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拽出来(zhuài) 毋宁(wú)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然(sǒng) B: 威尔逊(xùn) 贮藏(zhù) 怏怏不乐(yàng) 广阔无垠(yín) C: 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宿(lòu) 寒风凛冽(liè) D: 告罄(qìng) 厄运(è) 吞噬(shì) 羸弱(léi)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B: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D: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3、 | 下列各向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天问一号”计划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要知道,此前只有美国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同时完成“绕”和“落”;欧洲曾两次尝试“绕”和“落”,但都以失败告终。 B: 要抓住疫情带来的“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应用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创经济发展新高地,拉动经济扩内需。 C: 疫情期间,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如视力低下影响到学习或生活,需要进行视力矫正。框架眼镜是儿童青少年最安全的视力矫正方法,应当按照配镜处方来验配眼镜。 D: 今年3月以来,多个网络账号炒作“标题党”文章、散布虚假信息。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国家网信办近日组织各地网信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专项整治行动。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宏敞 踏青 严谨 一应具全 B: 纵横 岔道 拓展 无遐一顾 C: 汴粱 香烛 田畴 摩肩接踵 D: 覆灭 卒年 严谨 疏林薄雾 |
5、 | 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 , 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B: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 不可理喻 ,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
6、 | 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不久发生在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被害事件,给许多滞泰中国船员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B: 随着近年来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面对故弄玄虚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努力推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D: 法网女单冠军李娜目前状态低迷,面对记者的采访,她终于不能自已 , 流下了泪水。 |
7、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性格上疾恶如仇,豪爽直率而又粗中有细。“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 《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
8、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和高远志向。 C: 《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 《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选自《呐喊》,是以作者回故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B: 人们都在议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房价会不会高台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项目。) C: 妈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形容非常细心周到。)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
10、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①④ |
赏读古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 )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节选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①人恒过 , 然后能改________ ②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 ③征求无已________ ④百姓不堪________ ( 3 )翻译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 4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5 )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
赏识的力量
陈鲁民
①1852年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间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他却十分欣赏。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赏识与肯定。姑母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名人的注意,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你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有了自信和动力,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终成世界级大文豪,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赏识的力量,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才成业成功。
②赏识还能给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使其砥砺前行,创造不凡业绩。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家读书的左宗棠。一番交谈后,林则徐被左宗棠的学识志向所折服,将他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回福建后,林则徐又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林则徐的赏识,使左宗棠信心大增,主动出山入仕,屡立奇功,一展抱负,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带的就是林则徐绘制的地图。
③赏识还可帮助人才脱颖而出,是人才一飞冲天的推进器。欧阳修是苏轼童稚时的偶像,读其文,诵其诗,想见其为人,私以为师。欧阳修对他也极为赏识。《河南邵士闻见录》载:“欧阳公谓梅圣俞云: 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看到比他小30岁的苏轼后来居上,没一点嫉妒之心,反而加以扶持,积极向朝廷推荐。他逢人便讲:“只消待以时日,苏轼的文章将独步天下。”东坡对于能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念念不忘,引以为荣,每每提醒自己不能辜负老师赏识,刻苦读书,勤奋创作,终成一代文化巨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巧妙。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酒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您写的那篇特稿,对我触动很大,我想,既然我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⑤伏尔泰说:“人性中有一种共同心理,就是对于被人赏识的渴望。”同样,善于赏识人也是一种宝贵美德,一种睿智表现。赏识与被赏识,是一种互动的力量,可以相得益彰。赏识能给人自信,给人动力,给人勇气,给人鞭策。一个欣赏,或许会挖掘出一个人的潜能;一句赞扬,说不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肯定,可能会激励出一个天才出世。
( 1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选自《生物入侵者》)
生活中有许多声音:
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
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
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
这些声音或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灵……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