公园,加利福尼亚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圣路易斯森林公园,阿肯色温泉国家公园,芝加哥湖滨公园……尽管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特征:毫不造作的自然景观,绝无雕琢的本来面目,不搞人工古董,不做仿制赝品,现代符号稀缺,建筑元素很少。无边无际的草原,土生土长的森林,重重叠叠的老树,狭狭长长的小河,清清悠悠的湖泊,跳跳蹦蹦的动物,原山原水原林原物,构成了公园主体。即使是山坡地,踏步和扶手栏杆也是原木修建,不油不漆,经过风雨洗礼,这些木材也就和周围林木浑然一体了。原生态,是我对美国公园的主题提炼。
⑤尽管我对美国的公园如此熟悉,但我还是被黄石公园震撼了!它怀抱中的峡谷、山峦、森林、瀑布、热潭、湖泊、动物……该如何形容?神奇?嶙峋?广袤?洁净?幽深?静谧?晶莹?所有的词句都是苍白的。因为,这个冰火磨砺的世界所裸露的,已经远远超乎人类艺术所达到的极致。而这一切,统统来自于它的古老,它的天然,它的原始,甚至,它的蛮荒。天地初开,混沌既破,尽管往事越千年,山还是最初那山,水还是最初那水。
⑥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它的99%未准许开发。99%——这是个何等苛刻而残酷的比例,然而,就保护地球环境而言,这里的苛刻和残酷,不妨读作明智和科学。1872年的国会法案规定国家公园“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形态而免予破坏”。景区,成了禁区,他们对所有大型豪华的服务、游乐、休闲、度假设施亮了红灯;甭说景区内,即连外围,他们对采矿、探油、伐木、筑路、建房、钻水工程大喝一声:NO!甚至,若有天然火灾,让它自燃自灭,火灾现场不予清理,保持原状,任大自然自行处理,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枯树倒在地上,让其自行霉烂;枯枝败叶落在河里也不打捞,维持水生物生态环境;洪水毁坏路房,也不拦阻,理由是自然生态循环的这根链条,不能随意割断。于是,“美国国家公园不救火不救洪”成了坊间名言。
⑦人类对上帝所赐予的一切,所能做的,只有敬畏,只有呵护,只有欣赏,让这个诞生于百万年前的火山爆发区,传递着远古的文明信息,烙印着史前的人类足迹。这个信息是真实的,这个足迹也是清晰的。相信,多少年前看到的黄石是啥样,今天看到的黄石还是啥样;而且,通过今人的坚守,若干年后看到的黄石还是啥样。
⑧我在莽林中迷失了,但内心却找回了平静;我的周围,没有沙尘,没有雾霾,没有喧嚣,我听到松针落地的天籁,那似乎是远古的召唤。我所感受的,是天然的整体,是自然的一切。我体验的,不是一个公园,一个景点,而是一个生态博物馆,一部人类启示录,一份归真反璞的纯粹。

( 1 )简述文章题目“昨天的地球”的好处。

( 2 )第④段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的什么共同特点?文章要写的是黄石公园,第④段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介绍美国其他的国家公园?

( 3 )联系语境,品读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句中“苛刻和残酷”与“明智和科学”矛盾吗?为什么?

( 4 )作者在第⑧段中说,黄石公园“不是一个公园”,而是“一部人类启示录”,联系我们身边某一个公园的特点,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渐渐在沙漠里枯萎。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的到来。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食堂前的路边,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正专注地捡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他正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停下来。在那个粘有地震灾区照片的牌子跟前停了下来。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们不禁哑然失笑。我的同学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作垃圾收走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来,他已把钱放在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然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他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困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的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我们不屑的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 1 )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老头的哪些表现令我“不屑”?请简要概括。

( 2 )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 3 )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命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④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处女空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