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于都县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①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② ,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A: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B: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C: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搜罗最新倍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D: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你们都是好样的。”听完海上民兵连维护祖国南海海洋权益的感人事迹后,表示很受感动。
B: 外交部部长王毅4月6日晚应约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王毅说,我们反对任何一方在这一地区的挑衅言行,不允许在中国的家门口生事。
C: 专家提醒,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手部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D: 为了看书,那时的莫言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帮人家推磨、割麦子以换取阅读人家藏书的权利。后来实在没书看了,就看《新华字典》,读得熟到以至于能把《新华字典》的错误都找出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黄冈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他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
B: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如《使至塞上》。
C: 《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写于一九三一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出自德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君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介胄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C: 已而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D: 操蛇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6、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新颖和形式多样。
C: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 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A: 亦不详姓字
B: 真不知马也
C: 亲旧知如此
D: 食之不能尽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 , 为害一方。
B: 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教授蒙曼,学识渊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C: 晚会上,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小品,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D: 客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9、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艾青——现代诗人
B: 《长城谣》——《燃烧的青春》——席慕蓉——当代诗人
C: 《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江河——当代诗人
D: 《樵夫,别砍那棵树》——《美国读本》——莫里斯——美国诗人
10、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④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着,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 1 )在诗中“陆陆续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

( 2 )下面这几句话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状态?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

( 3 )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惨绝人寰:________

②窒息:________

( 4 )“他们”到底指的是谁?

( 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第2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 诗歌第3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 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 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选自《荀子·王制》)

(注释)①舆:古代的大车,这里指拉车。②笃:忠厚。③弟:同“悌”,友爱。

(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水 则 载 舟 水 则 覆 舟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 3 )结合选文内容,请概括荀子的政治观。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大风》一文,完成下列各题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 1 )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爷爷和“我”—起去割草,________,________。

( 2 )任选其中一个加下划线词(“爬行”和“钻”)或画线句①进行赏析。
( 3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
( 4 )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 5 )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阅读《海燕》片段,完成小题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1 )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2 )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狂风紧紧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②“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 3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试展开想像写一段话,设想海燕在海上展翅飞翔时会对海鸥、海鸭、企鹅说些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写作

(一)半命题作文:

时间的磁带里记载着过往的行人,在眼前滑过,只有无法忘怀的留在心底。带着这份记忆,回首过去,珍惜现在,迈向未来,我们一起走过。

请以“与 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二)以“初三”为话题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初一,初二的那段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迷迷糊糊地走过了小学、初一,初二。现在我们正站在初三的中点线上,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可说。请以“初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姠ㄖ葵、旳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