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 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B: 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 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 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阿城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 B: 阿城成了《华夏人文地理》的主编,他不仅要摆正这本杂志的定位,还要参与杂志各种大选题的具体策划。 C: 虽然人文地理杂志是所有杂志人的梦想,所以目前中国这类杂志屈指可数。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
3、 | 下列成语均源自《三国演义》,所涉及的人物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乐不思蜀——刘备 B: 望梅止渴——曹操 C: 舌战群儒——诸葛亮 D: 宝刀不老——黄忠 |
4、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B: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C: “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D: 桃花开了,红的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
5、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成功失败,她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 B: 只 无论 还是 更 C: 只 无论 还是 都 D: 还 要么 要么 都 |
6、 | 下列句子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 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 , 终将一事无成。 D: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 , 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 |
7、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杀戮(lù) 劫掠(lüè) 惨绝人寰(yuán) B: 矢志(shǐ) 挑衅(xìn) 无处遁形(dùn) C: 慰藉(jí) 枯涸(hé) 骇人听闻(hài) D: 呓语(yì) 剽悍(piāo) 振聋发聩(guì) |
8、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小的图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③①②④⑥⑤ B: ③②①⑤④⑥ C: ②①⑤④⑥③ D: ②③①④⑥⑤ |
9、 | 下列选项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入门不顾(照顾) 顾野有麦场(看) B: 信:交而不信乎(诚信)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件) C: 若:未若柳絮因风起(如,及) 若屈伸呼吸(好像) D: 因:因风起(趁、乘) 因往晓之(于是) |
10、 |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涸(hé)辙 老茧(jiǎn) 取缔(tì) 明眸善睐(móu)B: 婆娑(suō) 纹络(luò) 蹒跚(sān) 揠苗助长(yà) C: 瞬间(shùn) 屏(píng)障 尘滓(zǐ) 皱缬(xié) D: 惺忪(sōng) 苔(tái)藓 猗(qí)郁 虔(qián)诚 |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小题。 雨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 1 )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2 )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①尊君在不 . (________) ②下车引之(________) ③故人曰 (________) ④明日早 (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 3 )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下车引/之 C: 起不/食待之 D: 令人/求故人 ( 4 )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并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
千里马不进取,也是废马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士兵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猎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猎人的苦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千里马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机会。
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 !”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千里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千里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千里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千里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它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你老了,不行!”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了。
( 1 )根据文意,在横线上补写出千里马所说的话。耍面
程奋只
①天下面食数山西,山两面食数龙城,龙城面数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
②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不出。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
③小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
④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找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这是怕自己抢他的饭碗啊。”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不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
⑤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
⑥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余师傅沐手更衣,正准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众人抬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
⑦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有了柔面剂,他有恃无恐,所以今天来和师父一较高下。
⑧只见小福子拱手一揖:“师父,一别经年,一向可好?”余师傅道:“小福子,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辞而别?”小福子无话,只冷笑一声,转向大家:“各位龙城的老少爷们,今天我小福子就想干一件事,这就是和师父比试一场。”
⑨一位食客说道:“怎么个比法?”小福子说:“我和师父各耍一趟面,要是我赢了,师父就得让出得月楼总厨的位置。”一听此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问:“那你要是输了呢?”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大伙心里一惊、这小子来真的了。得月楼的老板怕事情闹大不好收场,准备过来劝劝。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⑩小福子说:“我要亲自和面。”说完走进后厨,少顷,推着和好的面走出来,立在大厅中央。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一趟面耍完,面条齐刷刷分作几段落入锅中,引得大家一阵大声喝彩。喝彩归喝彩,众人也为余师傅捏着一把汗,看样子,这小福子的功夫已经不在余师傅之下,这下余师傅有麻烦了。
⑪只见余师傅不慌不忙,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小福子一看,正是三年前那只小瓶,看来师父终于肯承认有柔面剂了。谁料余师傅道:“我手里的这一瓶药剂,并不是什么柔面剂,却能检验出面团中来否添加了柔面剂。”说完打开瓶盖,在小福予刚才剩下的面团上滴了两滴,奇事发生了,那面团竟然出现奇特的粉红色,小福子心下一惊,众食客也是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⑫余师傅这才讲出其中的故事。原来余师傅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叔研习中医多年,谁料成年后却忽然对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改行做了一名面食厨子。六年前,他无意中发现一种柔面剂,能让面条柔韧无比,但很快就发现,柔面剂虽然可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为了防止别人配制出这种柔面剂来使用,余师傅苦心配制出另一种药剂,这种药剂能检验出面团里是否加入了柔面剂。这就是他手中的那个小瓷瓶里的药剂。
⑬听完余师傅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小福子也羞愧难当。这时余师得叫徒弟当众打开一袋面粉,又舀来清水,重新洗手和面。面和好后,他对小福子说:“你看到了,我这面里并没有添加柔面剂,我还是那句话,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选自《2018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有删改)
( 1 )阅读小说第⑦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①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
②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 3 )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比较描写“耍面”的两个场景,并简要赏析。①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
②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 4 )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人的一生要遭遇多少坎坷,生出多少绝望,无法计算清楚;相反的,人这一生会遇到多少幸运的事、美好的人,生出多少快乐与幸福,也只有自己明白。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说:“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机盎然。”
请以“心若有花,野草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