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博乐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我已经掌握了语言的钥匙。
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______;梦游江南,______;游走大漠,______;探访名山,______;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③①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B: 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大千博物馆极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与古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 使其成为内江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
C: 在刚刚结束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中,中国队锐不可当 , 以3:0完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D: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留给世人众多经典的建筑作品而鲜为人知 , 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6、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庆(zhào) 拮(jū) 辙(hé) 探得珠(lí)
B: 丽(qǐ) 阴(huì) 桥(zhàn) 言简意(hài)
C: 跌(dàng) 精(suǐ) 褴(lǔ) 玲珑透(tī)
D: 皱(xié) 涟(yī) 然(wǎng) 万藏云(huò)
7、

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 我要找一下小鹏,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 您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8、

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____藏族的赛马会____傣族的泼水节;塞北的腰鼓,江南的社戏____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秦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人心驰神往。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有两处景物描写,第一处轻快明丽,第二处阴郁浓重,实际上是人物两种心境的反映。
B: 本文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并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故事情节,所以于勒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C: 小说通过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实性,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纯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指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 《萧红墓胖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 《断章》一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下列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 上片的“锁”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清秋时节院落寂静、梧桐凋零的清幽景色,又暗合作者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的处境。
B: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将“愁”比作“丝与麻”,意含离愁别恨如千丝万缕纠缠一起。
C: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凄丽清婉,缠绵悱恻。
D: 古人云“亡国之音哀以思”。诗人身为亡国之君,其哀之痛与思之切都直接体现在这首词中。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 1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彰其 C.尔来二十一年矣 D.庶竭驽钝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3 )选择下面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先帝不臣卑鄙 咨臣当世之事
B: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则治臣之罪
C: 受任败军之际 还旧都
D: 以诹善道 臣以当世之事
( 4 )请你归纳选段的具体内容,并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理环境与我国人体特征

①人体特征包括形体、容貌和肤色等三个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活动范围比较小,不同地区之间相互往来比较少,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居民由于气候、地形、水文和生产活动以及生活习惯不同,反映在人体上也有高矮、胖瘦、黑白等方面的差异,后来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扩大和迁移、通婚以及其他活动进行,这些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没有彻底消失。

②首先,从身材方面来看,存在北高南矮的现象。80年代统计资料指出,当时北方人平均身高在1.67m以上,南方人的平均身高在1.67m以下。产生高矮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活动和饮食。居住在北方草原和高原地区的居民,以游牧为主,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少负重,出门大多骑马、乘车或步行,腿部长而直,食物以肉类、奶制品为主,身材一般比较高大;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经常肩挑背驮,主要交通工具是船、竹排等,手臂发达,腿粗短,食物以大米等粮食为主,身材相对来说要矮些。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生长发育时间的长短和遗传等因素也不能忽视。北方气候比较冷,人体新陈代谢相对要慢一些,生长发育的时间长,成熟比较晚,同时他们祖先个子比较高,并代代遗传下来,南方人则刚好相反。

③其次,从体型方面来看,存在北胖南瘦的现象。产生胖瘦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气候条件。北方气温比南方低,尤其是冬季,十分寒冷,加之白天时间短,风雪天气多,居民室外活动少,消耗的体力不多,有利于积累脂肪;南方气候温暖,生产活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居民活动量大,消耗的热量多,不容易积累脂肪。其二是饮食结构。北方人的饮食中含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使人容易发胖,而发胖又能更好的适应严寒的环境;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茶吃稀饭的习惯,体内不容易积累脂肪,显得精瘦,瘦俏的身体更有利于散热。

④再次,从五官方面来看,北方人和南方人也存在着差异。北方人的鼻梁直而长,鼻孔比较狭窄。例如黑、吉、辽等省的人鼻端平均宽度为38mm。这种鼻型可使北方冬天干冷的空气在吸入肺部之前,与鼻腔黏膜充分接触,既可以预热,又增加了湿度,起到保护肺部的作用;南方人鼻梁没有北方人直,软骨向上翘的比较多,鼻孔比北方人宽。例如粤、桂等省居民鼻梁的平均宽度为40mm,短而宽的鼻孔,有利于散热驱湿。南方人的嘴唇比较厚,上唇厚度在1cm以上的居民达2/5以上,而愈往北,厚度逐渐变薄,在北方找一个上唇厚度在1cm以上的居民很困难。同时愈往南方,嘴唇越来越向前凸,有向外翻的趋势。这与南方湿热的气候特征是分不开的,厚而向前凸的嘴唇,具有促进水汽蒸发,加快散热的作用。南方气候湿润,风沙少,眼睛的开度大,外形显得大而圆;北方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多风沙天气,眼裂较狭长,上眼皮不显横纹,双眼皮少,泪阜被蒙古褶遮住,以免风沙吹入眼中,并保证眼球表面湿润。

⑤最后,从皮肤颜色的深浅来看,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与太阳的辐射有关。南方纬度位置低,太阳高角度大,紫外线辐射比较强,深色表皮能将大部分紫外线吸收,使皮肤下面的组织不会受过多紫外线的照射而损害,因此南方人肤色较深;北方纬度位置高,太阳低角度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比较少,而适量的紫外线有利于人体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浅色皮肤有利于吸收紫外线,所以北方人的肤色一般都比较浅。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和地势有关。东部山地丘陵区雨水充沛,树林茂盛,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削弱了太阳的辐射,人体接受紫外线比较少,皮肤比较白;西部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不足,人体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红细胞增多,加上紫外线和风沙的刺激,皮肤颜色比较深。

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自然环境没有绝对界限,反映在人体特征方面也是逐渐过渡。例如,江淮地区,地处南北的过渡地带,这里的男子既有北方的高大剽悍,也有南方的精瘦刚强;女子既有南方姑娘纤细婀娜的身姿,又有北方姑娘白皙红润的皮肤。

( 1 )通读全文后填空。

人体特征包括形体、容貌和肤色等三个方面。从全文看,“形体”是从________和体型方面说明;“容貌”从________方面说明;“肤色”是从________方面说明。

( 2 )阅读第①段回答:人体特征差异在逐渐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
( 3 )本段除了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内容更加________,本段采用________的说明结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晴月

天一直雾着,从上往下看,楼下那片树林顶端的叶子,都晶莹莹如泪人的眼,水光水光的。我用手摸摸房间里的被子,湿漉漉的,想躺又躺不下去,便走出来,坐电梯下楼,寻那片树林来。

②走出宾馆,过一个拐角,我就找到了那片树林。空气很潮湿,走在树下,并不见有水滴落下来,地上却湿漉漉的。

③林荫道上,有几位老人漫步。我还没走近,就为他们担忧起来。这么湿的地面,他们这么大年纪,一不小心滑倒就不好了。

④不过,我很快就发现,这担忧是多余的。在这里漫步的,都是本地的老人。他们习惯了这雾天,也习惯了湿地,走在上面悠闲自在,稳稳当当,一点儿滑倒的意向都没有。

⑤咦!万事就怕遇到像我这样倒霉的人。当我从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太太身边路过,准备走向不远的条椅时,这老太太的身体却突然出了状况。“咣当”一声,老太太的拐棍滚落在地上。老太太则像落叶一样,飘落在了地上——就倒在我左脚的脚尖上。

我想伸手扶一把,意念刚动,许多看到老人摔倒,好心扶一把,反而惹一身麻烦的镜头,便马蜂一样向我涌来。就在前几个月,我的家庭刚刚遭遇“摔跤”。丈夫由于工作不够缜密,不但受处分,还被冤枉地赔进去几十万元,我的家庭就这样陷入困境。而眼前这位因病倒下的老人,扶了,没事还好;若真遇上碰瓷的,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何况,儿子正在这个城市的考场紧张考试,我又怎么能出事呢?

⑦可不扶——我低头看向倒下的老人,她脸如纸白,额头浸着虚汗,似乎已不能动弹。不管的话,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⑧阿姨,你是心脏病犯了,是吗?我想救老人,却不敢去碰她。因曾见过邻居大姨心脏病发作,情况大致相同,便这样问。

⑨老人家勉强点了点头。我便喊起来,快来人啊!这位阿姨犯病倒在了地上。

⑩这时,前面漫步的几位老人已赶过来。有个人笃定地说,她这是心脏病犯了,得赶紧给她弄药吃。我一听,慌慌地从口袋取出速效救心丸,倒出几粒就朝她嘴里喂去。

⑪速效救心九对我晕车很有缓解作用。久而久之,每出远门口袋里便总备着它。我刚喂阿姨吃下速效救心丸,就有一位老先生 告诉我,她脖子上有钥匙和电话号码,还是给她家人打个电话好些。

⑫我想也是。电话中有个中年男子说他这就过来。

⑬大概几分钟的样子,阿姨脸色缓过来了,人也精神了,已不再有生命危险。我小心扶她到不远的长条椅上坐下,正要离开,她却一-把攥紧我的手嚷起来。

⑭她舌头已不当家,吐字呜呜啦啦,我也听出她在喊,你不能走,你得等我儿子来!

⑮天哪!我刚救了她的命,她就来讹我?我想,她要说是我把她碰倒的,剩余的几位老人当时都走在前面,还真说不清。头轰的一下就大了。

⑯我的家庭刚遭困境,如果再被讹一把....情急之下, 我用力一拧胳膊,猛力一扯挣脱阿姨,拔腿就逃之天天了。后来,阿姨的儿子打来电话,我赶紧关了手机。那天,儿子一下考场,我们就收拾收拾,离开了那个潮湿的城市。回到家,我就赶紧换了个新手机号。

⑰半年后,因我罗锅上树钱缺, 无力出书。一帮文友也不知谁挑的头,就为我搞起,了募捐出书的宣传活动。可宣传海报刚贴出不久,就有个中年男子给我打来电话。

⑱他说,嘿,我还是找到你了吧?

⑲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再看看手机号码地址,我便感觉索命的无常来到了眼前。我说,你、你……

⑳中年男子就像终于捉到了要捉的兔子,欣喜地笑着说,你忘了?我母亲摔倒的事。你怎么跑了呢?

㉑我啪嗒中断了电话,愤愤地想,明明我做了好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就是不赔钱。心口怦怦地跳着正要关机,对方却发来短信。我已经了解你的全部情况,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算你再换手机号,我也能找到你。

㉒我一看,立马紧张得手发抖,便又拨通电话问他,你、你、你到底想怎样?

㉓他依然欣喜地笑。他说,当初,我妈犯病倒在地上,你能冒着风险给她喂药,扶她到椅子上坐下。如今,你出书经济有困难,我为什么不能扶你一把,完成你的心愿呢?

㉔我仰望苍天,不知为什么就流出两行热泪。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期,有删改)

( 1 )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情节。

① ________ --- 路遇老人跌倒---②________---逃脱人家追踪---③________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浪线句子。
( 3 )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 4 )结合全文,探究文末“我”流泪的原因。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终于说了公道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符合要求;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24Time`L”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