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易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开幕式现场,近千名跑友和市民欢聚在瘦西湖万花园东门花坛前,他们将以徒步竞走的形式,浏览瘦西湖万花园、水系微缩园、唐子城、汉陵苑和宋夹城等景点。
B: 我市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美德少年”,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C: 其实步行是医学、运动专家最推崇的运动方式,专家告诉你如何靠散步,让你变得健康而优雅。
D: 经过专家们评议,使元代青花梅瓶摘得头筹,成为扬州双博馆的“镇馆之宝”。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 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 , 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 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 , 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3、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 “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的"觥”“筹”是指酒杯。
C: 《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
D: 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衡量党员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其是否对党忠诚,这是首要的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
B: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可以提升我们从源头上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觉悟和能力。
C: 武汉红色历史文化题材丰富,资源雄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之后,可以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
D: 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现有部分安全住房的脱贫户存在住房再次变为危房。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给》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B: 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作者设想了有强大功能的潜水艇,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大炮弹,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C: 《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么?你想错了。”这是简·爱这样一个迫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女性的宣告。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棱镜 分岐 人迹罕至
B: 央求 蝉蜕 不求甚解
C: 花瑞 油伶 从心所欲
D: 倜傥 桑甚 麻木不仁
8、下面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每首八句,两句一联,计四联。律诗的二、三两联分别叫颈联和颔联。
B: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一句的主干是“我们看着小牛犊”。
C: “沐浴春风”“大雨滂沱”“直挺秀颀”“密不透气”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骈文,又称“骈体文”,盛行于南北朝,最大的特点是讲求对仗,富有节奏感。
9、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此时正是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 。风来了,楼房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又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

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

③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④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

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房和山影

⑥梅河两岸的楼房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10、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B: 《骆驼祥子》的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城拉车。
C: 《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饿死!
D: 《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曾出现在日本捐赠给中国抗疫物资的包装箱上。这蕴含捐赠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和链接材料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

2020年2月9日,日本舞鹤市运往大连的医疗物资包装箱上写着此诗句。舞鹤市与大连市于1982年结为友好城市。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 1 )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荻画地以:用
B: 教以字书:写
C: 使学诗为:作为
D: 其稍长及:等到
( 2 )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欧阳修聪明过人
B: 太夫人教子有方
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 欧阳修刻苦攻读
( 3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多诵古人篇章。
②唯读书是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①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③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⑤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

(选自《阅读与鉴赏:上旬》2004年第11期,有删改)

链接一: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选自《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链接二: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某机构开展“‘永恒的书’书目征集”活动,邀请部分市民从自己读过的书里挑选一部认为可以入选“永恒的书”的书,并附上推荐语。

读者A(电力员工):推荐一本我最喜爱的《乔布斯传》。“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有一天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正确的。”在乔布斯眼里,生命就是一场战斗,这个略显偏执的信念,激励他在创新的道路上水不止步。而作为一名电力人,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工种,但是所面对的工作都有不同的难度,我们就需要这种不懈的奋斗精神。无限激发自我,实现自我潜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推荐《乔布斯传》入选“永恒的书”。

读者B(初中生)……

( 1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必定会对书籍有兴趣。
B: 今日的市场上,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充斥着图书市场。
C: 专业书籍属于可读可不读的一类图书。
D: 真正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经典阅读的数量。
( 2 )根据原文,对永恒的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恒的书主要指经典的文学作品,不包括其他非文学领域的书。
B: 永恒的书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它的范围是明确的。
C: 读永恒的书的人和从不读永恒的书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很大差异。
D: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归入永恒的这一类书,总数是非常少的。
( 3 )第⑤段“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 4 )链接一的数据,反映了国民在阅读方面的什么情况?根据这个情况,就如何推广经典名著阅读,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5 )请你参加链接二的图书推荐活动,参照示例(读者A)把你的推荐语写下来。

读者B(初中生):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试分析文段中“我”两次流泪的原因。

( 3 )如何理解文段中的画线句?请说说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经以为,我们还有很多时间,足够让我们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 也曾经以为,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足够让我们与相爱的人一起旅行,一起看风景。 但我们永远无法预知灾难的到来,也永远无法预知生命的长短。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学会珍惜。

请围绕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等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五谷轮回之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