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 荒山变绿产业兴,青砖蓝瓦新居起。 C: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D: 许多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怎能不赞叹不已呢?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三省吾身(xǐng) B: 妥当(dāng) 称职(chèn) 参差不齐(chā) C: 分歧(qí) 缥缈(piāo) 人迹罕至(hǎn) D: 干涸(hé) 蓬勃(péng) 随声附和(hè) |
3、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 冰心先生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书写下去。 C: 休斯顿地区的热带风暴预警使民众躲在家里不出门,许多店家生意一蹶不振。 D: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 让我们深受教育。 |
4、 | 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 , 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B: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 各有千秋。 C: 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5、 |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静默 慈祥 慈善 C: 沉静 慈善 慈祥 D: 沉静 慈祥 慈善 |
6、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其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在突出的岩石和土层上找到放手和脚的地方。我犹豫不绝,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B: 回家途中遇到一位故友,我不得不停下来与他寒喧一阵子。 C: 但我也不是个读书能够废寝忘食的人,当一阵阵炒菜的香味飘来时,我也饿得饥肠辘辘。 D: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变换莫测,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
7、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在北宋哲宗朝首次修撰颁行,到徽宗朝由将作监李诫重新编修。在正文之外,全书前还有目录和“看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建筑史和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①《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编订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专著 ②对当前的古建筑修复、仿古建筑施工与古典风格室内外装饰等也有直接的参考指导作用 ③这样一部既有理论根基又有详尽工程技术细节指导的专著 ④被学界称为“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 ⑤“看详”主要是对各种“作”制度中若干规定的理论依据的简要阐述 ⑥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A: ①⑥④②③⑤ B: ③④②⑥①⑤ C: ④⑤②⑥③① D: ⑤①④⑥②③ |
8、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蚯蚓和狐狸》《骆驼和宙斯》是嘲笑那些吹牛皮说大话的人,《蚂蚁和蝉》是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人。B: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C: 《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D: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
9、 | 对名著《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每次希望都破灭了。最后一次,祥子为了帮虎妞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 B: 祥子和小福子是两情相悦的苦命人,但最终不能结合在一起的原因是贫穷,因为祥子无力负担起要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酒鬼爸爸的责任。 C: 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也让读者对有生活追求的祥子产生同情。 D: 本书中,老马、小马都是祥子的“缩影”,他们在人生中都走向了堕落。 |
10、 | 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 其一犬/坐于前 C: 康肃/笑而/遣之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
文言文阅读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炼(锻炼)之未定。 B: 时韩退之权(代理)京兆尹。 C: 岛具(详细地)对所得诗句。 D: 神游(离开)象外。 ( 2 )下面划线的“之”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炼之未定 ②引手作推敲之势 ③观者讶之 ④退之立马久之 ⑤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A: ①③B: ②⑤ C: ③④ D: ①⑤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A: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官吏推搡到京兆尹(韩愈)面前。B: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左右两边围拥着的官吏阻拦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C: 马上,担任左右护卫的官吏在京兆尹(韩愈)面前阻止了他(贾岛)。 D: 马上,担当护卫的官吏停下来并拥护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危机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距离近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