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月亮、音乐和老师. C: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各个身怀绝技,个性鲜明。 D: “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言论. |
2、 | 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初四生活太紧张了,同学想请你去看电影以缓冲连日的疲劳,可是,你却一心想学习,无心看电影。这时,你该怎样委婉拒绝他的好意呢? A: 你自己去吧,我可不去。B: 大家都在学习,你想拉我下水吗? C: 我实在不想勉强自己和你一起去看电影。 D: 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功课没有做完,今天不能去了,改天我请你。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洗涤(dí) 狼藉(jí) 锐不可当(dǎnɡ)B: 经纶(lún) 锃亮(zhènɡ) 苔痕(hén) 长途跋涉(bá) C: 喧嚣(xiāo) 诘责(jié) 消逝(shì) 屈曲盘旋(qū) D: 屏息(bǐnɡ) 轩榭(xuān) 畸形(jī) 正襟危坐(jīnɡ) |
4、 | 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亚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B: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端午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C: 《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 D: 鲁迅、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叶圣陶、艾青、臧克家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
5、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 A: 他非常着急的问道:“怎么了,你?”我看着他那样子,扑哧的笑了起来B: 中国电视银屏上首个青年公开课节目《开讲啦》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们的好评 C: 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它的前面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驻足观看,纷纷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D: 尼采说过,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
6、 |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焦灼(zhuó) 稽首(qǐ) 酷肖(xiào) 吹毛求疵(cī) C: 绮丽(qǐ) 炽痛(chì) 蓬蒿(hāo) 气冲斗牛(dǒu) D: 蘸(zhàn)水 涟漪(yī) 阻遏(è) 长吁(xū)短叹 |
7、 | 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登幽州台歌》、《渡荆门送别》和《春望》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B: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C: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是“四书”的合称。 D: 社会上流行“时髦”词。“今年春节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出人预料的获胜者)。“豆腐渣工程(指工程质量差)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两句中对加点的“时髦”词解释都是错误的。 |
8、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驰骋(chěn) 穹顶 坦荡如砥(dǐ) 大发雷庭 B: 寒噤(jìn) 跳望 自惭形秽(suì) 胸有成竹 C: 妖娆(ráo) 蜿蜒 鸠占鹊巢(jiū) 自出心裁 D: 摇曳(yè) 颠簸 间不容发(jiàn) 交头结耳 |
9、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hé) 亘古(héng) 要塞(sāi) 油光可鉴(jiàn) B: 仲裁(zhòng) 粗犷(guǎng) 蛮横(hèng) 鲜为人知(xiǎn) C: 媲美(pì) 深邃(suí) 咫尺(zhǐ) 果实累累(léi) D: 归省(shěng) 斥责(chì) 炮制(pào) 成吉思汗(hán)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秦淮夜泊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注:①朱箔:红色窗帘。②旆:旌旗。 ( 1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①虽有佳肴________ ②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③学学半________ ④不知其善也________ ( 2 )下列划线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知其旨也 B: 虽有嘉肴 C: 教然后知困 D: 教然后知困 ( 3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4 )学完本课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 |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道:“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那些蝴蝶。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在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的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的建筑技术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 1 )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 3 )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小说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模特
苏立华
莫老汉已七十有余,岁数大了,做不动活了。
儿媳妇粉花冲着家里那头老牛喊,光吃不干活,养你干啥。①一旁觅食的鸡鸭惊得满院子乱飞。
莫老汉就在一旁默默地流泪,他知道那是指桑骂槐。
儿子栓柱蹲在墙根端着一碗稀饭,依旧埋头唏留唏留地喝,并不停。
莫老汉只有栓柱这一个孩子,老伴去得早,是莫老汉一人含辛茹苦地把栓柱拉扯大的。
那时莫老汉劳作了一天,晚上就把栓柱搂在怀里。问栓柱,栓崽,爹将来老了不能动了,你养活爹不?
当然了爹,俺要让你享清福哩。栓柱摸着爹的胡子。②蛙声四起,像是夜的鼓点,催得莫老汉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帮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有了孙子。自己却成了前墙角那个没用的石碾,遗弃在一边。
莫老汉下了狠心,决定到省城拾破烂去。他没想过挣多少钱,他只想活个清净。
走时,偷偷地抱着小孙子亲了又亲,他不敢让儿媳妇粉花看见,粉花从来不让他亲孙子。
小孙子哇地一下哭了,莫老汉忍着泪水离开了家。
来到省城,莫老汉白天收集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塑料袋,攒多了然后去废品收购站卖,晚上就睡在一个废旧的空房子里。
日子虽苦,莫老汉却也过得心爽。只是夜里做梦会梦见孙子,醒来两眼都是泪。
想着孙子,他就想着多收两个易拉罐,三个易拉罐就是村里小卖部的一块口香糖。
那天,他见一个背着画夹的女孩手里拿着一罐喝完的饮料,为了那个易拉罐,他跟着女孩走了两里多路。
女孩发现了莫老汉,惊奇地盯着他端详,莫老汉有些心慌,说,我、我只是想要你手里的那个易拉罐呃。
女孩说,大爷,可以为你画张像吗,很快的?看得出女孩怕莫老汉不同意。行,那你手里的易拉罐给我行吗?莫老汉有个要求。
莫老汉按照女孩子要求摆了个动作,很快女孩画完了画。
得到那个易拉罐,莫老汉满心欢喜。没想女孩还掏出十元,说是他应得的酬劳,莫老汉指了指她手里的易拉罐,说什么也不要。
莫老汉是个爱干净的人,衣服虽旧,但也整洁。他那把胡子从年轻时蓄到现在,足有半尺多长,银须飘飘。
快攒到五百元了,莫老汉准备一起给小孙子寄回家去。他不怪栓柱,栓柱在家也不容易哩,他想。
第二天,没想到莫老汉又碰到了那个女孩。女孩说,大爷,你跟我去我们美院做专职模特好吗?
莫老汉听说过模特,但没想自己也能当模特。莫老汉向后侧了侧身子,头摇得像拨弄鼓。不过莫老汉最后还是跟着女孩去了美院,他想看看文化人生活的地方。
美院的老师十分欣赏莫老汉,他们说莫老汉的胡子非常有个性,肤色健康,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是个难得的好模特。
在美院环境好,挣得也多,比拾破烂强多了。莫老汉就尽心尽力地做模特,一个动作摆上两三个小时,莫老汉也不觉得累。做模特之余,帮学校打扫卫生。
有了两千元存款时,莫老汉全部把它寄回了家里。
儿媳妇粉花惊得直咂舌,也非要跟着栓柱一起找莫老汉去省城打工不可。
他们来到美院,粉花看到莫老汉做着如此清闲的活就能挣不少钱,很是眼馋。
经不起他们的死磨硬泡,莫老汉答应他们和美院的老师说说。
美院的老师看了看他们,摇摇头。
抹了口红的粉花问,为什么孩儿他爷行,我们就不行?
美院老师说,你们不美。
粉花说,俺咋就不美了,俺不比他年轻好看哩?
栓柱在一旁扯了扯粉花的袖子,粉花甩了栓柱的手。她想不明白。
城里别的活粉花嫌太累,就和栓柱回了家。
莫老汉依旧做他的模特,③那时莫老汉就能听见村头的蛙声和蝉鸣,一脸安详。
父亲在花生地里除草时,把一些花开得很大的花生也除掉。
“花生花开得太大不是件好事。因为花儿开得越大,果实就会越小,甚至没有。”父亲说。
“为什么呢?”我问。
“养分和劲儿都用在开花上了,又怎能专注结果呢?能结果的大多是向下努力扎根的。”父亲说。
“长这么大了,拔掉多可惜。”我说。
“一点也不可惜,花生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用来结果的。让花生专注于开花,那么华而不实的花生会让我们在秋天颗粒无收。”父亲意味深长地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