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河北易县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2、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沸。

A: 触(感动) 鼎(大)
B: 触(接触) 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 鼎(大)
D: 触(抵) 鼎(正在)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把每个同学的优点展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对班集体就会更热爱。(把“只有”改为“如果”,或把“就”改为“才”)
B: 两项国家级基地落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大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落户”后面加“在”,“增添”改“增强”)
C: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在“城市”后加上“的称号”)
D: 经过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删去“经过”或“使”)
4、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③①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 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6、下列注音、书写、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惬(qiè)意:称心,满意。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
B: 恻(cè)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不卑不亢(kàng):既不自卑,也不高傲。
C: 匀称(chèng):均匀,比例和谐。 捉襟见纣(zhǒu):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纣。
7、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 )死者数矣( )
A: (jǐ)
B: (jī)
( 2 )几死者矣( )
A: (shuò)
B: (shǔ)
C: (shù)
( 3 )其租入( )
A: (dǎng)
B: (dàng)
( 4 )若役( )
A: (gēng)
B: (gèng)
8、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 《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 《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9、

选出作家作品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海音——台湾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
B: 安徒生——英国作家——《丑小鸭》
C: 王安石——唐代文学家—《伤仲永》
D: 都德— — 德国作家——《最后一课》
10、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满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A: “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
B: “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C: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
D: “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 1 )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 2 )“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巨伯远看友人疾》,回答问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⑦而还,一郡并⑧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既:已经。⑥汝:你。⑦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⑧并:都,全。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友人巨伯曰________ ②不忍之________

③吾今死矣,子可________ ④班军而还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 3 )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胡记面馆

马苏胡

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②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③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一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

④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⑤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刀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削去面头,左右一甩,身子一仰,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⑥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⑦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⑧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⑨“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

⑩“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⑪“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⑫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⑬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⑭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⑮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哟,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⑯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⑰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⑱胡良回了老街。

⑲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⑳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㉑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㉒“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㉓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 1 )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 2 )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
( 4 )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 1 )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用于绘画。

( 4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毛阿敏演唱的一首歌:“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以诚相见心诚则灵, 让我们从此是朋友, 千斤难买是朋友, 朋友多了春常留, 以心相许心灵想通, 让我们永远友.------ ”
请以《我结识了一个好朋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中心明确,字体端正。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沉沦你眼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