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湖北省宜都市枝城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气魄(pò) 浊流(zhuó) 万丈狂澜(lán) 高山之巅(diān)
B: 宛转(wǎn) 屏障(píng) 惊涛澎湃(péng) 劈成两面(pī)
C: 哺育(fǔ) 榜样(bǎng) 九曲连环(qū) 一泻万丈(xiè)
D: 摇篮(lán) 臂膀(bǎng) 浩浩荡荡(dàng) 发扬滋长(zī)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B: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天吗?”
C: 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支持呢?还是反对呢?
D: 今天下午,小静给我们送来了香蕉、苹果、梨……等水果。
3、下列字词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害(zèn) 刀(chāo) 当(gòu) 装(xiáng)
B: 辩(chěng) 气(òu) 怒(chēn) 行(zǎn)
C: 骗(kuāng) 的(wù) 要(jué) 病(zhuō)
D: 商(zhuó) 着(tiǎn) 烦(nì) 请(bǐnɡ)
4、

请选出下面短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英雄落,逝者为大。曼德拉官方追悼会上,南非人并没有如一些人预想的那样,泪水涟涟、呼天地。相反,整个追活动气氛轻松、哀而不伤。南非的黎民百姓用非洲民族传统的方式悼念曼德拉,讴歌他的丰功伟绩,称赞他是南非民族的梁。

A: sǔn qiāng diào jǐ
B: yǔn qiāng dào jǐ
C: yǔn qiǎng dào jí
D: sǔn qiǎng dào jǐ
5、

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验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会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

A: 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
B: 其实秋色、春景给人带来的是另一种感慨。
C: 其实春景、秋色与人的心情无关。
D: 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也应有同样的情怀。
6、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
B: 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那高标清雅的圣洁净化着世人的心灵。
C: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长江、黄河,历经千年风雨,滔滔不绝
D: 伏案夜读,我们常常被那些对善与美情有独钟的灵魂感动得泪眼迷蒙。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凸、凹、丱、卯、凼”都是五画。
B: “鼠目寸光、德隆望尊、朝花夕拾、人情练达、巧妙绝伦”都是主谓短语。
C: “我们在事业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决不能骄傲自满。”该句关联词使用正确。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越烧越烈,与家人难通音信的现状。”此句主语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有的人为时受挫就轻易地退出“战场”而懊悔不已;有的人一味沉溺于失败而在人生的泥潭越陷越深;有的人因害怕失败而与成功渐行渐远。这些人,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是退却,还是前行?我想朋友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A: 文段开头连用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
B: 文段中把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作“荆棘”和“激流险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困难和挫折之壮美,具有挑战性。
C: 文段中运用“有的人……”的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突出了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的后果。
D: 文段结尾是个设问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指出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 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0、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玷污 蹒跚 吹毛求疵 繁文褥节
B: 斑澜 文绉绉 前仆后继 忧心忡忡
C: 嘉奖 伶仃 重蹈覆辙 虎视眈眈
D: 瞻仰 斟酌 渭然长叹 居心叵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1 )诗人选用梅子、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 2 )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闲”字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不解此意。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不解此意 ②积雪始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 3 )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⑨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⑩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1 )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

不抱任何希望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阿长买的书刻印十分粗拙,可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有删改)

( 1 )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 2 )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小作文。
请在《那一朵云的温暖》第⑦段的省略号处补充一段祖母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要求:符合情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克制自己的思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