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梅河口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C: 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皮(bō) 阔(chuò) 下(huí) 外妖娆(fēn)
B: 取(jí) 桑(zǐ) 偻(gōu) 引高歌(háng)
C: 言(zhēn) 测(yì) 鞭(chì) 忍俊不(jìn)
D: 怨(mán) 隐(cè) 嵘(zhēng) 而不舍(qì)
3、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新网北京站2011年12月21日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的传播
②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是 其军事性、战斗性。
③同义词中最值得研究的是那些非严格意义的同义词,因为它们同中有异,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有所

A: 媒介 掩饰 区别
B: 媒体 掩饰 分别
C: 媒介 掩盖 分别
D: 媒体 掩饰 区别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B: 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众猎户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他,再上岭来。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一个在窝内, 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句中的“他”是《水浒》中的武松
D: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常常按人生的不同阶段而定,形象含蓄,深邃高雅。如用“总角”“垂髻”代指童年;用“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弱冠”代指男子二十岁。
5、“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商隐
D: 李清照
6、选出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 , 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来不合坐一条板凳。
D: 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 , 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光辉点范 不乏先例 流里流气 强词夺理
B: 论资排辈 不以为然 学术权威 风险投资
C: 招摇撞骗 狗皮高药 多多益善 马马虎虎
D: 豁然开朗 跌打滚爬 激光照排 难已估量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细(xiān) 要(sài) 澎(pài) 锐不可(dǎng)
B: 透(shèn) 药(zhà) 遗(zhǔ) 有成效(zhuō)
C: 古(gèn) 首(qiáo) 杆(wéi) 息敛声(bǐng)
D: 修(qì) 空(líng) 刻(juān) 而不舍(qì)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都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居无何

③按辔

旦日,客从外来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成礼而去

A: ②③④
B: ①③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10、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dǎo) (cè)隐 倒(tā) 龙吟凤(huì)
B: 真(dì) (chì)热 (yùn)酿 惟妙惟(xiào)
C: 阔(chuó) (línɡ)仃 逶(yí) 鳞次(jié)比
D: 拮(jū) 强(kuō) (jí)取 心无旁(w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 1 )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 “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 质。
C: 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 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 切,运笔巧妙。
( 2 )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强项令》,完成下列小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菙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须菙,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遺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后特征为洛阳令________

②大言主之失________

③使宣叩头主________

④臧亡死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画地
B: 宣悉以班诸吏
C: 葬以大夫礼
D: 以宣尝为二千石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将何以理天下平?

②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 4 )文章①②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 1 )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并写出作者描写这两种花的用意是什么?
( 2 )第⑦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并指出其作用。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 4 )第⑩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阅读桂从路的《筑牢美好生活的安全底线》,完成各题。

①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深刻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守住安全底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②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去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强调把安全发展作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确,美好生活首先是安全的生活,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安全都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③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城市治理者必须在日常的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实中,恰恰是超载的货车、小吃店的燃气这些城市运行“细节”,暗藏着安全隐患。如果对这些安全隐患估计不足、管理不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排除,往往就会积小患成大患,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④安全管理,既要有精细化管理的探照灯,也要有系统性思维的大局观。当前,城市越来越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任何一个没有拧紧的螺丝钉,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强化标准,没有城市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安全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然而,少数地方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阶段,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有的在治理实践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克服安全管理上的路径依赖,呼唤我们进行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匹配城市发展需要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应急处置体系。

⑤提升城市的安全系数,让人们生活得更好,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要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形成共建共享、人人参与的格局。人人都把自己当成是安全的关口,才能把安全的网络编织得更密一些,把美好生活的基石筑得更牢一些。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读完全文,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筑牢美好生活的安全底线”?
( 2 )联系文本,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含义和作用。
( 3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表达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精神的升华……总有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与 相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华留影╮谁把谁当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