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长在石上。;树冠顶部挑着几株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D: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

①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最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②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③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使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A: 第①②句
B: 第②③句
C: 第③④句
D: 第①④句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落实线上教学工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对困难学生给予帮助支持,确保满足基本的线上学习。(在句末加上“需求”)
B: 中南建筑设计院集团公司承接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后,从施工、设计、移交到验收,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将“施工”和“设计”互换位置)
C: 一些地方假借“弘扬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为旗号,大量兴建仿古建筑,以刺激当地经济,实不可取。(将“为”改为“的”)
D: 从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开始,实施这些具体的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在为“无废城市”添砖加瓦。(将“实施”改为“践行”)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③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匿名 轩昂 鹤立鸡群 诚惶诚恐
B: 磬口 博识 光大门楣 无可质疑
C: 旸谷 急燥 习以为常 粗制烂造
D: 托辞 朔方 夜澜人静 纹丝不动
6、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维(qiān) 喧嚣 藏污纳(gòu) 旁逸斜出
B: 令(zhào) 婆娑 春寒料(xiào) 重峦叠障
C: 丘(hè) 题跋 无消息(yǎo) 筋疲力尽
D: 榭(xuān) 狼籍 舻相接(zhóu) 潜滋暗长
7、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tuán) 梁(háo) 鱼(tiáo) 南(mín)
B: 嘉(yáo) 修(mù) 职(fèn) 厌(wù)
C: 乐(bái) 死(pián) 槽(lì) 挂(juàn)
D: 塘(ào) 广(xià) 突(wù) 护(bì)
8、下面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历来都认为草书(今草)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B: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系居左。
C: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子。
D: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中,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的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9、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忍俊不(忍住)
B: 花红已(凋零)
C: 察观色(颜色,色彩)
D: 盘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10、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树的牧羊人》是英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种树的故事。这位陌生人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B: 《猫》是郑振铎早期的作品,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表达了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民主、博爱的思想。
C: 《纪念白求恩》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分析了白求恩医生的精神品质,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D: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郭沫若评价该书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 2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四时备( ) ②晓雾将(   )
势竞上(   )  ④横柯上(   )

( 2 )选出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

A: 风烟净 与时
B: 猿则百叫无 滔滔不
C: 势竞上 荆请罪
D: 猛浪若御风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4 )《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以疾也。”是写水流势湍急,乙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 5 )甲乙两文同是写景散文,请你说说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冯小燕的《人生的不足和知足》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村……这就是任何一个人的不足。

②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是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③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A】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大享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隙,否则就会消化不良。每一种生理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一个人必须知足。

④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B】在功名利禄面前,坦然面对各种诱惑;在物欲横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这样才会使内心和谐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长;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每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毅然地放弃一切诱惑和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和行动。

⑤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鲜花掌声和隐者的清逸自在……总之,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选自2013年3月16日《渤海早报》,有删改)

( 1 )作者最后为什么说“知‘不足’,就是‘知足’”?

( 2 )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3 )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合适,请说明理由。

【材料】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也只是一个五尺之躯。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

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 1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辨析第③、⑦段中划线词的作用。

( 3 )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 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 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 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你仔细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以“呵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心灵的、创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