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去参加一场音乐会, 。为什么?从众心理。音乐会期间 。为什么?从众心理。音乐会结来后, ?恐怕也会留下一份小费。

①你去更衣室取你的外套

②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于是整个大厅里顿时掌声雷动,你也跟着鼓掌

③你不假思索,也仰头观看

④你看到前面的人将一枚硬币扔进一只碟子里,虽然更衣室的费用是包含在票价里的,但你会怎么做

⑤在十字路口遇见一群人,他们一个个仰望天空

⑥当表演到一个精彩段落时


A: ③⑤②⑥①④
B: ⑤③①④②⑥
C: ⑤③⑥②①④
D: ①④⑤③⑥②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结在人境(简陋的房屋)问君何能(如此,这样)
B: 烽火连三月(借指战争)欲不胜簪(简直)
C: 声满天秋色里(军中号角)提携玉龙为君死(宝剑)
D: 自磨洗认前朝(将来)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丁(mǎo) 吞(shì) 宁(wú) 怏不乐(yàng)
B: 无(yú) 弱(léi) 告(qìng) 忧心忡(zhōng)
C: 琐(wěi) 头(càn) 流(sù) 忍俊不(jīn)
D: 修(qì) 竹(miè) 商(zhuó) 悲天人(mǐn)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在回家途中路过黄泥冈,喝了很多酒,不听劝阻,独自过黄泥冈。途中酒力发作,刚要入睡,一只斑斓猛虎扑了过来,武松随即和猛虎展开搏斗,并将猛虎活活打死。武松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从此威名大震,被人们称为“打虎英雄”。
B: 诸葛亮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五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C: 唐僧好不容易摆脱西梁女儿国王的纠缠,踏上大路,又被毒敌山琵琶洞的女妖摄去,后经太白金星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D: 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探春又在园中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明代长篇小说《镜花缘》,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都带有浓厚神话色彩。
C: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巨人三传”又被成为“三大英雄传”。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 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 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 写信去叫他。

②住所左近的山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 着地面。

③一部《水浒传》, 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 的万里长城。

A: 直率 遮盖 洋洋洒洒 举世闻名
B: 轻率 遮蔽 洋洋洒洒 举世闻名
C: 直率 遮盖 酣畅淋漓 众所周知
D: 轻率 遮蔽 酣畅淋漓 众所周知
8、

下列各项中,与“四面有山皆入画”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
B: 一年无日不看花
C: 一夜乡心五处同
D: 一曲新词酒一杯
9、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肝脑涂地
B: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 现在却不断地变为现实。
C: 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 , 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D: 这个白天看上去很一般的城市,一到晚上就流光溢彩 , 几乎可以与上海南京路媲美。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影》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B: 中国画中有“朱竹”,是因为在中国有一种特殊的竹子,它是红色的。
C: 本文中,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写得真实恰当,语言通俗易懂,描写细致生动,意境清雅。
D: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把太阳落下去后天空慢慢变暗的情景表现得十分形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螟:夜色。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③春芳:春草。④歇:干枯。

( 1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空山”强调此处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B: 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有明月、松树、山石、流水,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的充满生机的热闹的意境。
C: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诗人对山水淳朴生活的向往。
D: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2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鹰击于殿上________

②长跪而之________

( 2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3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 4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 5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家书橱

陆其国

①四十多年前我刚工作时,单位在汉口路上,出大门穿过对面弄堂就是福州路,抬头可见上海旧书店、古籍书店;出后门则是九江路,穿过弄堂一拐弯,没走几步就是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如此优越的购书环境,于我真可用“老鼠跌进米缸里”来形容。尽管当时我工资少,但毕竟有了零花钱买书淘书。这对我来说便也是一种幸福。

②随着工龄增长,用来买书淘书的钱越来越多,我的书也就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每次看到我喜滋滋买书回家,母亲总要提醒我:“儿子,你不能把钱都用来买书,你要存些钱,以后总要结婚成家。”眼见书越买越多,母亲又开始告诫我:“家里摊得到处都是书,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③母亲的告诫对于我们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问题。当时我们家居住面积才19平方米,奶奶还在世,加上父母弟妹和我共7人,平均每人不到3平方米;再徒添我那些只进不出,不断叠加的书,真可说是书满为患。正是在那种窘迫的境况下,邻居汪阿姨及时向我施予援手,将他们家那只大碗橱,妙变成“书橱”来到我家。

④我们家那一带是上海老式里弄,我家住二楼,最高四楼,汪阿姨家就住四楼。汪阿姨有一儿一女,他们小我几岁,他们觉得我们家热闹,经常下楼来我家玩;我和弟妹也会去他们家玩。汪阿姨家那只碗橱上端玻璃移拉门,常常被我们拉来拉去玩耍,比谁用手拨得轻,门却滑得远,当然,这样玩肯定是趁大人不在的时候。

⑤我们渐渐长大,自然不会再这样顽皮,各自的兴趣也早已换了内容,比如我开始酷爱读书。书越买越多,但藏书却成了大问题。有一天,我对汪阿姨的儿子开玩笑道:“你们家那只碗橱卖给我做书橱就好了,贴墙放,容量大,又不占地方。”我当时兴之所至随口一说,过后也就忘了。不料几天后,汪阿姨在楼梯口看到我,把我叫住了。汪阿姨说:“你想要我们家那只碗橱用来当书橱”?我一时不知汪阿姨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赶紧纠正道:“我是说——买。”汪阿姨噗哧一下笑了,接着说道:“买什么呀买,一只旧碗橱,你真觉得可以当书橱,搬去就是了。”汪阿姨是认真说这话的,我当天就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我母亲觉得这只碗橱确实不怎么占地方,而且可以放不少书。不过从来不爱占人便宜的母亲说:“不能白拿人家汪阿姨的东西,你要的话也要付钱。”汪阿姨平时和我们家关系不错,她本不想要钱,但见我母亲态度坚决,只好同意。她说,随便给就行了。

⑥汪阿姨可以说“随便给”,我母亲可不会让我“随便给”。结果还是请了旧货商店(那时也叫寄卖商店)的一位估价师上门估价,我记得那位估价师一会戴上眼镜,一会摘下眼镜,围着那只碗橱上下里外仔细地瞧,仿佛在鉴别文物的真假,他还真以为只要他估出合适的价,我们就会把它送去寄卖商店。

⑦我感激汪阿姨一家对我的成全,也感激母亲让我从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后来随着岁月流逝,社会发展,尤其是我成家后几经搬迁,书橱早已鸟枪换炮,原先那只书橱也早就送人。但那只“书橱”对我的润泽,却一直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中。

(2019年05月18日《新民晚报》,略有改动)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插叙孩子们一同玩闹的情景,体现两家之间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
B: 第⑥段,请估价师对碗橱估价的举动,体现母亲不占他人便宜的性格特点。
C: 文章围绕“书橱”叙述了“我”没有书橱、得到书橱、怀念书橱的过程。
D: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内容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 2 )赏析下面的词句。

①以至于后来每次看到我喜滋滋买书回家,母亲总要提醒我:“儿子,你不能把钱都用来买书,你要存些钱,以后总要结婚成家。”(赏析划线词)

②汪阿姨噗哧一下笑了,接着说道:“买什么呀买,一只旧碗橱,你真觉得可以当书橱,搬去就是了。”(赏析人物描写书法)

( 3 )文章第③段为什么要详细地介绍了我家窘迫的境况?
( 4 )文章结尾写道:“但那只‘书橱’对我的润泽,却一直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中。”请分析那只书橱对“我”的润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子夜昙花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A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

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B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 1 )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和“惊喜”分别是何原因?
( 2 )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恩师,而中间部分却写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3 )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第六段中划线句子“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的理解。
( 4 )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二:

人生处处有挑战:学习中,解决难题,发挥潜力,是一种挑战;场上,挥洒汗水,超越自我,是一种挑战;漆黑夜晚,独自回家,战胜怯懦,是一种挑战……挑战又是人类不断进取的动カ之一。迎接挑战,中华民族创造了遨游太空的美丽神话;迎接挑战,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实现了战胜疫情的伟大壮举……挑战自己,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迎接挑战,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材料,不得套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就当我任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