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走头无路 根深蒂固 陈词滥调 鞠躬尽瘁B: 物竞天择 儒子可教 面面具到 闲情逸致 C: 金榜题名 一愁莫展 呕心历血 探骊得珠 D: 义不容辞 言简意赅 锲而不舍 销声匿迹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被屡屡曝光,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 B: 冬天的乌镇本应是旅游淡季,但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这座江南小镇变得热闹起来。 C: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纪录片,它保留了故宫文化的气质和“工匠精神”的内涵,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 D: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民谣艺术家、诗人、导演鲍勃•迪伦获得的。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狂舞 沉稳 戛然而止 B: 羁绊 辐射 惊心动魄 C: 震撼 躁热 元气淋漓 D: 磅礴 渺远 大彻大悟 |
4、 | 全是转折复句的一项是( ) ①不论天气是好是坏,运动会都照常举行。②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③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④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⑤他并不是共产员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想象力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高低。 B: 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C: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写得感人肺腑,是因为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D: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
6、 | 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门槛(kǎn) 糟糕(zāo) 取缔(dì) 妇孺皆知(rú)B: 惶恐(huáng) 滞笨(zì) 愧怍(kuì) 至死不懈(xiè) C: 粗拙(zhuō) 震悚(sǒng) 书斋(zhāi) 慷慨淋漓(kǎi) D: 污秽(huì) 狂澜(lán) 字帖(tiè) 心不在焉(yān) |
7、 | 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无端(品行不端正,没规矩) B: 愕然(吃惊的样子) 狡黠(狡诈) C: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张皇(恐慌、慌张) D: 濡湿(沾湿) 折腾(反复做某事) |
8、 | 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亚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B: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C: 《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 D: 鲁迅、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叶圣陶、艾青、臧克家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
9、 | 读课文《济南的冬天》,“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该句写出了( ) B: 济南的美 C: 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
10、 | 下列对《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旧题,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 B: “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写出了战场血流成河,渗入土中,凝结为紫色,正面写出了战争的悲壮之感。 C: “半卷红旗”写出了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加上“鼓寒”的声音细节,加剧了悲壮的气氛。 D: 诗作的结尾抒写了官军全体将士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
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问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1 )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 )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 3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 )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时间:________ 心理:________ ( 5 )本诗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请你说说“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 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①,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漳水、滹沱②、涿水、桑乾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 【注释】①尧殛(jí)鲧(gǔn)于羽山:传说鲧因治水不力而被尧帝处死。②滹沱(hū A: 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 B: 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 C: 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 D: 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B: 棹数小舟 棹:划船 C: 其泥岁东流 岁:年 D: 此理必然 然:这样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②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 4 )甲乙两文虽然所写的内容不同,但都揭示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
《苏州园林》节选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②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③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④这是为什么?⑤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说明的内容。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 1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 )第④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3 )【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4 )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5 )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除夕夜,万家团圆时,一张红衣小女孩泪别“迷彩妈妈”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孩子不哭,妈妈要去帮助更多人!”这位女军人捧起女儿的小脸那一幕,感动了无数人。照片中的女军人是陆军军医大学参谋吴娅利,大年三十,单位接到上级命令,紧急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面对女儿的眼泪、家人的担心……作为医疗队指挥协调组成员的吴娅利强忍眼泪别过脸,狠心走出家。后退的理由有一百个,但都抵不过让她前进的那一个。
要求:请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再拟题目,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记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议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