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山海关南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涧 摇篮 电饼铛 切切察察 浊流婉转
B: 祈祷 响午 一炷香 言外之意 兽铤亡群
C: 辟头 奠基 小俩口 至死不懈 目不窥园
D: 谰语 高粱 大无畏 微不足道 烦琐之至
2、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jǐ) 娜(niǎo) 不置辩(xuè) 好高远(wù)
B: 星宿(xiù) 跄(liàng) 聒不舍(qiǎng) 忍俊不(jīn)
C: 志(shǐ) 候(sì) 面面相(qù) 百折不(náo)
D: 仃(líng) 恨(zèng) 然不同(jiǒng) 不省人 (xǐng)
3、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B: 保尔和共青团员被调去修铁路,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同志们克服了困难,铁路如期修通。保尔被同志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C: 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丽达──一个出身工人家庭的女孩儿。在丽达家中,保尔鼓动了她对老顽固父亲的造反,并引导她加入了苏维埃。
D: 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了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他特别喜欢《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 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令人惊叹。


A: 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引人入胜
B: 美不胜收 精雕细刻 引人入胜
C: 巧夺天工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
D: 美不胜收 具体而微 惟妙惟肖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匿名 轩昂 鹤立鸡群 诚惶诚恐
B: 磬口 博识 光大门楣 无可质疑
C: 旸谷 急燥 习以为常 粗制烂造
D: 托辞 朔方 夜澜人静 纹丝不动
6、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zǎi 强jué 枝qíu 恹欲睡yān
B: 秀qí 洗dí 牛滋暗长qin
C: 制è 临bīng 密匝zā 鲜
D: 斟zhuò 雕lóu 丘hè 惟妙惟xiāo
7、对下面崔颢《黄鹤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崔颢的名作,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思乡之情。
B: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C: 颔联是首联的延伸,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D: 尾联以议论作结,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那种“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的心情。
8、指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屠惧,投以骨。
B: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9、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窗(fēi) (qǐ)丽 戏(nüè) 惟妙惟(xiào)
B: 庇(yìn) (xuān)昂 (zhù)存 叱(zhà)风云
C: (pǐ)好 (zèn)害 (xiàn)菜 扣人心(xuán)
D: 蓬(ɡāo) (shěn)笑 (cānɡ)俗 无动于(zhōnɡ)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想像。
B: 我愿像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展我纯洁的浅碧,在夕阳中燃烧我殷红的灿烂。
C: 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
D: 2017 年底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融会贯通 , 成为促进三地 繁荣稳定的“金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

(清)冯云山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 1 )冯云山《咏瀑布》用“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 2 )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入见________

小惠未徧 , 民弗从也________

③牺牲玉帛,弗敢也________

④小信未孚,神弗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公将战,曹刿请见。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个叫英子的姑娘
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故乡的信,写信的人是一个17岁的残疾姑娘,她叫英子。她在信中说,虽然她因为残疾没有进过校门,可是她通过自学可以读书,她很爱好文学,很希望我在回老家的时候能够去她的家里做客,当面看看她的习作……
她的信写了两个页码,在信的末尾,她说:“老师,如果您能够接受我的邀请,就在我的生日那一天来我们家做客,我的生日是清明节前的一天,我会让父亲劈最好的木材给您烧水喝,请您吃我们自己家的果树上摘的水果,我还打算送您两只我们家的小白兔,因为我从您的文章中看到,您在济南的家里也养了两只小白兔,我盼望着。”
我能够猜想得出,这个没有出过家门的残疾女孩,拿出了多么大的勇气给我写这封信。我也能够想象得出,她对这封信的结果,怀抱着多么美好的希望。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样一份真诚的邀请。因为我相信,在我的生活中,还没有任何一份邀请,超过这份邀请的分量。
就在一个周末,我与妻儿一起,从济南出发,去拜访这位情深意重的女孩。我事先没有回信,也没有让当地的朋友事先告诉她,我想,我们的突然到访,也许会给她更大的惊喜。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门口长着两颗巨大的梧桐树。在村里人的指点下,我找到了姑娘的家。村里的乡亲很热情,他们像自己家来了亲戚一样把我们热情地领进了家门。
姑娘的父母都在,他们正在院子里的小菜园中侍弄蔬菜。还没有等我们自我介绍,夫妇两个似乎明白了我们的身份,他们的喜出望外洋溢在脸上。父亲立刻对着房子中喊:“小英子,小英子,鲁老师来了,鲁老师来了!”
妈妈则奔跑一般,去厨房里拿来暖水瓶,就在院子里的枣树下的水泥板桌子上沏茶。然后,又去厨房里拿来几个木凳子,招呼我们坐下,又招呼乡亲们坐下。
就在我们要去房子里看望英子的时候,英子出现在了房门口。她拄着双拐,扎着两根很长很长的乌黑的辫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然,我们的到来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她的眼睛中是惊喜,是激动,还有一些暂时的不知所措。她一边称呼着“鲁老师,鲁老师!”一边对自己的父亲说:“爸爸,你要用我们家的苹果木,给鲁老师烧水喝。”
我说:“英子,什么木都行啊。”
“不,必须用我们家的果园里的苹果木。”她很坚决地对父亲对说。
她的父亲立刻对我们说:“一定,一定,我这就去柴房取,我一直都留着,孩子盼望很久了。”
我来到了英子的房间,她的床上,里面靠墙的一面摞满了书籍和杂志,一张陈旧的桌子上摞满了厚厚的习作,有诗歌,有散文,也有小说。
我选了一些她的习作,她的习作,尤其是几篇散文,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犹如来自泥土的芳芳,有麦田里的绿意,又有梧桐花的芳香。
她的满脸上都是真挚的虔诚。她问我:“老师,你看我行吗?”
我用坚定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和梦想的姑娘。我说:“英子,你一定行的。有一句话你知道吗?你的生日,像耶稣的生日一样值得庆祝!”
我看见,英子的眼睛里多了几颗晶莹的露珠。她的面孔上,更多了几份坚韧和希望。
英子对我说,也对在场的人们说:“我从来没有过这样幸福的生日,我今天,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告别英子和她的家人,回到我生活的城市,我在当天的日记中记下这样一句话:“任何一个人的生日都可以不同凡响,都值得像耶稣的生日那样庆祝;任何一个人的未来,都充满无限的可能和希望。”
( 1 )标题“一个叫英子的姑娘”有何特点?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文章再拟一个标题。

( 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夫妇两个似乎明白了我们的身份,他们的喜出望外洋溢在脸上。父亲立刻对着房子中喊:“小英子,小英子,鲁老师来了,鲁老师来了!”

②她的习作,尤其是几篇散文,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犹如来自泥土的芳芳,有麦田里的绿意,又有梧桐花的芳香。

( 3 )文中第⑩段写英子坚决要用果园里的苹果木给“我”烧水喝,有什么作用?

( 4 )“任何一个人的生日都可以不同凡响,都值得像耶稣的生日那样庆祝;任何一个人的未来,都充满无限的可能和希望。”如何理解这句话?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小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冯云 有删改)

( 1 )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 2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
( 3 )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
A: 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
B: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 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
D: 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 5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 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 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
四、写作(分值:60分)

明月清风,荒漠隔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中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宝、、爱╱从头来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