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对世间万物,我以为,美味可以慰籍味蕾,好的音乐,则能慰籍灵魂。B: 滩涂上,一望无际的,红灿灿一路开满了花骨朵了,那是骄羞的新嫁娘啊。 C: 愁绪蔓延开来,又荡漾开去,而霏霏细雨,细密如针织,仿佛雾气一样茏罩在四空。 D: 我熟悉你褐黄深厚的壤土,略带碱味的水和干燥温馨的空气,熟悉你天空的每一朵云、夜夜挂在头顶的那几颗星星。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B: 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 C: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因此 , 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 D: 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 |
3、 |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晕(yūn) 惬(qiè)意 舌苔(tāi) 义愤填膺B: 狩(shòu)猎 蝉蜕(tuì) 差(chā)劲 精巧绝伦 C: 沉湎(miǎn) 朔(shuò)方 落(lào)枕 气势磅礴 D: 蟠(pán)龙 凛(lǐng)然 着(zhuó)落 如法炮制 |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大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 B: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 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D: 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
5、 | 下列各项中错别字中最少的一项是( ) A: 提练 催逼 浓荫 一泄千里B: 消融 峭壁 暄闹 心魂惊骇 C: 怡悦 清吟 聚辑 再接再励 D: 防碍 训服 奔弛 前扑后继 |
6、 |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诚惶诚恐:妈妈诚惶诚恐地为我递上一杯水,生怕影响了我复习。B: 正襟危坐:听证会上,代表们个个正襟危坐,非常严肃。 C: 鹤立鸡群:小明在我们班是最矮的一个,在早操队列里显得鹤立鸡群。 D: 颔首低眉:老师弯下腰,颔首低眉地问我:“你怎么蹲在地上?不舒服吗?”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伫立(chù) 诀别(jué) 馈赠(kuì) 口薄西山(bó) B: 妖娆(ráo) 嫉妒(jì) 簌簌(sù) 怏快不乐(yàng) C: 慰藉(jiè) 滞笨(zhì) 黝黑(yǒu) 气冲斗牛(dǒu) D: 荣畦(qí) 缄默(jiān) 蓦然(mù) 而面相觑(qù) |
8、 | 曾在厦大任教的史学家顾颉刚,不但是“疑古派”的代表,在其它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曾于30年代创立了( ) A: 史地学报 B: 禹贡学会 C: 史料学派 D: 甲骨学派 |
9、 |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飘逸的长发像风中轻轻摇摆的柳条,你明亮的眼睛像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B: 新时代的青年要涵养一身浩然正气,坚守一颗执着初心,坚定一个理想信念。 C: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得益彰。 D: 人在走投无路时,常会着急、焦虑、恐慌,但不管如何,都要保持乐观心态。 |
10、 | 根据句意,依次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________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________的神情。 ③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________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④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________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A: 摇 悲凉 显 愁B: 晃 恭敬 现 熬 C: 抖 凄凉 闪 苦 D: 站 悲凉 冒 逼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唐】白居易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①长跪而谢之( ) ② 图穷匕首见(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 , 今日是也 A: 箪食壶浆 B: 亲贤臣,远小人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 D: 将军身被坚执锐 (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荆轲的沉着冷静。 ( 4 )翻译甲文中划线句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 )荆轲刺秦王和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些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之后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②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③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的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④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己。
⑤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他又对那家的孩子说:“小朋友,你随便问我一个问题,看我怎么从书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是:“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这个推销员说,当时他是面红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书,灰溜溜地走了。
⑥从这次经历,这个推销员总结出一个经验,话不能说得太满,牛皮不能吹得太爆,从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⑦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你对于失败能够有个理性的分析.那么失败为成功之母。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失败,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失败只能带来更大的失败。
⑧要想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除了要对错误有合理的分析之外,还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毅力。
⑨项羽的对手刘邦,和项羽交手,从来没有打胜过。最惨的时候,他的老爸老妈老婆孩子全都被项羽抓起来了,项羽还威胁说,如果你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了,当饭吃。对此,刘邦的反应是,我们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如果你要煮你爸,你就送一碗给我吃。
⑩虽然刘邦的话有点耍无赖的意思,但正是他永不放弃的勇气才让他在一次次大败之后又站了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代强汉的开国皇帝。
⑪所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并不是要否定这句名句,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对于这句话没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运用,很可能会让这句话成为逃避失败的借口,成为一块不敢正视失败的挡箭牌。
( 1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的划线词。①致命:________
②挡箭牌:________
( 2 )文章第2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 )文章第9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阅读本文后,你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具体谈谈。在梦的远方
林清玄
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3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煤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
“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生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直到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10公里。
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抓药来给我补身体,可能是补得太厉害,我6岁的时候竟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有一天,一个你爸爸的朋友来,说开刀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早知道这样,两年前就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过了一年,我的大弟得小儿麻痹,一星期就过世了,这对母亲是个严重的打击。由于我和大第年龄最近,她差不多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我的身上,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并且在那几年,对我特别溺爱。
例如,那时候家里穷,吃鸡蛋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吃一个,而是一个鸡蛋要切成四洲(就是四片)。母亲切白煮鸡蛋有特别方法,她不用刀子,而是用车衣服的白棉线,往往可以切到四片同样大,然后像宝贝一样分给我们。每次吃鸡蛋,她常背地里多给我一片。有时候很不容易吃苹果,一个苹果切12片,她也会给我两片。如果有斩鸡,她总会留一碗鸡汤给我。
可能是母亲的照顾周到,我的身体竟然奇迹似的好起来,变得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读到第二名。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死脑筋,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但身体好、功课好,母亲并不是就没有烦恼。那时我性格古怪,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有时自己玩一整天,自言自语,即使是玩杀刀,也时常一人扮两角,一正一邪互相对打,而且常不小心让匪徒打败了警察,然后自己蹲在田岸上哭。幸好那时候心理医生没有现在发达,否则我一定早被送去了。
“那时庄稼囡仔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因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出头,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伤心不已。后来天黑,你从外面回来,我问你:‘你一个人坐在田岸上想什么?’你说:‘我在等煮饭花开,等到花开我就回来了。’这真是奇怪,我养一手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坐着等花开的。”母亲回忆着我童年一个片段,煮饭花就是紫茉莉,总是在黄昏时盛开,我第一次听到它是黄昏开时不相信,就坐一下午等它开。
我15岁就离家到外地读书了,母亲因为会晕车,很少到我住的学校看我,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但每次我回家,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我有一次回到学校,打开背包,发现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袋肉松;一包她炒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淹渍的凤梨竹笋豆瓣酱...还有一些已经忘了。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那时我住在学校,每次回家返回宿舍,和我一起的同学都说是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一直到现在,我母亲还是这样,我一回家,她就把什么东西都塞进我的包包,就好像台北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一样。有一次我回到台北,发现包包特别重,打开一看,原来母亲在里面放了八罐汽水。我打电话给她,问她放那么多汽水做什么,她说:“我要给你们在飞机上喝呀!”
高中毕业后,我离家愈来愈远,每次回家要出来搭车,母亲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我去搭车,抢着帮我付车钱,仿佛我还是个3岁的孩子。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
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5个兄弟姊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
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 1 )文章三次出现母亲流泪的情景,请以“母亲”为叙述主体概括事件,并体会母亲的内心情感
事件 |
母亲的内心情感 |
|
第一次流泪 |
抱我求医,却遇医生休假。 |
①________ |
第二次流泪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第三次流泪 |
④________ |
不舍、牵挂 |
①她常说:“出去好像丟掉,回来好像捡到。”
②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 3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母亲这一形象。作文:
请以“这也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如 :爱、美、风景、鼓励……)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