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曲阳县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鄙夷 诘难 咬文嚼字 吹毛求疵
B: 诓骗 要决 根深蒂固 心无旁鹜
C: 忐忑 恣睢 怒不可恶 恃才放旷
D: 辩护 亵读 相濡以沫 莫名其妙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 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C: 文字通顺,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D: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狼/慰/防/亭台
B: 土/性 奔/气 秀/喜若狂
C: 临/制/青/脚实地
D: 嚣/寒 邪/开 像/惟妙惟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小路、野路、绝路、大路。难道不是吗?_____________

①走大路,图的是天下为公。

②走野路,图的是行者无疆。

③走小路,图的是捷足先登。

④走绝路,图的是绝处逢生。

⑤路,起源于每一个人的第一步,终结于我们生命的消逝。

⑥不管我们走多快、走多远,路总是在前面等着我们。

A: ①②⑥③④⑤
B: ⑥①⑤④②③
C: ⑤②④③①⑥
D: ③②④①⑤⑥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遐想 竣工 查无音讯 若无其事
B: 遮敝 萧索 黄金搭档 不可思议
C: 恻隐 案牍 鬼鬼崇崇 蹑手蹑脚
D: 潦草 陶冶 销声匿迹 信手拈来
6、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模样让游客们忍俊不禁
B: 他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下走上了舞台,开始了他的演讲。
C: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D: 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 , 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7、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为鲲 ②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然临于泉上者

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8、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②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③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④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⑤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⑤②③④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②⑤①④
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算卦 馋鬼 羡慕 津津有味 嫩白光滑
B: 兜肚 踌躇 掀起 心事重重 垂头丧气
C: 灾荒 搂住 时辰 无可耐何 喜出望外
D: 凝视 愣住 蹲坑 激动不已 状如雕塑
10、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观察的能力。
B: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C: 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①缲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②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有人评价《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民歌《木兰诗》)

【乙】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唐·韦元甫《木兰歌》)

【注释】①羸(léi):虚落。 ②纨绮(wán qǐ):精美的丝织品。③鞲(gōu):臂套。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驰千里足________ ②对镜花黄________

③老父兵籍________ ④为烈士雄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 3 )找出乙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指明与甲文哪几句一致,并说说这些语句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 4 )甲乙两文在情节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会有这种区别?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

①在新中国国成立70周周年来临之际,袁隆平成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上睡大觉”。在与中国工程院院土的座谈会上,袁隆平也曾笑着说:“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②袁隆平离不开农田,尽管已经90岁,仍然坚持“每天要到田里看看”。这次出发来北京之前,他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去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

③“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他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他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他做科研一贯的原则。在西南农学院学习期间,他对学术孜孜以求,阅读了许多中外农业科技杂志。他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感悟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1953 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处于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就是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 积累了大量经验。1961年,严重的大饥荒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他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的追求。

④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不育株,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他在勘察了14余万株稻穗后,终于检查到6株不育株。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有杂交优势,通过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⑤在袁隆平89岁的生日时,有人问及生日愿望。他说自己有两个梦想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如今,这一梦想正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

⑥在农业科学创新方面袁隆平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让人景仰。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心细幽默、随性自由的可爱老头。

⑦有一次他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后邀请爱人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一把小剪刀,爱人不解地问,带剪刀干什么,他说,河里有渔民布下的许多渔网,夜里游泳万一碰着鱼钩,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爱人听了,心里幸福潮涌。

⑧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时,给学生上课,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他严肃地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当书签呢。”

⑨他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个浑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洁的意思。

⑩如今,在他的心里也许种下了一亩田,那里不受世俗纷扰,透着恬静,安逸,他可以全力为“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不懈努力……

( 1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的理解。
( 2 )请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进行赏析。

①“我现在是‘90’,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②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 , 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 3 )《藤野先生》中有藤野先生“穿衣模糊”的描述,选文对袁隆平也有该类描述,请简析其作用。
( 4 )袁隆平身上具有哪些做科研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事例简要说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 1 )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

( 2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3 )第②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第④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

( 5 )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凄_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