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小说家。 C: 鲁迅在《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等小说里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和冰心的《谈生命》告诉我们:人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
2、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D: 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
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一列列呼啸的高铁穿大山、过平原。坐京广高铁,早看升旗,夜观“小蛮腰”,领略中国高铁的澎湃动力□坐哈大高铁,赏北国风光,看“经济走廊”,共享东北振兴和丰收的喜悦;坐杭黄高铁,穿风景名胜,看一站十景,领略沿途醉美风光□双节来临之际,坐着高铁看中国,以“中国速度”尽享中国景色之美□发展之美。 A: ; …… 、 B: ; 。 , C: , …… , D: , 。 、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瓦楞(léng) 朦胧(móng) 竹匾(biǎn) 绑缚(fù) B: 恣睢(suī) 五行缺土(xíng) 褴褛(lán lǚ) 颧骨(quán) C: 潺潺(chán) 雍容华贵(yōng) 嗤笑(chǐ) 阔绰(chuò) D: 煞白(shà) 撅断(juē) 模样(mó) 惘然(wǎng)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B: 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呐喊》集,追忆了作者的恩师藤野严九郎的事迹,以及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金字塔结构”。 C: 郦道元是我国战国时魏国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后代山水作品都深受其影响。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分五律、七律等。律诗的四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必须是对偶的。 |
7、 | 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
8、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洛《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 国民革命北伐 B: 朱、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圃(pǔ) 襁褓(qiǎng bǎo) 禁锢(gù) 佝偻(gōu)B: 亵渎(xiè) 恣睢(suī) 一抔黄土(bēi) 拮据(jié) C: 寒噤(jìn) 锲而不舍(qiè) 勾当(gōu) 聒噪(guō) D: 嗔怒(chēn) 朴刀(pō) 拙病(zhuō) 谮害(qián) |
10、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 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1 )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_。( 2 )“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 3 )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玩味古典 ①使与台齐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自叹每有欲往 ④辄复不遂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3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神游其中先自度其足 B: 心之所向是吾剑之所从坠 C: 何不试之以足以虫蚁为兽 D: 以虫草为林而二虫尽为所吞 ( 4 )“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鹤”的成语,或者写一句包含“鹤”的诗句。( 5 )两文都“记趣”,它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趣”?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
父 亲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文段一
2019年底,武汉报道了第一例前所未见的病毒肺炎,后命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证实人传人,确诊病例持续增加。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此次肺炎升级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随后,新冠肺炎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迅速传播。
自2020年7月以来,仅美国日增确诊量就在4万例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10月28日,全球已有44,145,001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人。
文段二
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能产生应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T细胞,但这些免疫力能维持多久尚不清楚,有研究团队在新冠病毒感染一个月后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动态变化,发现一个月后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患者的抗体都会减少,提示针对冠状病毒的抗体免疫寿命可能很短。另一项研究观察了新冠病毒感染后4个月病人体内的抗体水平,发现新冠病毒特异抗体会在病毒感染后快速升高并在4个月内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文段三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出现分化:由于亚洲国家在早期迅速采取行动遏制疫情,并坚持抗疫,日均新增感染病例处于较低水平;而欧美国家民众已呈现出对控制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放松的迹象,阻止第二波疫情的蔓延变得更加复杂。
《华尔街日报》10月21日刊文指出,亚洲是最早暴发新冠疫情的地区,但最近几个月来,亚洲各国的生活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目前,亚洲新增的感染人数保持在低位。相比之下,欧美地区,截至当地时间19日,美国的日均新增病例数就超过了5.6万例,为8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欧洲日均新增病例数达到8.8万例,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纪录。
( 1 )从文段一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具有传播范围广、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历经几个月的战“疫”,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回顾过往,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除此之外,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制造等,均让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并赢得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初中生,中国的哪一面或中国精神的哪一点,让你在疫情期间感触最深?对你未来规划影响最大?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点赞中国,未来有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阐述你的行动与规划。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