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东莞市万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 小明同学一学年来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快,让人刮目相待
C: 面对这扑朔迷离的春景,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D: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位众所周知的巾帼英雄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

___△____,他们因为不同的____△____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___△____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____△_____。


A: 不胜枚举 理由 传播 高尚
B: 比肩接踵 理由 播撒 伟大
C: 不胜枚举 缘由 播撒 高尚
D: 比肩接踵 缘由 传播 伟大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D: 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4、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 , 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你看来,白手起家的富人会比那些继承祖产的人更慷慨吗?
B: 我已行将就木 , 别无他求,只希望你们年轻一代能生活、工作得好些。
C: 他的生花妙笔与经济发展的分析相得益彰 , 使他的文章脍炙人口。
D: 一向很有主见的张坤被对方的话语征服,随声附和 , 跷起了大指。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A: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目,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B: 在成绩面前,他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C: 白从儿子离家出国留学后,她每天都望眼欲穿 , 盼望他能早日学成回来。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华出众,夸夸其谈 , 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7、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C: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雁门太守行》是他的作品
D: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B: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 里海萎缩很大程度上是附近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得流入里海的河流进行了改道或者水量减少。
D: 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⑤①③④
B: ②⑤③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10、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B: 不可捉摸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C: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D: 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济慈的另一首诗《蝈蝈与蟋蟀》,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蝈蝈与蟋蟀

大地富诗意,绵绵无尽期;

日炎鸟倦鸣,林荫且歇息。

竹篱绕绿茵,芳草新刈齐;

其中忽有声,绕篱悠悠起——

原是蝈蝈歌,欢乐渠为首;

仲夏多繁茂,泛若不系舟,

享之不能尽,歌来不知愁;

偶然有倦意,野草丛中休。

大地富诗意,绵绵永不息:

冬夜洵凄清,霜天多岑寂,

此时有灶炉,火焰暖人心。

蟋蟀乘雅兴,引吭吐妙音;

主人嗒然坐,似眠又似醒,

莫非蝈蝈歌,来自远山青。

(孟光裕译,孙梁校)

( 1 )试指出本诗在翻译上与课本中选用的《蝈蝈与蛐蛐》有什么不同?
( 2 )本诗中在最后引入了人的形象,这使得本诗又具有了自己的内涵,试以此为突破点,分析本诗在主题上有何用意,它的风格更接近于我们中国古代哪类诗歌?
( 3 )读了这首诗后,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请找出诗中写夏景和写冬景的句子。

夏景:________

冬景:________

( 5 )诗中既有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又有严冬寂寞冷清的景象,诗人写这些景象有什么作用?请说说看。
( 6 )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词语。
溪而渔
②太守乐其乐也
③树林阴
④山肴野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3 )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

( 4 )说说选文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诺千金

吟秋

⑴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⑵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⑶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⑷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⑸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⑹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山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娘讲哩。”

⑺后来我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地透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⑻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 1 )请你理解分析文题“一诺千金”的妙处?
( 2 )通读全文,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
( 3 )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归位于哪里最为合适?

我望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还有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袋子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耻——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要是伤了他们的心,我拿什么来弥补呀?

这段文字应归位于第________段与第________段之间。

( 4 )赏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到了村里

②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的枣。

( 5 )读完本文,请你另写出一个“一诺千金”的事例。掩卷沉思,想必你有很多的感慨,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阅读《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完成下列各题。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红山碧玉龙

①龙,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精神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然而,龙的原始状态是什么样子?神圣而厚重的龙文化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呢?

②等待了千百年的岁月后,人们终于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它名叫红山碧山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蒙语意为“美丽的草甸”)。

③红山碧玉龙,通体呈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体里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型玉雕龙。玉龙用一整块玉材雕刻而成,细部运用了浮雕、浅雕等手法。玉龙整体给人以力度感和动感,让人似乎能感受到神话传说中龙穿行于空间、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红山碧玉龙出产距今约5000﹣6000年,是目前出土的国内年代最早的龙形玉器。它的出土标志着早在5000多年前西辽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对龙的图腾崇拜,表现了红山文化深邃悠远的历史内涵。

④红山碧玉龙名扬天下,四海须知。没想到,这引发了一场“真假玉龙”之争!

⑤自打红山玉龙成名之后,它的发现地赤峰地区就炸开了锅,各种各样的假玉龙层出不穷。许多“山寨版”的红山碧山龙的外形、光泽都和真玉龙十分相似,一般人几乎分辨不出真假。许多爱龙心切的收藏者,都上了制假者的当。

⑥想分辨出真正的“中华第一龙”其实方法很简单!红山碧山龙的背部有一个细小的穿孔,尺寸拿捏得异常精准。如果把细绳穿过这个小孔,将绳吊起,停止摆动后,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玉龙头尾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无论制假者怎么模仿,都不能测算得如此精密,无法准确地把握穿孔的尺寸。只要你拿细绳一吊,假玉龙就会失去平衡、原形毕露了。面对古人的智慧,制假者只有望“龙”兴叹、自愧不如。5000多年前,在测算工具极不发达的古代,要想手工雕刻出力学尺度把握如此精准的玉龙。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么这条玉龙是怎样诞生的呢?至今科学家还没找到答案。

⑦红山碧玉龙于1971年出生后,曾被送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国展出,获得如潮的好评。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

( 1 )文章的标题运用了主标题和副标题,好处是________

( 2 )文章第⑥段详细介绍了如何辨别真假“红山碧玉龙”,其用意是________

( 3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4 )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的作用。

一般人几乎分辨不出真假。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不一样的居家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ξ细雨成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