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湖北华一寄宿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请选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①当你_____于深山美景时,轻舟已过十六弯。

②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_____下笔。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___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


A: 沉湎 难以 徘徊
B: 沉醉 难以 徜徉
C: 沉湎 不能 徜徉
D: 沉醉 不能 徘徊
2、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 , 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 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 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 , 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 ,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图。
B: 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 港珠澳大场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 , 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4、下列词语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guǎng) 静谧 水波粼粼(líng) 截然不同
B: 抖(sǒu) 高邈 (lì)临人间 花枝招展
C: 一(chà) 黄晕 咄咄(duò)逼人 恍然大悟
D: (zhuó)落 匿笑 絮絮(xù)叨叨 翻来复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C: 节假日里,大家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树增的《长征》是一部长篇虚构文学作品,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经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B: 1962年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C: 《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心中觉得可投奔、依靠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曹先生”。
D: 《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救了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悟能,在鹰愁涧收了悟净,在流沙河收了白龙马。
7、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200公里处。

A: 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 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是盼望而已。
C: 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 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旦打开心灵之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能扣人心弦
B: 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 , 那场面十分壮观。
C: 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饱眼福
D: 电视台的“娱乐大拼盘”栏目办得惟妙惟肖 , 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9、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G20峰会,使人们看到了看到了一个比印象中更加惊艳的杭州。
B: 为期4天的魅力科幻嘉年华在北航体育馆开幕,吸引了众多科幻迷前去参观体验。
C: 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D: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10、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正月初六,彰武县“沙泉鱼宴”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播出后,触发了很多观众味蕾。②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迅速蹿红并成为搜索的热点。③据统计,自“沙泉鱼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彰武县共接待约3万多名游客前来尝鲜。④彰武县借助《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的影响力,举办并策划了首届“沙泉鱼宴”特色美食大赛。

A: 第①句中的“今年”是名词,“触发”是动词。
B: 第②句中的“地方特色”是主谓短语,“搜索的热点”是偏正短语。
C: 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约”或“多”删去。
D: 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举办”和“策划”互换位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 1 )“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
( 2 )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A: 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B: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C: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D: 行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孙叔敖________

②王封我矣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 3 )“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毫升母爱

邓琴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的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⑫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 1 )阅读全文,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叙写了哪几件事。
( 2 )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 3 )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
( 4 )“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两角钱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 1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 2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 3 )“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 4 )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 5 )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我认为完整的自己,其实散落在各处,你去一个地方,你就学习到那边人看世界跟生命的角度,你就剪回来一片;你经历一件事情,你就领悟到了事件中为人处事的道理,你就剪回来一片。然后你可以一片一片地拼回完整的自己,你就会有一个比较不一样的世界观,跟看待生命的角度。”这就是做一只鸟一样,飞跃千山万水,天南海北,最终找回完整的自己。
请以“拼凑完整的自己”为题目,完成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家闻名遐迩的饭店,饭店有一道菜,客人都说味道鲜美,远远胜于其他饭店。这道菜其实是很普通的清蒸鱼。料是普通的料,谁都买得到,做法也很普通。不同的是,当鱼蒸好端上饭桌后,服务员会告诉客人:“还要再焖5分钟才能吃。”如果有顾客强行提前吃,服务员将坚决制止。5分钟后,掀开盖子,清蒸鱼?香气四溢,白嫩、新鲜、无比甜美。客人莫不争相夹食。
其实清蒸鱼?端上来时就已经蒸好了。再焖5分钟是这道菜的秘密,5分钟期间,鱼的香味不断弥漫开。闻着香味,客人口水直流,食欲被激起,胃口大开。5分钟后,带着强烈食欲的客人吃起鱼?当然比鱼一上来就开口大嚼感觉更鲜更美,回味更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最早的以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