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松滋市八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C: 《岳阳楼记》作者为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古代的“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称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秀(zǐ) (qiú)枝 汗流
B: (jié)据 (kuì)乏 轻怕重
C: (cù)然 狡(xié) 自出新
D: 水(xiè) (lǚ)力 入不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 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 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 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5、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
B: “雄伟”“精神”“那里”“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和动词。
C: “赐教”“家父”“愚见”“斧正”“寒舍”都是谦辞类。
D: 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如“桑树”“地球”“自然”“热烈”。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再也读不到词华典瞻字字珠玉的传世檄文, ;再也听不到迁客骚人追昔抚今的慷慨憾恨, ;再也访不到菊前对酌松下对弈的隐士,

①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②只剩下清冷孤寂的满眼峰峦

③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A: ③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8、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是否选择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空气状况有明显改善。
C: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关键。
D: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山水画意境”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B: 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C: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D: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阻(è) 寒(jìn) 问(jié) 琐(xuè)
B: 灭(qiān) 歪(zè) 琅(fà) 笨(zì)
C: 惧(dàn) 败(tā) 然(huò) 首(jiǎo)
D: 蜒(wān) 荒(miào)伎(liáng) 吊(yà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况,况且。

( 1 )下列对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表达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
B: 两诗首联都在写景,都描述了国都沦陷时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C: 两诗颔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都将主观情感移情于物,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D: 两诗都提到了“家书”,也都同时提到了战争。可见诗人既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E: 甲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 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甲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岸,石底以出 卷:弯曲
B: 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C: 悄怆幽邃 悄怆:静悄悄的样子
D: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牙那样
(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全石为底 近岸,卷石底
B: 全石以底 因以号焉
C: 潭西南望 乃记之
D: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而不能通其意
( 3 )以下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表面写景,实则写心。
B: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C: 全文先定点观察写发现小石潭,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正面突出写潭水清澈,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感受。
D: 文章虽然两次写到“乐”,一是“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一是游鱼“似与游者相乐”,但作者贬后愤懑难平,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因而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
(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理解

陌生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像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 1 )根据文意,在文中(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A. 呼唤 B. 呼喊 C. 道歉 D. 道谢

( 2 )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 )。

A: 犹豫不决
B: 高兴、愉快
C: 小心谨慎
D: 觉察
( 3 )“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原因是什么?( )

A: 作者并不喜欢吃苹果。
B: 作者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 作者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 4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我”还得到了什么呢?( )

A: “我”还得到了很多红苹果。
B: “我”还得到了那位妇女给“我”的纸条。
C: “我”还得到了那位妇女对“我”的慈爱。
( 5 )作者“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的信息?如果你没有读过,那你简单介绍一下你读过的一个童话?

( 6 )文章中的“我”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 7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为什么?

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 1 )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论证一个什么观点?

( 2 )选文第③段在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我们已经踏入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来到了新的学校,见到了新的老师,结识了新的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

请以“跨入初中,我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按要求在横线上天上合适的内容,例如:责任、勤奋、理解、宽容、

感恩……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表达出真情实感。(3)恰当地进行一些细节描写。(4)书写要工整,恰当运用标点,字数5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阴(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