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庭的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B: 最近,我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取消黑网吧,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C: 这棵银杏树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虽历经风吹雨打,但仍然长得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D: 今年杭州G20峰会期间,许多市民自发提供矿泉水、扇子等物品,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举措,却让环卫工人们感到格外温馨。 |
2、 | 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阴侮影像心绪谋食B: 蓬隙寓所獾猪愕然 C: 潮汛打拱瑟索恣睢 D: 隔膜惘然箫索展转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装模作样 叹为观止 人情世顾 大彻大悟 B: 辗转翻侧 戛然而止 黄道吉日 荣华富贵 C: 花香鸟语 依然固我 草长莺飞 毫无疑问 D: 冰天雪地 海枯石烂 水落石出 世外桃源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 《镜花缘》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 在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D: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美去年4月达成的“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是一个很好的框架,现在需要补充更多具体、可操作。B: 进入3月以后,气温将呈回升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受北方冷空气的频频影响,以及南方暖湿气流的活跃,近期的天气变化还会较大。 C: 我国将逐步加大经费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 D: 龙虾肉中的一种物质与维生素C能起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三价砷,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虾还不宜与猪肉、狗肉、鸡肉等肉类同食。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开出首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公交专线,游客坐着它沿着西子湖畔游览一圈,绝对会充满正能量。 B: 来自铁路部门的数据显示,杭黄高铁开通以来,富阳、桐庐、建德、千岛湖四个站点日均客流达9800人次,高峰期突破3万人次。 C: “塑战速决”是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旨在呼吁大家齐心应对塑料污染,降低其对自然环境、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沉重负担。 D: 在“蚂蚁森林”项目运行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在荒漠中种了将近5000万棵树,这些树木守护着中国近4万亩的土地。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4月9日是凤凰古城最后一个“免费日”,记者在景区发现,尽管下着雨但街市上撑着伞、披着雨衣的游人不绝如缕。B: 复旦大学一在读医科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致死,该消息瞬时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轩然大波。 C: 某一小学举行运动会入场式,一个小时内,居然有20来个孩子快晕倒了,真是惨绝人寰。 D: 电视散文是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二者相得益彰 , 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至善的心灵。 |
8、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窝囊 憋闷 咬牙跺脚 B: 侦辑 威严 骂骂咧咧 C: 额外 打镲 日进百斤 D: 侍候 转悠 爱搭不理 |
9、 |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衔接最为连贯的一项是( ) 在网络时代,流行的热词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世道的人心,涌动着无比鲜活的草根力量!逆袭、土豪、女汉子、雾霾、中国大妈、大V、爸爸去哪儿……这一系热词,大多来源于草根,盛行于网络,传播于社会,向人们传递着诸多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脉动的信号。 ,让我们继续以扎实的行动,为向上的正能量点赞,为不断向前进发的梦想而努力吧! B: 热词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且也是面向未来的呼唤! C: 热词只是对过去的总结,只是面向未来的呼唤. D: 热词不过是对过去的总结,不过是面向未来的呼唤. |
10、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 好一派热闹的场面。B: 这个消息骇人听闻 , 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 C: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 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 |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 )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下列诗词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 A: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 五更归梦二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汝州作》)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孙亮方食生梅 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⑥。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昊的皇帝。②黄门:宦官。③中藏:宫中仓库。④渍:浸、蘸。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⑥服:认罪。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①实不敢与________ ②此易知耳________ ③中外当俱湿________ ( 2 )翻译: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 ( 3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孙亮是如何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放入蜜中的? |
表弟
毛尖
我十五岁,表弟十四岁,一人抱两本新买的《笑傲江潮》,天兵天将似的,飞驰回家。在弄堂口,表弟大着胆子,向美丽的邻家大姐姐吹声口哨,于是被开心地骂一声小阿飞。
那是记忆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和表弟轮番跟家里申请巧立名目的各种经费,今天支援西部灾区,明天帮助白血病同学,然后偷偷买来《射雕英雄传》,买来《鹿鼎记》,包上封皮,题上“初中语文辅导丛书”。那个年代,父母刚刚被改革开放弄得心神不宁,一直没发现我们的视力在直线下降,还有我们的成绩。
等到老师终于找上门了,父母才惊觉我们平时记诵的不是《岳阳楼记》,而是《九阴真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于是,王熙凤搜大观园似的,“辅导丛书”都被充了公。
不过,事态的发展是那么令人惊喜,父母们很快也堕落为武侠迷。他们更勤奋地来检阅我们的书包,寻找第三、第四集辅导材料。有时,为了折磨他们,我们故意把悬念在饭桌上透露出来。这样,大人最终妥协了,他们自暴自弃地向我们低头,要求看第四本《天龙八部》。
同时,表弟日复一日地醉心于武侠。他花了很多力气,得到一件府绸白色灯笼裤,穿着这条灯笼裤上学、睡觉,起早贪黑地在院子里扎马步、蹬腿,并且跟电视剧里的霍元甲、陈真一样,发出嗨哈嗨哈的声音,天天把外婆从睡梦中吓醒。那阵子,他暗暗地倾心了一个女同学,拐弯抹角地托人送了套《神雕侠侣》给她,只是那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看完书后又请人还给了他,表弟心灰意冷下来,从此更全心全意地投入武术。
他先是想练成一门轻功。缝了两个米袋,成天绑在小腿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解下来。这样过了一星期,他不无得意地跑来,轻轻一跃,坐在我的窗口,说用不了多久,他就不必从正门出入学校,他就要飞起来了。可如此一个月,还是飞不过学校围墙。后来,经人介绍,他去拜了一个“武林高手”为师,拿了家里一个月的粮票,却沮丧地得知,十四岁,对于练武功,太迟了。
不过表弟没气馁,他开始研究黄药师的桃花岛,研究《易经》和奇门遁甲术,但那显然大难了。第二天,他宣布他开始写长篇小说了,主人公叫缪展鹏.缪是他自己的姓。最讨厌写作文的他居然在两个星期里完成了他的长篇处女作。他用空心字题写了书名,《萧萧白马行》,小说结尾,他的英雄死了,一起死的,还有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
平时,他喜欢说英雄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死去,乔峰那样,“视死如归地勇敢”。而就在那年夏天,他自己也勇敢了一回。在一个黄昏,江边散步的他,听到似有若无的呼叫声,看到江心隐约出没的人头,没有丝毫犹豫地扎进了水里,全然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第二天,水上搜救队才找到他。白色的布覆盖着他,他的脚指头露在外面,显得特别稚嫩。我走过去,跟从前那样,挠了挠他的脚心,这回,他没躲开。我的眼泪决堤而出,弟弟啊,不许走!没有一个大侠是这么年轻就走的!
到现在,漫漫长夜里,我还是经常会去取一本金庸看,都是他从前读过几遍的书。恍惚中,我还是会听见有人敲窗户,“小姐姐,我们比武好不好?”做梦似的,我会自己答应自己的声音:“好,我凌波微步。”
“降龙十八掌。”
“独孤九剑……”
多么孤独的夜啊,单纯的八十年代已经走远,心头的江湖亦已凋零,像我表弟那样痴迷的读者渐渐绝迹,少年时代最灿烂的理想熄灭了。我们的梦想去哪儿了?金庸老了,我们大了,是分手的时候了。
不过,或许我倒可以庆幸,表弟选择那个明媚的夏日午后离开,心中一定还有大梦想和大爱,因为那时,他身后的世界还熠熠生辉,有青山翠谷,有侠客,有神。
( 1 )本文主要讲述了表弟与武侠之间的四件事情,请分别简要概括(每条不超过四个字)。________—— 习武 ——写作—— ________
( 2 )说说文中划横线“________”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小说结尾,他的英雄死了,一起死的,还有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
( 3 )有人在“我走过去,跟从前那样,挠了挠他的脚心,这回,他没躲开”一句后面加了以下文字: 天空铺满灰色云朵一言不发,偶尔一两只水鸟寂寂飞过发出几声凄异的叫声,天地沉寂,只有江水的呜咽声声远去。请比较原文,简要说说是加好还是不加好。①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里有个特别的雅号,即“四君子”。以花草树木比喻君子人格,在先秦时期典籍里屡见不鲜。《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看到兰花独开山谷,发出感叹说:“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这里以兰喻人,表达君子情怀和节操,说明早在中华文化蓬勃兴起的春秋战国,就已形成以自然景物比拟人品志向的“比德”传统。梅兰竹菊被称作“四君子”,正是这一传统延续发展的丰硕成果,也是君子文化深入人心的突出表现。梅兰竹菊成为历代诗人画家反复吟咏和描绘的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其形象体现着君子人格的高贵品性。
②梅在寒冬腊月绽放,它吸引人的往往不是娇艳的外表,而是凌霜傲雪、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君子人格及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性格和气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梅花凌寒送香,表现君子傲然不屈又芬芳袭人的魅力。“风雨送春归……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象征严酷环境下人所应有的君子品格,集刚健、坚毅、俏丽、希望于一身,这首《咏梅》将此意刻画得生动有力。
③兰生长于深山幽谷,终年长青,不因无人而不芳,其远离尘嚣、清丽高雅的气质,体现慎独自守,“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品格。“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画家徐渭借画兰明志,传达洁身自好,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志趣。中国人爱兰、种兰、咏兰、画兰,究其背后原因,无不隐含着通过兰花来寄情明志的文化动因。
④竹子中空有节的枝干、挺拔清逸的外形,被古代先贤作为君子风骨的象征而不断抒写。植物生长,经历雨雪风霜,多数折枝落叶,而竹却不改颜色,峭拔挺立。王徽之,爱竹如命,“何可一日无此君”是其名言。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典出于此。郑板桥一生以竹为伴,他的诗作在竹子劲节虚心的品性中,注入体恤民间疾苦情感,受到广泛称颂。
⑤菊于深秋开花,艳而不娇,既有傲霜不凋的气节,又有义让群芳的品德。陶渊明隐居山林,与菊为伴,不慕荣利,超然淡泊,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元稹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生动刻画了菊花兼具勇士与隐者的两种品格。“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洋溢着不向世俗低头和对独立人格不懈追求的精神。“菊本君子花,幽姿可相亲”,更是将菊花直接赋予“君子花”的美名,既揭示出菊花蕴藏的道德品性,也说明了人们喜爱菊花的缘由。
⑥除了“四君子”以外,在中华文化中,松树很早就作为“比德”的对象。《论语·子罕》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孔子家喻户晓的箴言。范仲淹歌吟青松:“有声若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这表明,以松树作为君子人格的象征,具有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至于莲被视为君子之花,则源于宋代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君子者也。”这里对莲花品性的独到评述及称其为“花之君子者”,千百年来得到人们广泛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这些话让我们铭记,令我们终生受益。
请以“一句话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要注意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