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诬蔑(miè) 襁褓(qiáng) 萦绕(yíng) 拙劣(zhuō) B: 寒噤(jin) 狩猎(shoù) 蠕动(rú) 撺掇(duo) C: 矗立(chù) 缅怀(miǎn) 晦暗(huì) 翕忽(xī) D: 俨然(yǎn) 霎时(shà) 缄默(jiān) 迁徙(xí) |
2、 |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詹(zhān)望 脚踝(huái) 吞噬(shì) 浑身解(jiě)数B: 推崇(chónɡ) 荫(yìn)庇 焦灼(zhuó) 精神抖擞(sǒu) C: 荇(xìnɡ)藻 亵犊(dú) 鲁莽(měnɡ) 抑扬顿挫(cuò) D: 犷(ɡuǎnɡ)野 胆怯(qiè) 蹂(yóu)躏 根深缔(dì)固 |
3、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美丽的大海的深处,其实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如果你真正相信某件事,不管多么微不足道 , 它都值得捍卫。 D: 今天爸爸说放学带我去游乐园,我很期待,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
4、 |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羁绊(bàn) 锵然(qiāng) 糜子(méi) 天衣无缝(fèng) B: 两栖(qī) 迁徙(xǐ) 雾霭(ǎi) 草长莺飞(zhǎng) C: 龟裂(jūn) 陨石(yǔn) 拙劣(zhuō) 出类拔萃(cuì) D: 缄默(jiān) 襁褓(qiǎng) 绚丽(xùn) 强词夺理(qiáng) |
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仄歪(zè) 箱箧(qiè) 凹凼(dàng) 往上蹿(cuàn) B: 鼹鼠(yàn) 差使(chāi) 擦拭(sì) 额枋(fāng) C: 狼藉(jí) 尴尬(gà) 藻井(zǎo) 销声匿迹(nì) D: 蹒跚(shān) 阴翳(yì) 匀称(chèng) 镏金(liú) |
6、 |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呼和浩特市每年四月十五日的大型招聘会现场,来找工作的人员摩肩接踵 , 热闹非凡。 B: 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 C: 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 , 别有一番风味。 D: 曹雪芹殚精竭虑 , 历时多年,终于写出了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 |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才能寻觅人才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 A: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B: 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南湖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C: 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 , 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
9、 | 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拥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韧的意志。 B: 在《生命的意义》一节中,保尔病愈后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时,发出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的人生思考。 C: 在《生命的意义》一节中,保尔来到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的广场,站立默思了一会,才走向公墓。 D: 《生命的意义》一节,以松林、铁路、广场、墓地营造了肃穆庄严的气氛,象征革俞者的博大胸怀和不朽的革命情操。 |
10、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1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住。B: “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 2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的隐者的身份。 B: “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颔联,颈联重在叙事,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意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① 伏 甲 将 攻 盾 ② 故 为 弑 易( 2 )写出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 盾遂奔( ) ②伏甲将攻盾( ) ③ 赵盾素贵( ) ④反不诛国乱( ) ( 3 )翻译句子。 ①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 ②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4 )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的理由是什么?从中可见董狐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方寸田园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的“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终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他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因为“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山风雨送人看”的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
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见得前人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徜徉于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苏东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安石罢官退隐金陵以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乡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见友情是何等可贵。
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驯”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了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一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 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徜徉期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 1 )细心体会文章一二段,说说“自美归来”的文友为何“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小屋中”?又为何“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都市?( 2 )多次提及的“俗愿”,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 3 )画线句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行文结构中有何作用?( 4 )这篇题为“方寸田园”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 5 )琦君的散文语文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①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②山水使人明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共享。
( 6 )有首儿歌唱道“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你将如何开辟并经营好自己的“田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美慈善之比较
梅砥宪
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厘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
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腻。
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
美国石油大亨洛先葙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机构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国会也是抵制多余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1915年在纽约州根据州宪法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方,围绕着洛免菲勒基金会的辨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型。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
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
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
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结构。
学者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出来,中国善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继续前行。
(节选自(环球慈善》,2011年8月)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美慈善事业的不同特点。( 2 )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 3 )根据文章信息,请你谈谈中国慈善亊业的出路在哪里。鼠年的第一缕阳光回归大地。又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刻,今年,人们心中惦念武汉。这份惦念凝结在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的脚步声中。除夕之夜,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在举家团圆之际,我们看到有许多匆匆的脚步“逆向而行”,他们告别家人,甚至没有吃上团圆饭,就从上海,从广州,从四川,从江苏,从各个不同的方向集结奔驰武汉。
细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爱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